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
- 9.3.4《等可能事件的概率(4)》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10.1.1《全等三角形(1)》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10.2.1《等腰三角形(1)》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10.2.2《等腰三角形(2)》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10.2.3《等腰三角形(3)》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初中数学第十章 三角形的有关证明1 全等三角形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十章 三角形的有关证明1 全等三角形教案设计,共5页。
课题10.1 全等三角形(3)课型新授课教 学 随 笔教学目标1.  掌握全等的判断定理并能正确应用。2.  用分析法寻求证题思路,用综合法书写证明过程。重点难点1.全等判断定理的应用。2.用综合法书写证明过程。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教学资源小黑板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情景导入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默写三角形全等的四种判定方法:ASA:                             AAS:                            SAS:                            SSS:                             学生回答 新 授 讲 述自学指导一:10分钟 例4已知:如图,ΔABC≌ΔDEF,AG,AH分别是ΔABC和ΔDEF的高。    求证:AD=A’D’.A                      A’   B          D   C     B’        D’  C’ 分析:因为ΔABC≌ΔDEF,可从这两个三角形中,根据需要选取其中的部分或全部相等的边或角。    想一想:(1)如果两个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在三角形的外部,你还能得到上面的结论吗?(2)如果两个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就是该三角形的一条边呢?(3)通过例4和上面两个问题,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与同伴进行交流    结论: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例5已知:AB=CD,BE BE=DF,∠B=∠D 求证:(1)AC=CF.(2)AE∥CF(3)∠AFE=∠CEF A                   B                        FE           D                    C 分析:要证明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可以通过这两条线段(或两个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证明。      讨论:除去刚才的解题方法,你还有没有其它的解题方法。           小组讨论解决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1  2作业   习题10.3  第1、2、3题 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观察探索、发现并证明了三角形中相等的线段和角,用综合法书写证明过程。 板书设计10.1  全等三角形(3)1.  例4  A                        A’   B           D     C    B’        D’   C’   例5                     A                     B                                F                                                              E                                                                                                                                                                                                                                                                               D                    C                                                             教学反思学生用分析法寻求证题思路,用综合法书写证明过程思路还比较混乱,要多加练习,培养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习惯和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画轴对称图形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课堂小结,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三角形2.5 全等三角形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新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上册2.5 全等三角形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说明,归纳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