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同步教学课件+同步讲义+同步练习(人教版2024)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九章 压强第2节 液体的压强精品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九章 压强第2节 液体的压强精品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第二单元阅读综合实践-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人教部编版2024pptx、第二单元阅读综合实践教学设计docx、第二单元阅读综合实践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第二单元阅读综合实践练习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探究了解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系,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会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有关现象。2. 能熟练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能进行相关的简单计算。3. 认识连通器,了解连通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以及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炎热的夏天,水上乐园是我们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当我们的上半身浸入水中,我们为什么会感觉呼吸有点困难?当我们的身体浸入水中越深,为什么我们呼吸会越困难呢?
三峡大坝是我国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三峡大坝主要由拦河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为什么三峡大坝修建时,要下宽上窄呢?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其中的奥秘。
1.现象探究:液体的压强
实验1: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扎有橡皮膜,橡皮膜的表面原来与筒口相平。观察加入水前后橡皮膜的变化情况。
加水后,橡皮膜向下凸出
结论:液体具有 ,对支撑它的底部有压强.
实验2:有一个玻璃圆筒,侧壁有开口,且扎有橡皮膜。观察导入水后,橡皮膜的变化情况。
加水后,橡皮膜向外凸出
结论:液体具有 ,对阻碍它流动的侧壁有压强.
探究归纳(1)液体由于受到重力,因此对它支撑的容器底部有压强;(2)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对阻碍它流动的容器侧壁有压强;(3)液体由于流动性在内部相互挤压,因此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典例1】如图所示是装有水的气球,水由于受到 的作用,从而对气球的底部产生压强;用手指挤压气球的侧面,放手后气球侧面恢复原状,这是因为液体具有 ,所以对气球侧面也产生压强。
【详解】[1]装有水的塑料袋底部突起,这是因为水受到重力的作用,从而对塑料袋底部产生压强。[2]手指挤压装有水的塑料袋侧壁,放手后塑料袋恢复原状,说明液体具有流动性,正是因为液体的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塑料袋侧壁也产生压强。
(1)作用:测量液体内部压强。(2)构造:主要由U型管、橡皮管、探头(由空金属盒蒙上橡皮膜制成)三部分组成。(3)工作原理: 当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液体内部时,探头上的橡皮膜受到液体压强的作用会发生形变,使U性管两侧液面产生高度差。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表明探头处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
压强计的使用注意事项(1)实验前应检查蒙在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连接用的橡皮管及各连接处是否漏气,常用方法是用手轻按橡皮膜,观察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说明不漏气;如果不变,说明漏气,则要查出原因,加以修整。(2)当压强计的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应该是相平的,若出现高度差,需要将橡皮管取下,再重新安装。(3)不能让压强计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过大,以免使部分有色液体从管中流出,如果流出了,要把连接用的橡皮管取下重新连接。
【现象观察】 如图所示,在装有红墨水的饮料瓶中钻两个小孔。液体从小孔中喷出,容器中液面的高度逐渐下降,从容器侧壁孔中喷出的液体射得越来越近。
3.现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与那些因素有关
用同样的两个容器在相同的高度钻孔,分别装满水和酒精,观察到装水的瓶子,水射的更远一些。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1)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深度、方向有关。
(2)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
利用右图所示仪器探究液体的压强。(1)改变探头的方向,就能探究液体内部各个方向的压强;(2)改变探头的深度就能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3)把探头放在其他液体中,就能探究液体压强液体密度等因素的关系。
操作1:保持U形管压强计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分别沿水平向上、水平向下、沿竖直方向,观察并记录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
实验现象: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Δh相等。
现象分析: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操作2:保持液体的种类不变(水)、探头在水中的方向不变(水平向下),逐渐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观察并记录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
实验现象:探头在水中越深,U型管中两侧液面高度差越大。
现象分析:同种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操作3:把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放入水、酒精中,控制深度相同、探头所对的方向相同,观察并记录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
实验现象:在水中,U型管左右两侧的液面比酒精中两侧液面高度差更大。
现象分析: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
【探究归纳】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3)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4)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①探究中用到的方法:(a)转换法:通过观察U形管两液柱的高度差来比较压强的大小。 (b)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方向的关系;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②U形管压强计只能比较压强的大小,不能测量压强的大小。
取两只粗细不同、瓶嘴大小相同的塑料瓶去底,在瓶嘴上扎橡皮膜,将其倒置,向两瓶中装入等质量的水,观察橡皮膜向外凸出的情况。可以看到,橡皮膜凸出的程度不同,细塑料瓶橡皮膜凸起得更大些。
③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质量的关系
结论:等质量的水对底部的压强不同,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质量无关,而与液体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视频讲解——《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蛟龙”号潜水器下潜深度最大为7062米。
输液时,要把药液提高一定高度
以上事例都包含了“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道理。
4.与压强相关现象的应用
潜水员在不同的深度使用不同的潜水服
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深海潜水服比浅海潜水要更耐压,更厚重些。
【典例2】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除②图杯中装的浓盐水外,其余杯里装的都是水。请你仔细观察这六幅图后回答。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判断液体压强大小的;(2)比较①②两幅图,可以得出 ;(3)比较③④⑤三幅图,你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1.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计算液面下深度为h处液体的压强时,可以设想在液面下深度为h处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计算这个平面上方的液柱对这个平面的压强。如图所示:
F=G=mg=ρVg = ρgSh
因此,液面下深度为h处液体的压强为p=ρgh.由于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所以我们只要算出液体竖直向下的压强,也就知道了这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典例3】将一个一端带橡皮膜的玻璃管逐渐插入水中h深度处,会观察到橡皮膜逐渐向管内凹,如图甲所示。(1)说明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
2. 三点透析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A点的深度为_____cm
指出下图B、C、D三点的深度
B点的深度为_____cm
C点的深度为_____cm
D点的深度为_____cm
(3)公式 p=ρgh 适用于静止、均一的液体,不适用于流动的液体。当求放在水平面上的密度均匀的柱状物体时,也可用密度压强公式 p=ρgh 求解。
【典例4】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容器重1N,容器中的水重7N,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100cm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6cm,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水面高度h1=8c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水对容器顶部的压强为 P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Pa。
[1]水面到容器顶部的距离为h=h1﹣h2=8cm﹣6cm=2cm=0.02m水对容器顶部的压强为p=ρgh=1.0×103kg/m3×10N/kg×0.02m=200Pa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底=ρ水gh1=1.0×103kg/m3×10N/kg×0.08m=800Pa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p底S=800Pa×100×10-4m2=8N
【典例5】如图所示,有一个底面积是200cm2、高为10cm的柱形容器,顶部有一个面积是40cm2的小孔,孔上装有一根倾斜管子,从管子上端灌水,当h1=20cm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等于 Pa(g取10N/kg)
3.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液体自身重力的关系
容器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但可以归纳为如图所示三种基本类型。在求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或压强时,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相应公式进行计算。
由于液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可以认为柱状容器中液体重力全部作用在容器底部,所以F压=G液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压=pS=ρghS=ρgV柱,即F压=G液(V柱指液柱的体积)
在口大底小的敞口容器中,柱状线外部一部分液体的重力作用在斜面的侧壁上,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只等于以其底面积大小形成的柱状的重力,所以F压G液,(V柱、G柱指以容器底面积大小形成的液柱的体积和重力)
【典例6】如图所示,将一未装满水的密闭矿泉水瓶,正立时水对瓶底的压力为F1,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1,倒立时水对瓶盖的压力为F2,瓶盖对桌面的压强为p2,则F1 F2,p1 p2(选填>、=或ρA>ρC三种液体的深度相同,根据公式p=ρgh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为pB>pA>pC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公式F=pS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为FB>FA>FC ,故B正确,C错误;
D.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因三个容器的质量相同、三种液体的质量也相同,则根据G=mg可知它们的总重力相等,所以它们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即FA=FB=FC,故D错误。
3.如图所示,下列实验装置中属于连通器的是:( )
4. 压强计是用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仪器,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左右管中液面 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如图所示,分别装有冰和水的塑料袋底部均发生形变,这是因为冰和水都受到_______的作用,从而对塑料袋底部产生压强;用手指挤压装有水的塑料袋侧壁,放手后塑料袋恢复原状,这是因为液体具有 ,所以对塑料袋侧壁也产生压强。
5.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它由上、下游闸门、上、下游阀门和闸室组成。利用连通器的工作原理,轮船可以从下游驶向上游,如图所示。
(1)甲图中,下游阀门A打开,上游阀门B关闭,下游与闸室组成了连通器,当闸室水面与下游相平时,下游闸门 (选填“打开”或“关闭”),轮船从下游进入闸室。(2)乙图中,关闭下游闸门,下游阀门A关闭,上游阀门B打开,水从 流向 。(3)丙图中,当 时,上游闸门打开,轮船驶向上游。
6.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是因为水受到 的作用;洗手盆下面的弯曲回水管利用了 的原理;用手轻轻一压,气球就变扁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7.如图所示,质量及厚度不计的薄壁容器,其底面积是0.1m2,放在水平地面上,里面装有30kg的水,已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水的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为3︰2,容器内部水的深度为 。
(1)如图甲所示,小华用锥子在装有水(滴有红墨水)的饮料瓶侧壁扎三个高度不同的孔,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有关;(2)小华又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操作,他仅做了一次实验就得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的结论,请判断他的做法是否合理? ,并说明理由: 。
同种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深度
8.小华用饮料瓶、橡皮膜、玻璃管、浓盐水、清水、锥子、红墨水(为了方便观察染色)等器材做“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根据一次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有偶然性
9.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同一个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实验(烧杯中的液体均未溢出)甲乙金属探头深度相同,U形管中内液面的高度差h乙>h甲>h丙。
(1)还未与软管组装的压强计中的U形管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2)小明组装好压强计后,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侧液柱 ,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
(3)比较实验乙丙可得结论: ;(4)小明对比甲、丙两图,得出结论:丙中盐水密度比甲中水的密度大。小明的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 ;(5)液体压强不易直接测量,但是压强计可以通过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反映探头薄膜所受压强的大小。下列测量工具的设计原理也应用了这种方法的有______。A.量筒B.刻度尺C.弹簧测力计
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10.如图所示,质量为0.2kg,底面积为200cm2的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向容器中盛水后,水面的高度为15cm,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1×103 Pa(忽略容器壁的厚度),求:(1)盛水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
由题意知,水面的高度为15cm即0.15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ρgh=1.0×103kg/m3×10N/kg×0.15m=1.5×103Pa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水对容器底压力为F水=pS=1.5×103Pa×200×10-4m2=30N
10.如图所示,质量为0.2kg,底面积为200cm2的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向容器中盛水后,水面的高度为15cm,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1×103 Pa(忽略容器壁的厚度),求:(2)容器内水的体积。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二、液体的压强完整版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92液体的压强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苏科版2024pptx、92液体的压强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92液体的压强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2024)第2节 液体的压强课堂教学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流动性,高度差,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方法总结,桌面的受力面积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完成爱尚物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2024)第2节 液体的压强优质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92+液体的压强教学课件pptx、92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docx、92液体的压强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92液体的压强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92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教师版docx、92液体的压强导学案学生版docx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