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大单元核心素养】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设计+课时作业
化学九年级下册(2024)第二节 化学与能源开发获奖教学作业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2024)第二节 化学与能源开发获奖教学作业课件ppt,文件包含11读懂彼此的心第一课时课件pptx、11读懂彼此的心第一课时教案设计docx、视频1mp4、视频2mp4、视频3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 年新课标强调,在“化学与能源开发”这部分,学生应了解能源的分类及常见能源的转化方式。掌握化学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相互转化的原理,认识化学在能源开发中的关键作用。能通过实验探究和案例分析,理解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和面临的挑战。培养学生的能源意识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关注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形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能源相关的实践活动和社会讨论。
形成 “化学变化伴随能量变化” 的观念,理解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等其他形式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并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价值。认识到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了解不同类型能源的特点和利用方式,树立正确的能源观,理解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的重要性。
通过对原电池原理的探究和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从宏观现象和微观粒子的变化两个角度分析原电池反应的本质,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原电池中的应用。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不同的能源进行分类和比较,分析各种能源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经历原电池实验的探究过程,学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对新能源开发利用的资料收集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收集处理能力,能够对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实验探究和学习过程中尊重事实、注重证据,勇于质疑和创新。使学生认识到能源开发和利用对社会发展和环境的重要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能源问题,积极参与到能源节约和新能源开发的行动中来。通过了解我国在材料科学领域的成就和发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目前人类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正面临着日益枯竭的危机,且化石燃料的使用还会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开发利用清洁而又高效的新能源,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能源及相关技术的开发应用不断取得突破,太阳能、核能、风能、水能和潮汐能等新能源不断走进我们的生活。化学科学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太阳能的利用 水能的利用
风能的利用 核能的利用
模块一 清洁高效的氢能
任务二:清洁高效的氢能
【观察思考】认识氢气燃料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火炬“飞扬”是冬奥会重要的形象元素之一,其中一个科技亮点是采用氢气作为燃料。根据你所知道的有关氢气的知识,就氢气用作燃料的优点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1. 氢气燃烧产生的热量; 2. 氢气燃烧的产物;3. 制取氢气的原料;4. ……
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
几种燃料燃烧热值的比较
1. 氢气燃烧产生的热量。 氢气燃烧产生的热量相当可观。每摩尔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约能释放 285.8 千焦的热量。这使得氢气成为一种具有潜力的高能量燃料。与传统燃料相比,它燃烧产物只有水,清洁环保。然而,要广泛利用其热量,还面临储存、运输等难题。但随着技术进步,未来有望在能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 制取氢气的原料。 制取氢气的原料多样。常见的有水电解,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此外,还有以天然气、煤炭等化石燃料为原料,通过重整反应获取氢气。工业上也会利用含氢的工业副产品,如焦炉煤气等。未来,利用生物质等可再生资源制取氢气也具有广阔前景。不同原料各有特点,选择取决于成本、技术和环保等因素。
氢气燃烧的热值比化石燃料高很多
氢气可以由水制得, 燃烧后又成水,不污染环境
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消耗电能太多,成本太高。化学家正在积极研究如何以低廉的成本制取大量的氢气。其中,寻找合适的光分解催化剂,使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分解产生氢气,是最理想的制氢方法。
利用太阳能获得氢气的优点。①清洁环保: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物,制取的氢气燃烧后也只生成水,对环境友好。②可再生: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会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③降低成本:相比电解水消耗大量电能,利用太阳能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制取氢气的成本。④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对有限化石能源的依赖。
氢气的储存由于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难液化,储存和运输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如何安全储存氢气是氢能开发研究的又一关键问题。目前,人们发现某些合金如 Ti-Fe、Ti-Mn、La-Ni 等都具有吸收氢气的能力,其中 La-Ni 储氢合金在常温、0.152 MPa下就可释放出氢,已用于氢能汽车和燃料电池中氢的储存。新型储氢合金材料的研制和应用对氢能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任务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已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观光车辆。2016年,我国首条氢能源城市公交车示范线路在广东佛山开通。2017年10月,世界首列使用氢燃料电池的有轨电车在河北唐山投人运营。2020年,我国的氢能无人机飞行续航时间刷新世界纪录。
使用氢燃料电池的有轨电车 氢能无人机
氢能源有哪些应用呢?
在工业领域,用于石油精炼、合成氨等化工过程。
能源方面,可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为汽车等提供动力,实现零排放。
丰田全新氢燃料电池车Mirai
航天领域,液氢是火箭的重要燃料。
氢气还用于冶金,能还原金属氧化物。
【答案】C【解析】A、氢气燃烧只生成水,属于清洁能源,该选项叙述正确;B、煤和石油均为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必须综合利用以提高利用效率,该选项叙述正确;C、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会引起酸雨,但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而不是酸雨,该选项叙述不正确;D、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污染,且乙醇汽油中含有乙醇和汽油,属于混合物,该选项叙述正确。故选C。
例2、下列关于氢气燃烧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2g氢气与16g氧气反应生成18g水B.参与该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该反应说明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物质C.D.某新能源汽车利用该反应提供动力,该车的尾气无污染
例3、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能源目前没有被广泛利用B.光分解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会改变C.该氢能源循环体系能实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分解的水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和
【答案】B【解析】A、由于氢能源储存困难等,目前还没有被广泛应用,故A不符合题意;B、光分解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会改变,物理性质可能会发生改变,故B符合题意;C、该氢能源循环体系最终转化为电能,能实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解的水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模块二 应用广泛的化学电池
任务三:应用广泛的化学电池
手机中的锂电池 遥控器中的锌锰干电池 电动汽车中的蓄电池等
体积小
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的化学能源
你知道电池里的电能是怎样产生的吗?
【活动探究】化学反应能否产生电能1. 观察干电池的剖面图,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这些物质分别有什么作用?2. 把一块锌片和一根碳棒平行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观察现象。3. 用导线将上述实验中的锌片和碳棒连接起来,并在导线中间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观察现象。与步骤 2 中的现象对比,有何异同?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锌片、碳棒与稀硫酸的反应
1. 观察干电池的剖面图,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这些物质分别有什么作用? 干电池中的锌筒通常作为负极,参与电池的电化学反应。石墨棒是正极,能传导电子。糊状的氯化铵和二氧化锰等物质构成电解质,促进离子的移动和电荷的传递。锌筒中的锌在反应中逐渐被消耗,从而产生电能。
实验现象:在步骤2中,单独将锌片和碳棒插入稀硫酸,锌片表面会产生气泡,碳棒表面无明显现象。在步骤3中,用导线连接锌片和碳棒,并连接灵敏电流计,会发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同时锌片表面气泡产生速度加快,碳棒表面可能也有少量气泡产生。与步骤2对比,步骤3产生了电流,说明形成了原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由此可得出结论:当锌片和碳棒通过导线连接并浸入稀硫酸中时,能形成原电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能。
实验结论:上述实验表明,通过化学反应,不仅能实现物质转化,还能实现能量转化。而上述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化学电池。
自制果蔬电池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平行地插入一个成熟的西红柿(其汁液呈酸性)中,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并在导线中间接入音乐贺卡上的小喇叭,听一听是否会发出声音。
1. 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可以转化成热能、光能和电能等,利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人们可以开发新的能源。2. 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3. 化学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例4、锌片、铜片和稀硫酸可构成化学电池,如图所示,实验中观察到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下列关于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锌片和铜片,目的是除去其表面的氧化膜B.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该实验过程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D.随着反应的发生,产生气泡的速率变慢,可能的原因是稀硫酸浓度变小
【答案】C【解析】A、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锌片和铜片,因为金属易与氧气反应,故目的是除去其表面的氧化膜,故正确;B、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故正确;C、铜和稀硫酸不能发生反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实验过程中,溶液始终为无色溶液,故错误;D、随着反应的发生,硫酸逐渐被消耗,硫酸浓度变小,反应物浓度变小,则产生气泡的速率变慢,故正确;故选C。
例5、下列化学电池属于高效、环境友好电池的是( )A.镍镉电池B.锌锰电池C.氢氧燃料电池D.铅蓄电池
【答案】C【解析】A、镍镉电池中含有镍、镉重金属,对环境有污染,故A错误;B、锌锰电池中含有锌、锰元素,对环境有污染,故B错误;C、氢氧燃料电池最终生成水,水对环境无污染,故C正确,D、铅蓄电池中含有铅重金属,对环境有污染,故D错误;故选C。
例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尿素属于复合肥B.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用可降解塑料可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D.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
【答案】A【解析】A、尿素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符合题意;B、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用可降解塑料可以解决“白色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D、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属于复合材料,不符合题意.故选A。
1、下列关于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微粒观--热胀冷缩是因为微粒自身体积大小发生改变B.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C.能量观化学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D.变化观-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答案】A【解析】A、热胀冷缩,是因为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C、化学电池放电时,可以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故选项说法正确。D、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答案】D【解析】A、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用电动车逐步替代燃油车可以节约化石燃料,还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该理念,不合题意;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实现垃圾资源化,还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该理念,不合题意;C、新型化学电池取代干电池,减少重金属污染,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该理念,不合题意;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不符合该理念,符合题意。故选D。
2、2020年春晚《春风十万里》、《泉》等节目展现了当今美丽的中国风貌,呼吁我们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用电动车逐步替代燃油车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实现垃圾资源化C.新型化学电池取代干电池,减少重金属污染D.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书、档案不慎失火,灭火应该用水基型灭火器B.氢能虽然是理想能源,但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C.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以减少酸雨的形成D.车用乙醇汽油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答案】A【解析】A、图书、档案不慎失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会破坏图书、档案等,所以不应该用水基型灭火器,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不会造成二次损坏,故A说法错误:B、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对环境无污染,则氢能源是最清洁的能源,但氢气可通过电解水制取,制取成本高,且氢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贮存困难,不能广泛应用,故B说法正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鲁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2024)第九单元 金属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优秀教学作业课件ppt,文件包含11读懂彼此的心第一课时课件pptx、11读懂彼此的心第一课时教案设计docx、视频1mp4、视频2mp4、视频3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2024)第二节 海水“晒盐”精品教学作业课件ppt,文件包含82海水“晒盐”课件pptx、82海水“晒盐”教学设计doc、82海水“晒盐”课时作业原卷版docx、82海水“晒盐”课时作业解析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2024)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一等奖教学作业课件ppt,文件包含81海洋化学资源课件pptx、81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doc、81海洋化学资源课时作业原卷版docx、81海洋化学资源课时作业解析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