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青岛版信息技术第三册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青岛版第三册第12课 我的语音识别APP精品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青岛版第三册第12课 我的语音识别APP精品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教具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2 课 我的语音识别APP一、学习目标1.了解App中语音识别的原理和方法,并且能够修改按钮、标签组件的属性,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2.掌握App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对按钮、语音识别器等积木编程并能生成完整的项目,增强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学会安装调试程序,并且能够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通过合作与分享,提升对信息敏感度和价值的认知。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App中语音识别的原理和方法,并且能够修改按钮、标签组件的属性。教学难点:掌握App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对按钮、语音识别器等积木编程并能生成完整的项目。三、教具准备Android平板或手机、USB数据线等四、教学设计环节名称活动设计(任务、步骤、要求、成果)目标评价第一环节生活发现一、生活情境播放视频(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引导,随着智能家电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语音识别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并简单介绍语音识别技术。 二、问题提出引导策略:引导学生将生活情景转换为程序语言的方法和思路。1.学生讨论(1)身边的人工技能技术的应用。(2)你想要的语音识别效果是怎样的?2.生成问题提示可以从这些角度去讨论:角度1:想要编写一个什么样的软件,并提出具体想法角度2:这个软件将要实现哪些功能角度3:你能想到的其他问题 三、我的设想1.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讨论的结果和困难。 2.老师简单评价并引出下面的环节。 第二环节庖丁解牛 引导策略:首先肯定学生所讨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到需要学习本堂课内容才能解决以上问题。一、探究APP的设计界面在设计界面中添加“标签”、“水平布局”、“按钮”和“语音识别器”组件。步骤1:添加“标签”组件。步骤2:在“组件布局”版块找到“水平布局”,并将“水平布局”添加到屏幕区;然后添加两个“按钮”到“水平布局1”里面。一定要注意两个按钮的位置和顺序,同时要观察这两个按钮是否放置在“水平布局1”中。步骤3:、添加“语音识别器”组件。步骤4:修改属性 修改“Screen1”的标题为“我的语音识别器”。 清空“标签1”的显示文本内容。 修改“按钮1”的显示文本为:“语音识别”; “按钮2”的显示文本为:“清空内容”。4.重命名组件列表中“按钮1”的名称为“语音识别”、“按钮2”的名称为“清空内容”。 二、探究逻辑编程App Inventor的界面设计完成后,需要对添加的组件进行逻辑编程操作,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App项目。在逻辑编程界面中,点击任何一个代码块或组件,会弹出一个“代码抽屉”,我们只需拖动合适的积木到工作区与相应的积木逻辑组合在一起即可。 步骤1:尝试对语音识别按钮事件进行逻辑编程操作。 步骤2:尝试对语音识别器按钮事件进行逻辑编程操作。 步骤3:尝试对清空内容事件进行逻辑编程操作。 思考:在逻辑编程过程中,发现有的积木无法组合在一起,为什么?(App Inventor具有逻辑检查功能。在编程操作过程中,如果逻辑或语法不正确,两个积木就不能组合在一起,同时,工作区下方“显示告警”会出现“”;如果积木组合操作中出现严重的错误时,会出现“”。)思考:App制作完成后,测试时发现无法识别标签文本内容或者无法合成语音,这该怎么办呢?(首先检查一下组件积木组合是否正确,然后再确认手机中是否安装像“讯飞语音+”之类的语音识别和合成引擎,并且要正确设置,否则App将无法正常工作。赶快设置好去测试吧!) 三、其他问题的回答 第三环节学以致用一、创意研究引导策略:利用刚学的知识,思考如何解决生活发现中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制定详细执行方案。每个小组出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对于刚才的APP我们还可以做哪些完善改进?问题二:要做的程序项目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做这个程序项目?问题三:打算怎样去实现这个程序项目(本节课即简单的写步骤,后面哪节课变成流程图后就得写流程图)问题四:这个程序项目有什么后续升级的需求吗?讨论完成后,形成文字方案记录下来。老师对每个小组的方案进行点评。如果有的小组没有讨论出方案,则老师给出音乐播放器程序的方案,由学生照着方案完成。学生根据方案制作相应的APP,并在制作过程中完善方案、步骤、流程图。为了满足程序要求,在原有“语音识别器”App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添加语音合成器功能。在界面设计中添加语音识别器和语音合成器组件,通过逻辑编程,设计出一款既能对语音进行识别又能让文字转换为语音的App。1.根据所学知识,新建项目“语音识别合成器”。2.实现效果为:点击按钮,既能对语音进行识别又能让文字转换为语音。小组讨论,并制定方案。 二、合作交流引导策略:教师出示课件或文字说明小组需要完成的内容。流程图设计: 步骤1:在设计界面中添加标签、按钮、水平布局、语音识别器和语音合成器组件。步骤2:修改属性。组件类型属性设置Screen1修改标题内容为“语音识别合成器”标签1将显示文本清空内容按钮1设置显示文本为“语音识别”、宽度为“100像素”并重命名为“语音识别”按钮2设置显示文本为“清空内容”、宽度为“100像素”并重命名为“清空内容”按钮3设置显示文本为“语音合成”、宽度为“100像素”并重命名为“语音合成”:步骤3:对按钮点击事件、语音识别器和语音合成器积木进行编程。 步骤4:保存与调试。1. 保存:项目→保存项目保存完成后会出现“保存成功,保存时间:**年*月*日 上午/下午 时:分:秒”的提示。 调试可以通过不同方法把程序安装到安卓智能手机上进行调试。 三、快乐分享引导策略:教师出示课件或文字说明小组需要汇报的内容。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方案完成情况,同时把完善后的步骤、流程图出示给大家。 第四环节收获展望一、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评价项目同伴评价我的收获会添加和设置按钮、标签等组件来设计界面 会使用组件布局规划界面 会使用语音识别器组件进行逻辑组合。 二、拓展延伸App Inventor的组件布局分为三种:水平布局、垂直布局和表格布局。水平布局可以让组件在水平方向排列对齐;垂直布局可以让组件在垂直方向排列对齐;表格布局可以让多个组件像表格中的单元格一样整齐排列。实际操作中,每种布局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下图中的组件设计界面使用了4行4列的表格布局方式。想一想,这样的布局方式适合制作什么类型的App呢? 通过对语音识别合成器的学习了解,你还认识了哪些APP Inventor常用组件和它们的作用?你还有哪些新奇的想法想要实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青岛版第三册第15课 我的电子相册APP获奖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教具准备,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青岛版第三册第14课 “石头、剪刀、布”游戏APP精品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教具准备,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第三册第13课 我的个性浏览器APP获奖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教具准备,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