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湖北省内地西藏班(校)九校联考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内地西藏班(校)九校联考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若式子 x−4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 x4C. x≤4D. x≥4
2.下列各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a2B. 12C. 5D. 53
3.下列各组数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
A. 1,1, 3B. 1, 3,2C. 2,3,4D. 5,6,7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 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如图,将平行四边形ABCD的一边BC延长至点E,若∠A=125°,则∠1=( )
A. 125°
B. 65°
C. 55°
D. 45°
6.下列选项中的运算正确的是( )
A. 3+ 7= 10B. 65−35=3C. 2× 5= 10D. 8÷ 2=4
7.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D=∠CBD
B. ∠BAD=2∠ABC
C. OB=OD
D. OD=AD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二象限内有一点M,点M到x轴距离为3,到原点距离为5,则点M的坐标是( )
A. (3,−4)B. (4,−3)C. (−4,3)D. (−3,4)
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ODA=90°,AC=10cm,BD=6cm,则AD的长为( )
A. 4cmB. 5cmC. 6cmD. 8cm
10.如图,点P是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的圆弧与数轴的交点,则数轴上点P表示的实数( )
A. −2B. −2.2C. − 10D. − 10+1
11.如图,一条小巷的左右两侧是竖直的墙,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墙时,梯子底端到左墙脚的距离为0.7米,顶端距离地面2.4米.若梯子底端位置保持不动,将梯子斜靠在右墙时,顶端距离地面1.5米,则小巷的宽度为( )
A. 1.8米
B. 2米
C. 2.5米
D. 2.7米
12.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P为AB边上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PE⊥OA于点E,PF⊥OB于点F,若AC=8,BD=6,则EF的最小值为( )
A. 3B. 2C. 125D. 52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计算: 12× 2 3= ______.
14.如图所示, (a−b)2−|a|= ______.
15.如图,在Rt△ABC中,∠ABC=90°,D是AC的中点.若BD=8,则AD= ______.
16.已知 6n是整数,则正整数n的最小值为______.
17.如图所示,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为36,高AB=5,P点位于圆周顶面13处,小虫在圆柱侧面爬行,从A点爬到P点,然后再爬回C点,则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为______.
18.观察分析下列数据:0,− 3, 6,−3,2 3,− 15,3 2,…,根据数据排列的规律得到第16个数据应是______ (结果需化简).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本小题8分)
计算:
(1)( 3+2)( 3−2);
(2) 2( 8+ 2).
20.(本小题6分)
在Rt△ABC中,∠C=90°.
(1)若AB=15,AC=12,求BC的长.
(2)若AB=6,∠A=30°,求BC的长.
21.(本小题6分)
先化简,再求值:(a2−2a+1a2−a+a2−4a2+2a)÷2a,从−2≤a≤1中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整数代入计算.
22.(本小题6分)
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F在BC上,且BE=CF,连接AE,DF.求证:△ABE≌△DCF.
23.(本小题6分)
如图,从一个大正方形中裁去面积为12cm2和15cm2的两个小正方形,求留下部分的面积.
24.(本小题8分)
如图,点E、F在线段BC上,AB=CD,BE=CF且∠B=∠C.
(1)求证:△ABF≌△DCE;
(2)请猜想四边形AEDF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25.(本小题6分)
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AB,BC上,AF⊥DE,且AF=DE,AF与DE相交于点G.求证:矩形ABCD为正方形.
26.(本小题8分)
如图,在△ABC中,∠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DE//AB,DF//AC.
(1)试判断四边形AFD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BAC=90°,且AD=2 2,求四边形AFDE的面积.
27.(本小题12分)
在▱ABCD中,AC、BD交于点O,过点O作直线EF、GH,分别交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于E、G、F、H四点,连结EG、GF、FH、HE.
(1)如图①,试判断四边形EGFH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如图②,当EF⊥GH时,四边形EGFH的形状是______;
(3)如图③,在(2)的条件下,若AC=BD,四边形EGFH的形状是______;
(4)如图④,在(3)的条件下,若AC⊥BD,试判断四边形EGFH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式子 x−4有意义,
∴x−4≥0,
解得x≥4.
故选:D.
根据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得出关于x的不等式,求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如果所给式子中含有分母,则除了保证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外,还必须保证分母不为零.
2.【答案】C
【解析】解:A、 a2=|a|,不是最简二次根式,不符合题意;
B、 12=2 3,不是最简二次根式,不符合题意;
C、 5是最简二次根式,符合题意;
D、 53= 153,不是最简二次根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二次根式的被开方式中不含分母,并且不含有能开得尽方的因式,进行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A、∵12+12≠( 3)2,∴不能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B、∵12+( 3)2=22,∴能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
C、∵22+32≠42,∴不能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D、∵52+62≠72,∴不能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知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A、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B、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C、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D、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例如:等腰梯形,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进行分析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答案】C
【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CD=∠A=125°,
∴∠1=180°−∠BCD=55°.
故选:C.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BCD=∠A,再根据补角定义即可得∠1的度数.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6.【答案】C
【解析】解:A、 3+ 7= 3+ 7≠ 10,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65−35=516−513≠3,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 2× 5= 10,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8÷ 2=2,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分数指数幂和实数的计算顺序和法则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分数指数幂和实数的计算,熟练掌握其运算顺序和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OC,OB=OD,
故选:C.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OA=OC,OB=OD,即可求解.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由题意画图如下:
MA⊥x轴于点A,连接MO,
∵点M到x轴距离为3,到原点距离为5,
∴MA=3,MO=5,
∴AO= MO2−MA2=4,
∴M的坐标是(−4,3).
故选:C.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勾股定理算出AO,再根据横坐标的绝对值就是到y轴的距离,纵坐标的绝对值就是到x轴的距离,即可得到点M的坐标.
本题考查第二象限坐标的特点、勾股定理、以及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熟记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关键.
9.【答案】A
【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10cm,BD=6cm
∴OA=OC=12AC=5cm,OB=OD=12BD=3cm,
∵∠ODA=90°,
∴AD= OA2−OD2=4cm.
故选A.
由平行四边形ABCD,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OA=OC,OB=OD,又由∠ODA=90°,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D的长.
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解题时还要注意勾股定理的应用.
10.【答案】D
【解析】解:在直角三角形ABO中AB= 32+12= 10,
AP=AB= 10,
OP=AP−OA= 10−1,
点P表示的数为:−( 10−1)=− 10+1,
故选:D.
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度,用圆的半径求出AP的长,减去OA得OP的长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实数与数轴,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和数轴上点的特点.
11.【答案】D
【解析】解:如图,由题意可知,AE=2.4米,BE=0.7米,CD=1.5米,AB=BC,
由勾股定理得,AB= AE2+BE2= 2.42+0.72=2.5(米),
∴BC=2.5米,
∴BD= BC2−CD2= 2.52−1.52=2(米),
∴DE=BD+DE=2.7米,
即小巷的宽度为2.7米,
故选:D.
根据题意由勾股定理得出AB的长即可得出BC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长即可得出结果.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熟记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C
【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OA=OC=12AC=12×8=4,OB=OD=12BD=12×6=3,
在Rt△AOB中,AB= OA2+OB2= 42+32=5,
如图所示,连接OP,
∵PE⊥OA于点E,PF⊥OB于点F,
∴四边形OEPF是矩形,
∴EF=OP,
当OP⊥AB时,OP的值最小,即EF的值最小,
∵S△AOB=12OA⋅OB=12AB⋅OP,
∴OP=OA⋅OBAB=4×35=125,
∴EF的最小值为125,
故选:C.
根据菱形的性质,可证四边形OEPF是矩形,如图所示,连接OP,则EF=OP,当OP⊥AB时,OP的值最小,即EF的值最小,再根据等面积法求高即可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及垂线段最短,掌握菱形,矩形的性质,等面积法求三角形的高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2 2
【解析】解: 12× 2 3= 12×23= 8=2 2,
故答案为:2 2.
根据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法则计算.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掌握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2a−b
【解析】解:由数轴可得:a−b>0,a0,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内地西藏班(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北省内地西藏班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湖北省内地西藏班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全国内地西藏班(校)中考二模联考数学模拟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年全国内地西藏班校中考二模联考数学模拟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3年全国内地西藏班校中考二模联考数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全国内地西藏班初中校联考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