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4硫与环境保护第3单元微专题5利用比较法全面认识物质的性质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1单元第1课时元素周期律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1单元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2单元第1课时离子键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2单元第2课时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3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学案
展开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发 展 目 标 | 体 系 构 建 |
1.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化学过程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化学核心素养。 2.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形成正确的化学价值观。 |
一、自然界中的硫循环
1.转化途径
矿物通过风化分解、燃烧、火山爆发等方式放出SO2、H2S等气体,这些气体有些进入大气,有些转化为亚硫酸盐、硫酸盐溶入河流或海洋,还有有些则被土壤中的硫化细菌吸收。
2.过渡排放的危害
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导致SO2过度排放,影响了自然界中硫的循环,造成酸雨、土壤酸化等环境问题。
二、酸雨及其治理
1.酸雨的形成
(1)酸雨: pH<5.6的降雨。
(2)H2SO4型酸雨形成的主要反应:
2.酸雨的危害
湖泊酸化、土壤贫瘠、森林大面积死亡、饮用水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增加。
3.酸雨的防治措施
(1)消除污染源,研究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氢能)。
(2)对含硫燃料进行脱硫处理,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并对生产中的二氧化硫废气进行处理或回收利用。
(3)对含SO2废气进行处理或回收利用。用石灰乳吸收SO2的反应方程式为Ca(OH)2+SO2===CaSO3+H2O。
三、空气质量评价
1.空气质量指数
(1)根据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和一氧化碳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空气质量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好。
(2)质量指数最大的污染物被确定为首要污染物,首要污染物的质量指数即为该地区的空气质量指数。
2.认识雾霾
(1)大量极细微的颗粒物均匀地悬浮在空气中,这些颗粒物容易吸附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雾滴,使空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这种空气混浊现象叫作雾霾。
(2)根据颗粒物直径的大小可以将其分为细颗粒物(PM2.5,直径小于2.5 μm)、可吸入颗粒物(PM10,直径小于10 μm)等。
3.大气污染防治
(1)企业必须转变能源结构,坚持绿色发展,控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2)政府要提高污染排放标准,社会各界要大力监督,共同打赢蓝天保卫战。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CO2、NO2和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
(2)治理硫酸型酸雨的关键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
(3)空气质量指数需要检测二氧化碳的含量。 (×)
(4)酸雨样品的pH随放置时间延长而减小。 (√)
2.有关硫的氧化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产品的燃烧
B.二氧化硫与飘尘接触,部分氧化为三氧化硫,危害更严重
C.酸雨中的含硫化合物只有硫的氧化物和硫酸
D.减少大气中SO2污染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减少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
C [大气中SO2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产品的燃烧,A正确;SO2与O2在飘尘等催化下可生成SO3,SO3溶于水生成强酸H2SO4,危害更大,B正确;酸雨中还有硫酸盐,C错;煤和石油中均含有硫元素,D正确。]
3.(1)现有雨水样品1份,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该样品的pH,所得数据如下:
测定时间/h | 0 | 1 | 2 | 3 | 4 |
雨水的pH | 4.73 | 4.62 | 4.56 | 4.55 | 4.55 |
分析数据,回答问题:
雨水样品的pH变化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你认为减少酸雨可采取的措施是 (选字母)。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烟囱修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解析] 酸雨的形成主要是溶入了SO2。在空气的作用下,一部分SO2被O2氧化,从而产生SO3,在降水时SO3溶于雨水形成H2SO4。从各阶段pH的数据可以看出,在3小时之前放置的雨水样品的pH逐渐降低,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3小时之后,pH不再变化,表明使pH降低的反应已停止。SO2溶解于雨水中生成中强酸H2SO3,H2SO3被氧化生成强酸H2SO4,溶液酸性增强。修高烟囱并不能减少排放到大气中二氧化硫的量,只能使局部地区的SO2浓度减小,但却使污染的范围扩大了。
[答案] (1)2H2SO3+O2===2H2SO4 (2)C
二氧化硫的处理方法 | |
(素养养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
直接排放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将烟气通过装有石灰石浆液的脱硫装置可以除去其中的二氧化硫,最终生成硫酸钙。硫酸钙可在如图所示的循环燃烧装置的燃料反应器中与甲烷反应,气体产物分离出水后得到几乎不含杂质的二氧化碳,从而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问题1] 煤燃烧产生的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提示] 温室效应 、酸雨、粉尘污染。
[问题2] 在烟气脱硫时控制浆液的pH,此时浆液含有的亚硫酸氢钙可以被氧气快速氧化生成硫酸钙,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提示] Ca(HSO3)2+O2===CaSO4+H2SO4。
四种常见的SO2尾气处理方法
方法一:石灰石——石膏法
为防治酸雨,工业上常用石灰石粉末和含硫的煤混合后燃烧,燃烧时硫、石灰石、O2共同反应生成硫酸钙,从而使硫转移到煤渣中,反应原理为CaCO3CaO+CO2↑,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总反应方程式为 2CaO+2SO2+O22CaSO4。
方法二:氨脱硫法
该脱硫法采用喷雾吸收法,雾化的氨水与烟气中的SO2直接接触吸收S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SO2+H2O===(NH4)2SO3,2(NH4)2SO3+O2===2(NH4)2SO4。(或生成NH4HSO3,然后进一步氧化)
方法三:钠、碱脱硫法
钠、碱脱硫法是用NaOH/Na2CO3吸收烟气中的SO2,得到Na2SO3和NaHS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Na2CO3+SO2===Na2SO3+CO2,Na2SO3+SO2+H2O===2NaHSO3。
方法四:双碱脱硫法
先利用烧碱吸收SO2,再利用熟石灰浆液进行再生,再生后的NaOH溶液可循环使用,化学反应原理为
①吸收反应:2NaOH+SO2===Na2SO3+H2O,2Na2SO3+O2===2Na2SO4。
②再生反应:Na2SO3+Ca(OH)2===CaSO3+2NaOH,Na2SO4+Ca(OH)2===CaSO4+2NaOH。
1.如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B.装置内发生的反应有化合、分解、置换和氧化还原反应
C.整个过程的反应可表示为2SO2+2CaCO3+O2===2CaSO4+2CO2
D.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废气处理是否达标
B [SO2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质,经过处理后能减少酸雨的形成,A项正确;CaCO3受热分解生成CaO和CO2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SO2与CaO反应生成CaSO3属于化合反应,CaSO3和O2反应生成CaSO4属于化合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该过程没有涉及置换反应,B项错误;整个过程中,SO2与CaCO3、O2反应生成了CaSO4和CO2(2SO2+2CaCO3+O2===2CaSO4+2CO2),C项正确;SO2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废气处理是否达标,D项正确。]
2.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H2SO4
B.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
C.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只有Fe和S
D.图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
C [根据工艺流程所示可知,该工艺中Fe2(SO4)3和H2O吸收SO2生成FeSO4和H2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该工艺不仅吸收了二氧化硫,还得到了化工产品硫酸亚铁和硫酸,A正确;根据A中分析可知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B正确;过程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氧、铁、硫元素,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得失电子守恒及原子守恒写出化学方程式: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D正确。]
1.煤燃烧生成的气体中能形成酸雨的是( )
①一氧化碳 ②二氧化碳 ③二氧化硫 ④二氧化氮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C [一氧化碳与水不反应。正常雨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故正常雨水的pH小于7,但溶有二氧化碳的雨水的pH不会小于5.6,故不能称为酸雨。二氧化硫能形成硫酸型酸雨。二氧化氮能形成硝酸型酸雨。]
2.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各项中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A.温室效应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空洞 D.潮汐
D [温室效应是排放CO2过多造成的;光化学烟雾主要是汽车尾气和化工厂排放的碳氢化合物及NOx过多造成的;臭氧空洞是排放氟氯烃过多造成的;潮汐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与月球之间的相互引力引起的。]
3.如图有关硫元素循环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煤、石油中的硫元素燃烧时能生成SO2
B.动物尸体腐败过程产生的H2S气体会进入大气
C.循环过程中硫元素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D.大气中的硫元素会全部转化成H2SO4随雨水降到土壤里
D [D项,大气中的硫元素会部分转化成H2SO4随雨水降到土壤里,故错误。]
4.某雨水样品刚采集时测得pH为4.82,放在烧杯中2小时后,再次测得pH为4.68。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雨水样品酸度逐渐减小
B.雨水样品酸度没有变化
C.雨水样品继续吸收空气中的CO2
D.雨水样品中的H2SO3逐渐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H2SO4
D [题干中雨水样品的pH为4.82,则为酸雨,而酸雨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排放到空气中的SO2与雨水结合形成酸性物质。本实验测得雨水的pH变小,即酸性变强,而降雨中CO2已经达到饱和,不可能是吸收CO2的缘故,只能是弱酸H2SO3被氧化成了强酸,有关反应是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5.形成酸雨的原理之一可简示为
含硫燃料AB硫酸
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 ,B物质的化学式为 。
(2)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填字母)。
a.Ca(OH)2 b.Na2CO3 c.CaCl2 d.NaHSO3
(3)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在钠碱循环法中,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某有色金属冶炼厂排放的废气中含SO2,先用石灰浆吸收SO2,然后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将产物继续氧化成石膏(CaSO4·2H2O)。写出有关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SO2 SO3 (2)ab (3)SO2+2OH-===SO+H2O (4)SO2+Ca(OH)2===CaSO3+H2O, 2CaSO3+O2+4H2O===2CaSO4·2H2O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学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学案,共10页。
高中化学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学案,文件包含43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教师版-高一化学同步讲义苏教必修第一册docx、43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学生版-高一化学同步讲义苏教必修第一册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导学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