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第2章精准教学★★★★题库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第2章精准教学★★★★题库01
    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第2章精准教学★★★★题库02
    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第2章精准教学★★★★题库03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第2章精准教学★★★★题库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第2章精准教学★★★★题库,共23页。

    








    物理人教版


    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
    《第2章 声现象》精准教学★★★★题库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我国古人发明的风筝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之一。明代《询刍录》中记载“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文中声音的发声体是( )
    A.鸢 B.竹 C.风 D.筝
    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均相同
    B.手按住琴弦不同位置拨弦,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C.超声波能粉碎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D.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器,这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关于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对着气球说话,感觉到气球在振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图乙中,人隔墙能听到敲墙的声音,说明固体能传声
    C.图丙中,敲击音叉后用乒乓球靠近音叉,乒乓球被弹开,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将声音放大
    D.图丁中,两列音叉的波形图说明两个音叉发声时音调不同
    4.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脸颊,感到发麻
    C. 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接着慢慢向外抽气
    D. 瓶口对着点燃的蜡烛,敲击瓶上的橡皮膜,火焰向左摆动
    5.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是( )
    A.给摩托车的排气管装消音器
    B.在公路上建隔音墙
    C.给工人戴耳罩
    D.禁止鸣笛
    6.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用“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C.开启倒车雷达,是利用了次声波的回声定位
    D.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音调不同
    7.如图所示,这是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用古筝演奏《茉莉花》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古筝是由琴弦振动发声的
    B.古筝发出的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通过改变拨动琴弦的力度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拨动长短不同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8.如图所示,音乐会中演唱者们在乐队的伴奏下尽情高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尽情高唱”时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此时声带振动的频率高
    B.声音的频率高,是因为声带振动的幅度大
    C.我们能听出乐队中长笛和钢琴的声音,是因为二者音色不同
    D.观众听到声音的响度只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9.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禁止鸣笛
    B.机场员工佩戴耳罩
    C.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D.在家上网课时将书房的门窗关闭
    10.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动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的声速大于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11.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声音打交道,以下有关声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人类用语言进行交流,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B.乙图:暖气管能把敲击声传遍楼内各处,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
    C.丙图: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制成声呐,可用来确定潜艇、鱼群的位置和海水深度
    D.丁图:在公路两旁设置声音屏障,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B.利用次声波可以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说明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利用超声波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的响度很大
    D.在学校附近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1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D.“闻其声知其人”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调来辨别的
    14.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
    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丙图:抽掉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闹铃铃声音量变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15.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小明用小锤敲响音叉,发现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紧靠音叉悬挂的轻质小球被弹起的幅度不同,根据此现象,大家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声音的产生是否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的音调与振动幅度有什么关系
    C.声音的响度与振动幅度有什么关系
    D.音叉的响度与振动幅度有什么关系
    16.下列实验中,不是验证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B.敲击鼓面时,撒一些轻小的纸屑在鼓面上
    C.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中,并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空气
    D.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咙处
    17.广场舞是居民以健身为目的,自发地在开敞空间进行富有韵律的舞蹈,其音乐伴奏通常是分贝高、节奏强,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禁止广场舞活动
    B.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C.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18.如图所示是一款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音箱悬浮在空中,一边旋转一边播放歌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不需要振动就能发声
    B.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调节音量开关使音量增大,声音的响度会变大
    D.人们可以分辨出音箱播放的乐曲是钢琴还是小提琴演奏的,是根据音色不同判断的
    19.2022年10月12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我国空间站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天宫课堂”第三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精彩的讲课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精彩的讲课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同学们通过声音的音调分辨出是哪位航天员正在讲课
    D.观看电视直播时减小电视机的音量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0.如图是几种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响度相同 B.乙、丙响度相同
    C.甲丙音调相同 D.丙丁音色相同
    21.关于噪声的来源和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悦耳动听的声音都不可能成为噪声
    B.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强噪声环境下的工作人员佩戴耳塞或耳罩,是为了减弱噪声的危害
    D.高速公路在经过村庄的地方设置“隔音板”,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2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D.我们无法接收到地震发出的超声波,是因为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
    23.如图是童谣“小蜜蜂”的一段歌词与乐谱,当小玲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期间,音调逐渐升高。关于这期间小玲声音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声带振动一次的时间逐渐增加
    B.声带每秒振动的次数逐渐增加
    C.声波的传播速度逐渐增大
    D.声带振动的幅度越来越大
    2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25.图中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B.图乙:摩托车的消声器,能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图丙:从右向左敲击水瓶,音调越来越高
    D.图丁:吹奏竖笛时,优美的笛声是笛子振动产生的
    26.小明利用实验室内的示波器,将几种不同发声体的振动的情况显示在屏幕上,关于这四种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是噪声,其余的属于乐音
    B.甲和丙具有相同的响度,但丙的音调更低
    C.乙和丁具有不同的音调和音色
    D.乙和丁的音色不一样,但响度音调一样
    27.2022年阳新县龙舟公开赛在栗林村举行,比赛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分辨出鼓声,是通过音色来辨别的
    B.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的响度越大
    C.鼓声的响度越大,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大
    D.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2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图乙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时,音调越高
    C.图丙中小白兔通过声音的音调判断出叫门的不是妈妈
    D.图丁中捕鱼船通过声呐确定鱼群位置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
    29.超声手术刀是通过从不同角度向病变组织发射多束超声波,从而实现准确“烧死”病变细胞。手术过程中,与医生、护士之间的说话声相比,超声波具有的特点是( )
    A.振动频率高,方向性好,能量集中
    B.振动频率高,方向性差,能量分散
    C.振动频率低,方向性好,能量集中
    D.振动频率低,方向性差,能量分散
    30.在地震救援中,常用音频生命探测仪,利用探测杆能将废墟下的微弱音频信号(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放大,便于确定幸存者的位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探测仪探测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色不同
    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D.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用
    二、填空题(共22小题)
    31.周一的早晨,学校足球场上正在举行升国旗仪式,嘹亮的国歌响彻整个校园,国歌声是通过    传播到同学们的耳朵的,小智同学发现演奏国歌时使用了小号、长号、单簧管、长笛等乐器,他是根据听到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
    32.今年冬奥,冰墩墩火了,孩子们都喜欢唱“我想要拥有一只冰墩墩”,歌声是由声带   产生的。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   处减弱噪声。
    33.汽车的倒车雷达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显示器组成,倒车时正在工作的倒车雷达就是利用  传递信号的。
    34.医生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时,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减少了声音的分散,这样可以增大声音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同时说明声音能传递   。
    35.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   (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 ,所以地震前人们并不能感知到。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发出声音及时获救,这是利用声波能传递   。
    36.医生用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这是利用声能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请写出一个生活或生产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实例:  。
    37.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   (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人们听不到;倒塌房屋中的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发出声音及时获救,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   。
    38.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同学们往往会出现一些生理上的变化,变声期就是其中之一,变声期后男同学的声带会变得更加宽、厚,所以   会变得沉而粗;但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能区分不同同学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   不同。(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39.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尺的振动幅度不变,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换用一把塑料尺子继续实验,其他条件不变,则尺子发出声音的   不同。(均选填“响度”、“音调”和“音色”)

    40.全长18.34千米的秦皇岛城区外环路正式建成通车,有效缓解新老城区拥堵,为了不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有的路段已植树造林,这实际上是从声音的   环节减小了噪声。以行驶的轿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41.如图所示,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铜管乐器(小号)深情演奏《我和我的祖国》,小号内空气柱   产生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耳朵中;开幕式现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为了从   处控制噪声。

    42.声现象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比如:一个炸雷震得人们心慌,远处好像有人在弹吉它,一声刺耳的尖叫声使喧闹的人群立刻静下来,这三种现象中强调的声音特性分别是   、  、  。
    43.如甲图所示为常见的高音喇叭和医用听诊器,将它们制成特殊形状,是为了减小声音的散失从而增大声音的   (选填“响度”或“音调”);而在有些地方可以看到乙图所示的标牌,这种措施从物理角度看是在   处减弱噪声;同学们正在上课,突然教室外传来钢琴声,钢琴声   (选填“是”或“不是”)噪声。

    44.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用、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尺更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尺不正确。用尺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   。
    (2)如图2所示,秒表的分度值是   ,秒表的读数是   。
    (3)如图3所示,为了说明声音的产生原因,将正在发声的音叉靠紧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被弹开,此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45.如图所示,图中的陶笛是一种吹管乐器,它发出的声音是由于   振动产生的,手指按住不同的气孔可以改变声音的   ,用力吹会使声音的   较大。用大小尺寸不同的陶笛吹奏发出声音的   不同。

    46.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听到耳机的声音传播介质是   ,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传播介质是   (前两空均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将此款耳机带到月球上贴在颞骨两侧使用,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耳机的声音。

    47.如图是地铁减速进站时刻的场景。地铁驾驶员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是以   作为参照物;以站台作为参照物,驾驶员是   的。安全门可以减弱隧道内列车行驶的噪音,这是在   减弱噪声。

    48.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风吹树叶哗哗响,是   在振动;笛子等管乐器发出动听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响鼓还要重锤敲”这句话说明声音的响度跟   有关。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观众根据声音的   进行判断的。
    49.野生大象群也有自己的“语言”,研究人员录下象群内部交流时发出的声音,发现以两倍速度快速播放时,人耳能听到比正常播放时更多的声音。
    (1)从正常速度播放到快速播放,可把声源振动发声的总时间   (缩短延长)。
    (2)正常速度播放时,每分钟振动18000次的声波频率为   ;把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声波的频率将变成   ,此时空气中声波传播速度   (变大变小不变)。
    (3)2倍速度播放时能被人耳听到,正常速度播放时人耳却听不到的声音属于   (超声次声)。
    50.如图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乐器编钟。乐师演奏时轻敲或重敲一个编钟的相同位置,所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乐师敲击不同编钟演奏出美妙的音乐,这种音乐声是   (选填“乐音”或“噪声”)。

    51.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的深度,常常向海底垂直发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进行测距。若探测船发出的声波经过才收到回声波信号,则此处海水深度为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此方法不能用来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原因是   。
    52.如图所示为曾侯乙编钟,它展示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艺和礼乐文明的高超成就。演奏时,编钟发出的声音是由钟的   产生的;用不同的力度敲击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仅凭听就能分辨出是编钟发出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

    三、实验探究题(共8小题)
    53.某课外兴趣小组做了几个与声音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如图甲,用橡皮锤敲击音叉时,发现小球被弹开,用小球的弹起反映音叉的振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如图乙,敲响右边音叉时,与左边的音叉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且声音可以传递    。
    (3)如图丙,用硬纸片在梳子梳齿上划动,划动速度越小,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说明音调是由声源的     决定的;
    (4)如图丁,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时,听到声音的大小不同,说明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若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长,用等大的力拨动时,听到声音的音调   (选填“升高”或“降低”)。
    54.许多科学小实验都可以用身边的器材完成,小华同学在探究声音的响度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1所示,用一只手将钢尺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发现振动幅度变大,声音的响度    (选填“变大”或“变小”),这说明响度与   有关。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可能是由于钢尺振动的频率低于  。
    (2)小华用示波器来研究声音的特性,如图2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响度相同的是   ,从物理学角度来判断,属于噪声的是   。
    55.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好物理要多做实验。

    (1)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实验中乒乓球起到的作用是    ;
    (2)如图乙,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把乒乓球弹起,说明   可以传声;假设在月球上进行乙图实验,则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3)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弹起的幅度变大,说明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的   越大;
    (4)如图丙,李雪将上面置有轻质小球的发声体放在玻璃罩内,通过抽气口,往外抽出罩内空气。随着罩内空气不断减少,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了,但看到发声体上方的轻质小球仍然在剧烈地跳动。由此得出实验结论:声音传播   介质,而光的传播   介质。(均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56.在学习二胡,琵琶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度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60
    0.76


    60
    0.89


    60
    1.02


    80
    0.76


    100
    1.02


    100
    0.76


    80
    1.02

    尼龙
    80
    1.02

    尼龙
    100
    1.02
    (1)为了验证猜想一,可以选用编号为和   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可以选用编号为和   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三,可以选用编号为和   的琴弦进行实验。
    (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57.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用实验进行探究。

    (1)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1所示,其中、、、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
    ①若他选择、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   的关系。
    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   和   两弦线做实验。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   。
    (2)请你据图2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点、点、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   点,最低的是按住   点。
    58.某研究小组利用一些长短、粗细和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并且每根琴弦固定的松紧程度一致。
    (1)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 ”“ ”或“”);
    (2)若选择琴弦和,则是为了研究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   的关系;
    (3)若有同学选择和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
    (4)他们还可以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 ”“ ”或“”)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59.如图甲所示,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体积不等的水,水面高度不同。

    (1)若用相同的力依次敲击水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此时声源是   (填“空气柱”或“瓶和水”),瓶中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   (填“高”或“低”)。
    (2)若用嘴依次向水瓶口吹气,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同,此时声源是   (填“空气柱”或“瓶和水”),瓶中盛水越多,吹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   (填“高”或“低”)。
    (3)如图乙是我们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场景,灌水过程中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出瓶里水是否快要灌满了,这是因为随着水位的升高,瓶内空气柱振动越来越   (填“快”或“慢”),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越   (填“高”或“低”)。
    (4)为了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老师和同学们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索。把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在玻璃罩内,用抽气筒将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出。
    ①随着罩内空气逐渐减少,发现听到的闹铃声音的音调   (选填“变高”“不变”或“变低” ),响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②本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叫   (选填“转换法”“实验推理法”或“等效替代法”)。
    60.某实验小组用一把钢尺、示波器、话筒等仪器研究声音的有关问题。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记录它发出声音的波形。
    不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增加拨动钢尺的力度,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记录它发出声音的波形。
    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使用步骤中的力度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记录它发出声音的波形。
    请完成下列问题:
    (1)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钢尺的振动快慢会改变,示波器显示的波形也会改变。可见,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它决定着   的高低。如果示波器上波形显示声音的频率为,则此时钢尺在1分钟内振动   次。
    (2)三个步骤中实验小组记录的波形如图2甲、乙、丙所示,按照步骤从先到后的顺序排列是下列四个选项中的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丙乙
    D.丙甲、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C
    2.B
    3.C
    4.C
    5.B
    6.B
    7.A
    8.C
    9.D
    10.D
    11.D
    12.B
    13.C
    14.D
    15.C
    16.C
    17.B
    18.A
    19.A
    20.A
    21.C
    22.C
    23.B
    24.D
    25.A
    26.B
    27.A
    28.D
    29.A
    30.C
    二、填空题(共22小题)
    31.空气;音色。
    32.振动;声源。
    33.超声波
    34.响度;信息。
    35.次声波;信息。
    36.信息;利用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
    37.次声波;信息。
    38.音调;音色
    39.响度;音调;音色。
    40.传播过程中;运动。
    41.振动;声源。
    42.响度;音色;音调。
    43.响度;声源;是。
    44.(1);;2.20;(2)0.1;25;(3)转换法;能。
    45.空气;音调;响度;音调。
    46.固体;气体;能。
    47.地铁;运动;传播过程中。
    48.树叶;空气柱;振幅;音色。
    49.(1)缩短;(2)300;600;不变;(3)次。
    50.响度;乐音
    51.超声波;6000;真空不能传声。
    52.振动;响度;音色。
    三、实验探究题(共8小题)
    53.(1)转换法;(2)空气;能量;(3)低;频率;(4)振幅;降低。
    54.(1)变大;振幅;20;
    (2)乙、丙;丁。
    55.(1)振动;放大作用;(2)空气;不能;(3)响度;(4)需要;不需要。
    56.(1)、;、;;(2)选取一根琴弦,用一定大小的力拉紧琴弦,拨动琴弦测出此时的频率,然后改用不同大小的力拉紧琴弦,分别测出相应的频率,重复三次,进行比较分析。
    57.(1)①长度;②;;③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2);。
    58.(1)、;(2)横截面积;(3)没有控制琴弦的材料相同;(4)、
    59.(1)瓶和水;低;(2)空气柱;高;(3)快;高;(4)①不变;变小;②实验推理法。
    60.(1)音调;3600;(2)。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第2章精准教学★★★★题库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