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课时1电解质的电离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课时2离子反应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__钠和氯章末整合提升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__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课时1活泼的金属单质__钠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__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课时2钠的几种化合物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质量评估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展开物质及其变化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分散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将FeCl3饱和溶液与NaOH浓溶液混合,可制得Fe(OH)3胶体
B.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类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D.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可能得到胶体
解析:将FeCl3饱和溶液与NaOH浓溶液混合生成 Fe(OH)3沉淀,不能得到Fe(OH)3胶体,A项错误。
答案:A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B.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也不一定属于电解质
C.纯净的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
D.无水CuSO4不导电,但胆矾中含结晶水,所以胆矾可以导电
解析: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电解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A项正确;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故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如氯化钠固体,能导电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铁,B项正确;硫酸在液态时不导电,熔融的氯化钠导电,C项正确;无水CuSO4、胆矾中虽然有阴、阳离子,但都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能导电,D项错误。
答案:D
3.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 纯净物 | 混合物 | 电解质 | 非电解质 |
A | 盐酸 | 水煤气 | H2SO4 | 干冰 |
B | 蒸馏水 | 蔗糖溶液 | 氧化铝 | 二氧化硫 |
C | 胆矾 | 盐酸 | 铁 | 碳酸钙 |
D | 明矾 | 水蒸气 | 氯化铜 | 碳酸钠 |
解析:盐酸是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A项错误;铁是单质,不是电解质,碳酸钙为电解质,C项错误;水蒸气是纯净物,碳酸钠是电解质,D项错误。
答案:B
4.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B.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均具有强氧化性
C.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D.“A氧化B”与“B被A氧化”“A被B还原”表达的含义相同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为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故A、C项正确;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碳酸钠中C为最高价,不具有强氧化性,故B项错误;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氧化剂和还原剂,还原剂被氧化剂氧化,氧化剂被还原剂还原,故D项正确。
答案:B
5.下图表示一些物质或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包含关系,表中选项错误的是 ( )
选项 | X | Y | Z |
A | 含氧酸 | 酸 | 化合物 |
B | 溶液 | 分散系 | 混合物 |
C | 酸 | 电解质 | 化合物 |
D | 置换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 | 离子反应 |
解析:有的氧化还原反应是离子反应,有的不是离子反应,故D项错误。
答案:D
6.离子方程式BaCO3+2H+CO2↑+H2O+Ba2+中的H+不能代表的物质是 ( )
①HCl ②H2SO4 ③HNO3 ④NaHSO4 ⑤CH3COOH
A.①③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⑤
解析:S与Ba2+发生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故②④均不可以用H+代表;CH3COOH是弱酸,⑤不可以用H+代表。
答案:C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硝酸银与盐酸反应:AgNO3+Cl-AgCl↓+N
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Ag+Cu2+
C.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Ba2++SBaSO4↓
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2Fe+3Cu2+2Fe3++3Cu
解析:AgNO3易溶于水,应拆成离子形式,A项错误;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B项错误;Fe与Cu2+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Fe2+,D项错误。
答案:C
8.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使无色酚酞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Na+、K+、S、C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2+、K+、S、N
C.含有大量Ba(NO3)2的溶液中:Mg2+、N、S、Cl-
D.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Na+、K+、C、N
解析:使无色酚酞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含有OH-,组内离子之间不反应,也没有与OH-反应的离子,A项中离子能大量共存;含Cu2+的溶液显蓝色,与“无色”不符,B项不符合题意;S与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C项中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溶液显酸性,含有H+,H+与C反应生成气体,D项中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A
9.下列各组粒子中,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作氧化剂的是 ( )
A.Fe、H2O、CO2 B.Fe3+、Mn、N
C.Cl2、O2、Mg D.ClO-、Cl-、Ag+
解析:A项中Fe是较活泼金属,只能作还原剂;C项中Mg只有还原性;D项中Cl-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
答案:B
10.单宁是一种天然防腐剂,可以有效避免葡萄酒因为被氧化而变酸,使长期储存的葡萄酒能够保持最佳状态。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单宁作还原剂 B.单宁作氧化剂
C.单宁被还原 D.单宁中某元素化合价降低
解析:单宁可以有效避免葡萄酒因为被氧化而变酸,这说明单宁易被氧化,因此作还原剂,单宁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答案:A
11.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①16H++10Z-+2X2X2++5Z2+8H2O,②2A2++B22A3++2B-,③2B-+Z2B2+2Z-。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溶液中可发生:Z2+2A2+2A3++2Z-
B.Z2在①③反应中为还原剂
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Z2>B2>A3+
D.X2+是X的还原产物
解析:在反应①中,Z-作还原剂,X作氧化剂,X2+是还原产物,Z2是氧化产物,还原性:Z->X2+,氧化性:X>Z2。在反应②中,A2+作还原剂,B2作氧化剂,还原性:A2+>B-,氧化性:B2>A3+。在反应③中,B-为还原剂,Z2为氧化剂,B2为氧化产物,Z-为还原产物,氧化性:Z2>B2,还原性:B->Z-。
答案:B
12.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图中的曲线可近似地表示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变化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BaSO4↓+2H2O,逐滴加入稀硫酸时,溶液中的Ba2+与OH-浓度会减小,导电能力降低;当加入稀硫酸过量后溶液中H+与S浓度会增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又会增强。
答案:C
1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测定四份不同澄清溶液的成分,记录如下:
测定者 | 溶液成分 |
甲 | K2SO4、BaCl2、NaCl |
乙 | NaCl、Ba(OH)2、K2CO3 |
丙 | HCl、K2CO3、NaCl |
丁 | K2SO4、Na2CO3、KCl |
其中记录合理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K2SO4与BaCl2反应产生BaSO4沉淀,甲记录不合理;Ba(OH)2与K2CO3反应产生BaCO3沉淀,乙记录不合理;HCl与K2CO3反应产生CO2气体,丙记录不合理;K2SO4、Na2CO3、KCl在溶液中互不发生反应,丁记录合理。
答案:D
14.已知还原性:Cl-<Fe2+<H2O2<I-<SO2,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
A.2Fe3++SO2+2H2OS+4H++2Fe2+
B.I2+SO2+2H2OH2SO4+2HI
C.H2O2+2H++SSO2↑+O2↑+2H2O
D.2Fe3++2I-2Fe2++I2
解析:A项,还原性:SO2>Fe2+,该反应能够发生;B项,还原性:SO2>HI,该反应能够发生;C项,还原性:H2O2>SO2,与事实不符,该反应不能发生;D项,还原性:I->Fe2+,该反应能够发生。
答案:C
15.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KI溶液,产生白色CuI沉淀,溶液变成棕色。向反应后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溶液变成无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滴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还原产物
B.整个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C.通入SO2后,溶液变成无色,体现SO2的还原性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解析:滴加KI溶液时,碘元素的化合价升高,KI被氧化,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CuI是还原产物,故A项正确;发生的反应为2CuSO4+4KI2K2SO4+2CuI↓+I2,SO2+2H2O+I2H2SO4+2HI,两个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复分解反应,故B项错误;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体现SO2的还原性,故C项正确;2CuSO4+4KI2K2SO4+2CuI↓+I2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降低,CuSO4是氧化剂,I2是氧化产物,故氧化性:Cu2+> I2,SO2+2H2O+I2H2SO4+2HI中碘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I2是氧化剂,SO2被氧化,故氧化性:I2>SO2,所以氧化性:Cu2+>I2>SO2 ,故D项正确。
答案:B
16.如图所示为物质经一步反应转化的两种途径,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氧化物为SO2 B.X只能是H2SO4
C.②可能有沉淀生成 D.①②属于复分解反应
解析: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氧化物应为三氧化硫,A项说法错误;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X不一定是硫酸,②可能有沉淀生成,B项说法错误,C项说法正确;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D项说法错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7.(16分)对于数以万计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1)现有下列5种物质:CO、CaO、MgO、Fe2O3、Na2O。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中有1种物质与其他4种物质有明显的不同,找出这种物质,并写出依据(写出两种分类方法):
① 。
② 。
(2)从(1)中的物质中找出两种能相互反应的物质,写出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虽然分类的方法不同,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用简单的图示方法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
(4)生活中的食醋和豆浆分别属于分散系中的 和 ,
用 (填化学专用名词)可以鉴别两者。
解析:(1)①根据物质的状态分析,CO为气体,其余为固体,②根据物质组成和状态来分类,在CuO、CO、MgO、Na2O、FeO中,CO属于非金属氧化物,CuO、MgO、Na2O、FeO属于金属氧化物。
(3)离子反应有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的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两者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如离子反应H++OH-H2O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Cl2+H2OH++Cl-+HClO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食醋属于溶液,淀粉溶液属于胶体,溶液无丁达尔效应,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答案:(1)①CO;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余是固体
②CO;是非金属氧化物,其余是金属氧化物
(2)Fe2O3+3CO2Fe+3CO2
(3)(意思正确、能表示两者的交叉关系即可)
(4)溶液 胶体 丁达尔效应
18.(14分)(1)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蔗糖,②熔融NaCl,③石墨,④铜丝,⑤NaOH固体,⑥SO2,⑦NaHSO4固体,⑧K2O固体,⑨液态H2SO4,⑩饱和FeCl3溶液。上述物质中可导电的是 (填序号,下同);上述物质中不能导电,但属于电解质的是 。
(2)实验室制备少量Fe(OH)3胶体所用的物质有 (填序号)和蒸馏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某强酸性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物质:O2、Mn、H2O、Mn2+、H2O2、H+,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了如下过程:H2O2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解析:(1)①蔗糖是非电解质,不导电;②熔融NaCl是电解质,能导电; ③石墨能导电;④铜丝能导电;⑤NaOH固体不导电,但是电解质;⑥SO2是非电解质,不导电;⑦NaHSO4固体不导电,但是电解质;⑧K2O固体不导电,但是电解质;⑨液态H2SO4不导电,但是电解质;⑩饱和FeCl3溶液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因此,能导电的是②③④⑩,不能导电但属于电解质的是⑤⑦⑧⑨。
(2)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是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所以选⑩,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
(3)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H2O2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则Mn应发生MnMn2+的反应,根据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可知离子方程式为5H2O2+2Mn+6H+5O2↑+2Mn2++8H2O。
答案:(1)②③④⑩ ⑤⑦⑧⑨
(2) ⑩ Fe3++3H2OFe(OH)3(胶体)+3H+
(3)5H2O2+2Mn+6H+5O2↑+2Mn2++8H2O
19.(12分)按要求填空。
(1)在S2-、Fe2+、Fe3+、Mg2+、S、I-、H+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只有还原性的是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
(2)某同学写出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①NO+HNO3N2O3+H2O
②NH3+NOHNO2+H2O
③N2O4+H2OHNO3+HNO2
其中你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是 (填序号)。
(3)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最强的物质是 。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若溶质中Cl-与I-共存,为了氧化I-而Cl-不被氧化,除单质外,还可选用上述反应中的 作氧化剂。
解析:(1)根据元素化合价分析判断。(2)若含有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两种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生成物中该元素的价态应介于两种反应物中该元素价态之间。-3价与+2价之间应为0价或+1价,不可能出现+3价的氮,所以②式不能实现。(3)由①知氧化性:FeCl3>I2,还原性:I->Fe2+;由②知氧化性:Cl2>FeCl3,还原性:Fe2+>Cl-;由③知氧化性:KMnO4>Cl2,还原性:Cl->Mn2+,由此推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Cl2>FeCl3>I2,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Fe2+>Cl->Mn2+。所以KMnO4可氧化Cl-、Fe2+及I-,Cl2可氧化Fe2+及I-,FeCl3只氧化I-。所以必须选择比Cl2氧化能力差而比I2氧化能力强的氧化剂FeCl3。
答案:(1)Fe3+、Mg2+、H+ 、I- Fe2+、S
(2)②
(3)KMnO4 FeCl3
20.(14分)现有①KMnO4、②H2、③O2、④Cl2、⑤CO、⑥Al 6种物质,从氧化性、还原性的角度分类,若将常用的氧化剂放入甲试剂柜中,常用的还原剂放入乙试剂柜中。
(1)甲试剂柜中 ;乙试剂柜中有 (均填序号)
(2)由FeFe3O4,Fe2O3Fe可知,欲实现Ⅰ反应过程应从 (填“甲”或“乙”,下空同)试剂柜中找物质,欲实现Ⅱ反应过程应从 试剂柜中找物质。
(3)请将Fe、Fe2O3、CO、CO2 4种物质填入下面的横线上,组成一个配平了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解析:(1)常见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氧气、氯气等,常见的还原剂有氢气、活泼的金属、一氧化碳等。
(2)FeFe3O4需加入氧化剂,Fe2O3Fe需加入还原剂。
(3)根据题中所给四种物质,可写出如下化学方程式:Fe2O3+3CO2Fe+3CO2,用双线桥法可表示为:
。
答案:(1)①③④ ②⑤⑥
(2)甲 乙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