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pptx
    • 教案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教学设计.doc
    • 练习
      第3课 同步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doc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第1页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第2页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第3页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第4页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第5页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第6页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第7页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第8页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教学设计第1页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教学设计第2页
    第3课 同步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第1页
    第3课 同步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第2页
    第3课 同步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完整版习题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完整版习题ppt课件,文件包含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pptx、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doc、第3课同步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人类产生之初,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大约1万年前,农业产生,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相对稳定的食物供应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也使人类有条件从事各种文化创造活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出现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各大洲的农业各具特色,孕育出各自不同的古代文明。新航路开辟后,不同地区的食物物种交流,丰富了食物的种类,改善了人类生活,也改变了生态环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为消除饥饿、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创造了条件。
    把一定量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分散投入较多的土地上,采用粗放简作的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
    把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集中投入较少的土地上,采用集约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
    阅读书本P14历史纵横,概括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
    农业生产技术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
    畜牧、渔业、水产养殖等日趋现代化,生产养殖、包装运输逐步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规模扩大。
    探究: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主要区别
    【学习聚焦】 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
    机械化工具为主; 石油和电力等
    化学肥料、大量使用农药
    大型农场、养殖场为主要生产经营模式,集约经营为主
    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古代常见保存食物的方法
    1.梳理现代食物储备技术发展过程
    (1)50年代,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2)70年代,中国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3)21世纪以来,新型制冷设备相继推出;粮仓仓容量不 断扩大;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4)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家用冰箱、冰柜等,冷冻食品工业;冷链物流产业发展。
    思考:冷链物流对人们生活有哪些影响?
    (1)能够为人们提供更新鲜、营养的生鲜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
    (2)可实现农产品跨区域、跨季节均衡销售,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的食品种类。
    (3)可减少农产品损失,防止食品变质,保障食品安全。
    (4)提升生活品质;有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粮食安全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
    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1.世界粮食问题产生的原因
    2017年全球有51个国家约1.24 亿人面临严重的粮食不安。报告称,发生在缅甸、尼日利亚东北部、刚果民主共和国、南苏丹和也门的地区冲突是导致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影响着7400万人,占总数的60%。同时,气候变化(主要是干旱)导致23个国家(其中2/3在非洲)发生粮食危机,约3900万人陷人急性粮食不安全的状况。报告认为,造成粮食危机的因素越来越复杂,有时冲突、气候变化和粮价高涨等因素叠加在一起。 ——转引自《世界农业》,2018年第5期
    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世界粮食生产的不均衡和消费的不合理长期存在;
    地区冲突致使一些国家社会环境不稳定;全球环境与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造成。
    应对: 国际:①粮食安全是当今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要加强国家合作; ②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国家:①保障粮食安全和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②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 ③保护耕地资源、遏制耕地锐减; ④制定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 ⑤改进技术,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粮食产量。(开源)个人:增强人们的粮食安全意识,厉行节约。(节流)
    2021国际粮食减损大会
    中国贡献 ① 中国人口占世界的近1/5,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的1/4。中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这既是中国人民自己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重大贡献。 ②中国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系,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19年《中国的粮食安全》
    2005年中国停止接受来自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援助,2006年以57.7万吨的援助总量,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欧盟的世界第三大粮食援助捐赠国。
    我国从接受援助到自给自足到援助他国
    (1)原因①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污染,它们通过食物链进入农作物和禽畜体内。②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③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化学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2)应对①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 ②加强宣传和社会舆论监督; ③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体系; ④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建立:20世纪中叶以来,欧美各国建立
    影响:提高生产效率,保障食品供应
    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农作物育种技术的进步畜牧及水产、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
    地窖、陶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粮仓容量不断扩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冷冻食品工业迅猛发展冷链物流产业发展
    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国际组织关注的重点。
    1.[福建莆田2021高二期中]1960年,法国政府为农民购买农田和农业机械提供各种优惠贷款;20世纪70年代初,政府向55岁以上的农民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鼓励年老农场主退出土地经营。这些举措利于(  )A.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B.完善农村的保障制度C.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D.摆脱经济“滞胀”的困境
    本题考查法国农业机械化建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政府为农民购买农田和农业机械提供各种优惠贷款,有利于提高法国农业的机械化程度,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同时,与年龄较大的农民相比,年轻的农民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新技术,鼓励年龄较大的农民退出土地经营又进一步助推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故选A项。材料中这些措施并非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关系,C项不能直接从材料中得出,排除。法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经济“滞胀”的问题,且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与材料中的农业政策无直接联系,排除D项。
    2.[山东滨州2021高二月考]下图为我国某地四个家庭农场2008—2011年面积变化示意图。由此可以推知(  )A.农业生产合作社出现了新趋向B.农业生产日趋走向集约化经营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被淘汰D.多元经营更能解放农村劳动力
    本题考查我国当代农业生产技术。根据材料可看出四个家庭农场的规模均在扩大,这说明伴随着土地流转的加速,我国的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故B项正确;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当时已消失,故A项错误;家庭农场是当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种新形式,故C项错误;图中没有涉及多元经营,故D项错误。
    3.[云南昆明2020高二开学考]《礼记·王制》云:“丰年不奢,凶年不俭。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材料说明周代的统治者(  )A.要求百姓生活勤俭节约B.鼓励消费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C.大力倡导重农抑商政策D.提倡国家要建立粮食储备制度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粮食储备制度。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周代的统治者主张建立国家粮食储备制度,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储备粮食的重要性,没有涉及百姓生活勤俭节约和鼓励消费的问题,排除A、B两项;材料信息与重农抑商无关,排除C项。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其大意是:国家的物资储备,不够九年用就是不富足,不够六年用就会告急,不够三年用就不能称其为国家了。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4.[辽宁盘锦2021高二月考]1820年,生活在伦敦的化学家弗雷德里克·阿库姆写道:“我们吃的泡菜是用铜染绿的;我们吃的醋是用硫酸勾兑的;我们吃的奶酪是在坏了的牛奶里掺入木粉或木薯粉制成的;我们吃的糖果是将糖、淀粉和黏土混合在一起,再用铜和铅染色的。”这一记录旨在说明(  )A.化学添加剂引发食品安全问题B.消除饥饿是各国重要职责C.工业革命必然会造成食品污染D.农业现代化丰富食物供应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时期的食品安全问题。材料“我们吃的泡菜是用铜染绿的;我们吃的醋是用硫酸勾兑的;我们吃的奶酪是在坏了的牛奶里掺入木粉或木薯粉制成的”体现的是化学添加剂引发食品安全问题,A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化学添加剂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B、C、D与材料无关,排除。
    5.[辽宁沈阳市郊联体2021高二期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据考证,为了鲜荔枝运到长安,古人将藏在地窖的寒冰和荔枝一起放入带有隔温夹层的木箱中进行运输。荔枝保鲜箱可谓当时冷库的雏形,而快马加鞭又全程“低温”的荔枝运输队伍,也算得上世界上较早的“冷链”系统。由此可知(  )A.物种交流受到重视 B.生活催生冷链物流C.长途贩运发展迅速 D.茶马古道开始兴盛
    本题考查古代食品储藏方式。根据材料可得出,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催生了冷链物流的产生,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物种交流,排除A;材料强调物品的保鲜,而不是强调长途贩运发展迅速,排除C;“开始”的说法错误,排除D。

    相关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示范课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食物生产的现代化,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食物生产走向现代化,原始农业,现代农业,传统农业,当堂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教学课件ppt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说课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对比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