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8.4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导学案
展开平面
新课程标准解读 | 核心素养 |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在直观认识空间点、直线、平面的基础上,抽象出空间点、直线、平面的概念 | 数学抽象,直观想象 |
2.了解基本事实和确定平面的推论 | 逻辑推理 |
在生活中,用两个合页和一把锁就可以将一扇门固定,将一把直尺置于桌面上,通过是否漏光就能检查桌面是否平整.
[问题] 你知道如此做的原理吗?
知识点一 平面的画法与表示
1.平面的画法
画法 | 我们常用矩形的直观图,即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 | |
当平面水平放置时,常把平行四边形的一边画成横向 | 当平面竖直放置时,常把平行四边形的一边画成竖向 | |
图示 |
2.平面的表示方法
(1)用希腊字母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平面γ;
(2)用代表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的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平面ABCD;
(3)用代表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平面AC,平面BD.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书桌面是平面.( )
(2)8个平面重叠起来要比6个平面重叠起来厚.( )
(3)一个平面的面积是16 cm2.( )
(4)所有的平面都是无限延展的.( )
答案:(1)× (2)× (3)× (4)√
2.如图所示的平行四边形MNPQ表示的平面不能记为( )
A.平面MN
B.平面MP
C.平面α
D.平面MNPQ
解析:选A 表示平面不能用一条边的两个端点表示,但可以表示为平面MP. 故选A.
知识点二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基本关系的符号表示
文字语言 | 符号语言 |
点A在直线l上 | A∈l |
点A在直线l外 | Al |
点A在平面α内 | A∈α |
点A在平面α外 | Aα |
直线l在平面α内 | l⊂α |
直线l在平面α外 | l⊄α |
平面α,β相交于l | α∩β=l |
如图,点A________平面ABC;点A________平面BCD;BD________平面ABD;平面ABC∩平面BCD=________.
答案:∈ ∉ ⊂ BC
知识点三 平面的基本事实及推论
1.与平面有关的三个基本事实
基本事实 | 内容 | 图形 | 符号 |
基本事实1 | 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A,B,C三点不共线⇒存在唯一的α使A,B,C∈α | |
基本事实2 |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 | A∈l,B∈l,且A∈α,B∈α⇒l⊂α | |
基本事实3 |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 P∈α,且P∈β⇒α∩β=l,且P∈l |
2.基本事实1、2的三个推论
推论 | 内容 | 图形 | 作用 |
推论1 |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确定平面的依据 | |
推论2 |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
推论3 |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1.如何理解基本事实1中的“有且只有一个”?
提示:这里的“有”是说图形存在,“只有一个”是说图形唯一,本公理强调的是存在性和唯一性两个方面,因此“有且只有一个”,必须完整地使用,不能仅用“只有一个”来代替“有且只有一个”,否则就没有表达存在性.确定一个平面中的“确定”是“有且只有一个”的同义词,也就是存在性和唯一性这两个方面的,这个术语今后学习中会经常出现.
2.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可能存在有限个公共点吗?
提示:不能.要么没有公共点,要么有无数个公共点.
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无数个公共点,那么这些公共点有什么特点?
提示:这些公共点落在同一条直线上.
立体几何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 |
[例1] 用符号表示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
(1)平面α与β相交于直线l,直线a与α,β分别相交于点A,B;
(2)点A,B在平面α内,直线a与平面α交于点C,点C不在直线AB上.
[解] (1)用符号表示:α∩β=l,a∩α=A,a∩β=B,如图.
(2)用符号表示:A∈α,B∈α,a∩α=C,C∈/AB,如图.
三种语言的转换方法
(1)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表示一个图形时,首先仔细观察图形有几个平面、几条直线且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试着用文字语言表示,再用符号语言表示;
(2)要注意符号语言的意义,如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只能用“∈”或“∉”,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只能用“⊂”或“⊄”.
[提醒] 根据符号语言或文字语言画相应的图形时,要注意实线和虚线的区别.
[跟踪训练]
根据图形用符号表示下列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
(1)点P与直线AB;
(2)点C与直线AB;
(3)点M与平面AC;
(4)点A1与平面AC;
(5)直线AB与直线BC;
(6)直线AB与平面AC;
(7)平面A1B与平面AC.
解:(1)点P∈直线AB;(2)点C ∉直线AB;
(3)点M∈平面AC;(4)点A1∉平面AC;
(5)直线AB∩直线BC=点B;(6)直线AB⊂平面AC;
(7)平面A1B∩平面AC=直线AB.
点、线共面问题 |
[例2] 如图,已知直线a∥b∥c,l∩a=A,l∩b=B,l∩c=C.求证:直线a,b,c和l共面.
[证明] 法一(辅助平面法):因为a∥b,所以a,b确定一个平面α.
因为A∈a,B∈b,所以A∈α,B∈α.
又A∈l,B∈l,所以l⊂α.
因为C∈l,所以C∈α,所以直线a与点C同在平面α内.
因为a∥c,所以直线a,c确定一个平面β.
因为C∈c,c⊂β,所以C∈β,即直线a与点C同在平面β内.
由推论1,可得平面α和平面β重合,则c⊂α.
所以a,b,c,l共面.
法二(纳入平面法):因为a∥b,所以a,b确定一个平面α.
因为A∈a,B∈b,所以A∈α,B∈α.
又A∈l,B∈l,所以l⊂α.
则a,b,l都在平面α内,即b在a,l确定的平面内.
同理可证c在a,l确定的平面内.
因为过a与l只能确定一个平面,
所以a,b,c,l共面于a,l确定的平面.
证明点、线共面的方法
证明点、线共面的主要依据是基本事实1、基本事实2及其推论,常用的方法有:
(1)辅助平面法,先证明有关点、线确定平面α,再证明其余点、线确定平面β,最后证明平面α,β重合;
(2)纳入平面法,先由条件确定一个平面,再证明有关的点、线在此平面内.
[跟踪训练]
已知A∈l,B∈l,C∈l,D∉l,如图.
求证:直线AD,BD,CD共面.
证明:因为直线l与点D可以确定平面α,所以只需证明AD,BD,CD都在平面α内.
因为D∉l,所以l与D可以确定平面α.
因为A∈l,所以A∈α.又D∈α,所以AD⊂α.
同理,BD⊂α,CD⊂α,所以AD,BD,CD在同一平面α内,即它们共面.
点共线、线共点问题 |
[例3]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AB,AA1的中点.求证:CE,D1F,DA三线交于一点.
[证明] 如图,连接EF,D1C,A1B,因为E为AB的中点,
F为AA1的中点,所以EF綉A1B.
又因为A1B綉D1C,所以EF綉D1C,
所以E,F,D1,C四点共面,可设D1F∩CE=P.
又D1F⊂平面A1D1DA,CE⊂平面ABCD,
所以点P为平面A1D1DA与平面ABCD的公共点.
又因为平面A1D1DA∩平面ABCD=DA,
所以据基本事实3可得P∈DA,即CE,D1F,DA三线交于一点.
[母题探究]
(变条件、变设问)若将本例条件中的“E,F分别为AB,AA1的中点”改成“E,F分别为AB,AA1上的点,且D1F∩CE=M”,求证:点D,A,M三点共线.
证明:因为D1F∩CE=M,且D1F⊂平面A1D1DA,
所以M∈平面A1D1DA,
同理M∈平面BCDA,从而M在两个平面的交线上,
因为平面A1D1DA∩平面BCDA=AD,
所以M∈AD成立.所以点D,A,M三点共线.
1.证明三点共线的方法
(1)首先找出两个平面,然后证明这三点都是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点,根据基本事实3可知,这些点都在两个平面的交线上;
(2)选择其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然后证明另一点也在此直线上.
2.证明三线共点的步骤
(1)首先说明两条直线共面且交于一点;
(2)说明这个点在另两个平面上,并且这两个平面相交;
(3)得到交线也过此点,从而得到三线共点.
[跟踪训练]
1.如图所示,在空间四边形各边AD,AB,BC,CD上分别取E,F,G,H四点,如果EF,GH交于一点P,求证:点P在直线BD上.
证明:若EF,GH交于一点P,
则E,F,G,H四点共面,
又因为EF⊂平面ABD,GH⊂平面CBD,
所以P∈平面ABD,且P∈平面CBD,
又因为平面ABD∩平面CBD=BD,
由基本事实3可得P∈BD.
2.已知△ABC在平面α外,AB∩α=P,AC∩α=R,BC∩α=Q,如图.求证:P,Q,R三点共线.
证明:法一:∵AB∩α=P,∴P∈AB,P∈平面α.
又AB⊂平面ABC,∴P∈平面ABC.
∴由基本事实3可知:
点P在平面ABC与平面α的交线上,
同理可证Q,R也在平面ABC与平面α的交线上.
∴P,Q,R三点共线.
法二:∵AP∩AR=A,
∴直线AP与直线AR确定平面APR.
又∵AB∩α=P,AC∩α=R,
∴平面APR∩平面α=PR.
∵B∈平面APR,C∈平面APR,∴BC⊂平面APR.
又∵Q∈平面APR,Q∈α,∴Q∈PR.
∴P,Q,R三点共线.
平面的交线问题 |
[例4] 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棱CC1上一点.试说明D1,A,E 3点确定的平面与平面ABCD相交,并画出这两个平面的交线.
[解] 因为A∈面D1AE,A∈面ABCD,
所以面D1AE∩面ABCD≠∅,即面D1AE与面ABCD相交.
延长D1E与DC,设它们相交于F,连接AF,如图所示,则
F∈直线D1E,直线D1E⊂面D1AE,
F∈直线DC,直线DC⊂面ABCD,
则F∈面D1AE∩面ABCD,从而AF即为面D1AE与面ABCD的交线.
找两个平面交线的突破口
基本事实3告诉我们,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必定还有其他公共点,只要找出这两个平面的两个公共点,就找到了它们的交线.因此找两个平面的交线的突破口就是找这两个平面的两个公共点.
[跟踪训练]
如图,E,F分别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CC1,AA1的中点,试画出平面BED1F与平面ABCD的交线.
解:如图,在平面AA1D1D内,D1F与DA不平行,分别延长D1F与DA,则D1F与DA必相交,设交点为M.
因为M∈D1F,M∈DA,D1F⊂平面BED1F,DA⊂平面ABCD,
所以M∈平面BED1F∩平面ABCD,
又B∈平面BED1F∩平面ABCD,
连接MB,则平面BED1F∩平面ABCD=MB.
故直线MB即为所求两平面的交线.
1.经过空间任意三点作平面( )
A.只有一个 B.可作两个
C.可作无数多个 D.只有一个或有无数多个
解析:选D 当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过这三点能作无数个平面;当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过这三点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故选D.
2.如果A点在直线a上,而直线a在平面α内,点B在α内,可以表示为( )
A.A⊂a,a⊂α,B∈α B.A∈a,a⊂α,B∈α
C.A⊂a,a∈α,B⊂α D.A∈a,a∈α,B∈α
解析:选B A点在直线a上,而直线a在平面α内,点B在α内,表示为A∈a,a⊂α,B∈α.
3.若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点A,B既在平面α内又在平面β内,则点A,B必在________.
解析:设α∩β=l,因为A,B∈α且A,B∈β,所以A,B∈l.
答案:α与β的交线上
4.不重合的三条直线,若相交于一点,最多能确定________个平面.
解析: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最多可确定3个平面,如图所示,直线a,b,c相交于点A,直线a,b确定平面α,直线b,c确定平面β,直线a,c确定平面γ,共3个平面.
答案:3
5.若α∩β=l,A,B∈α,C∈β,试画出平面ABC与平面α,β的交线.
解:∵若α∩β=l,A,B∈α,
∴AB是平面ABC与α的交线,
延长BA交l于D,则D∈平面ABC,
∵C∈β,∴CD是平面ABC与β的交线,
则对应的图示如图.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3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第二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3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第二课时导学案,共5页。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3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第一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3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第一课时导学案,共6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3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第一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3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第一课时导学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