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常见的碱,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设计
学 科 | 初中化学 | 年 级 | 九年级 | 教学形式 |
| ||
教 师 |
| 单 位 |
| ||||
课题名称 |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 常见的碱 | ||||||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主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 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腐蚀性及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3、 能由探究实验知道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 |||||||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后来认识常见的碱。学生学习了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性质和用途后,具备了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的基础和能力,通过探究学习常见的酸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为学习常见的碱奠定了学习物质性质的基础和方法。 | |||||||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的探究,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讨论、实验进一步发展善于合作、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 |||||||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与用途。 难点: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 |||||||
教学策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在课堂中采用自主阅读,自主实验,归纳总结,训练与练习等教学策略。 | |||||||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相关药品和器材 | |||||||
教学过程与方法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新课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几种常见的酸,下面找同学来回答上一节课学过的有关问题。 (课件展示)复习提问:1、举出几种生活中常见的酸 2、酸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过渡:以上是上节课学过的有关内容,这节课我们接着上节课继续往下学习——常见的碱 (板书)三、常见的碱 1、 氢氧化钠 讲述: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钠,下面我们共同来看一个实验:(课件展示实验内容) 实验10—5 用镊子夹取3小块氢氧化钠分别进行实验(切勿用手拿) 老师总结:(1)白色固体 (2)表面潮湿,原因是容易吸收水份。(因此可以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强调:潮解现象:化学上把物质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使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潮解。 (3)发热发烫,原因是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讲述: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看氢氧化钠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呢? (板书)(1)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课件展示)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且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易吸水潮解(因此可以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烈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课件展示图片被氢氧化钠溶液腐蚀的鸡爪) 讲述:以上是对氢氧化钠物理性质的简单介绍,那么氢氧化钠又具有哪些用途呢?请看课件图片 展示课件图片:氢氧化钠的用途 (板书)(2)氢氧化钠的用途 老师归纳总结: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实验室里可以用它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课件展示:随堂练习 过渡:以上学习的是对氢氧化钠的简单介绍,下面我们来学习另外一种碱——氢氧化钙 (板书)2、氢氧化钙 老师:首先我们来共同探究实验10—6 (课件展示实验内容) 老师归纳总结:(1)白色粉末状固体 (2)微溶解于水(3)有白色沉淀生产 讲述: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能归纳出氢氧化钙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呢? (板书)(1)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课件展示物理性质内容) 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水溶液俗称石灰水,俗名熟石灰、消石灰,具有较强的腐蚀性。(说明:氢氧化钙是由生石灰(CaO)与水反应得到的,反应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 问:那氢氧化钙又具有哪些用途呢?(课件图片展示氢氧化钙的用途) (2)氢氧化钙的用途 教师总结氢氧化钙的用途:略(见教材56页) 讲述:生活中除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外,常见的碱还有氢氧化钾、氨水等。 随堂练习(课件展示习题内容) 过渡:以上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的简单介绍,那么他们具有怎么的化学性质呢?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 (板书)3、碱的化学性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6页相关内容,按要求完成以下内容(课件展示内容) 老师总结并板书:(1)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2)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过渡:通过前面的实验和讨论我们知道盐酸、硫酸等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也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为什么呢?要解释这个原因,需要我们一块探讨下面的内容。 (板书)4、溶液的导电性 首先我们来看实验10—7(课件展示其内容) 老师归纳总结:(1)溶液能导电是由于溶液中由自由移动的离子 (2)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 (3)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 三、课堂小结 反思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几种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以及碱的化学性质。通过本节课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1)掌握了哪些知识?(2)学会了哪些方法?(3)明白了哪些道理? 四、作业布置 课后练习1、(2) 3 |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 1、 盐酸、硫酸、醋酸等 2、 (1)酸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2)酸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3)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进行简单归纳总结,完成实验10—5表格内容的填写
学生思考总结
学生认真观看图片并进行归纳总结
学生认真做题并回答
学生认真做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并完成教材上表格内容,最后通过实验,归纳总结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学生认真观看课件图片,并归纳出氢氧化钙的用途
学生认真做题并回答
认真阅读,并完成课件所展示内容,归纳出碱的化学性质
学生认真观看实验现象 硫酸、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溶液能导电,灯泡能亮,蒸馏水、乙醇不导电,灯泡不亮。
学生讨论 |
巩固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
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
图片展示直观,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直观方便,有助于记忆
现学现练,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
直观方便,有助于记忆
随堂练习,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加深理解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带着疑问,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 |||||
板书设计 三、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 (1)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2)氢氧化钠的用途 2、氢氧化钙 (1)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2)氢氧化钙的用途 3、碱的化学性质 (1)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2)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4、溶液的导电性
| |||||||
教学反思: 从总体上看,本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教师演示实验都很成功。采用多媒体,有效突破了本节教学的重难点。我认为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教学效果比较好,基本上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整体教学过程及学生的练习反馈来看,这是一节较成功的新授课。师生的互动及小组学生互动进行的很好。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课堂气氛热烈,在教师面前学生没有顾虑、没有拘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基础。但也有不足之处,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虽然只对两种常见的碱进行性质的探究,但是既涉及物理性质探究也涉及化学性质探究,探究的内容较广,也有一定深度,在课堂容量与学生的接受程度,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方面还有待提高。
|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优质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实验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活动探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自主学习,成果展示,教师精讲,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自主学习,教师精讲 ①浓盐酸,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