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一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一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学查异,初学适异,研学导异,拓学展异,反思总结,课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 | 练习二 | 第8课时 | 月 日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
识记: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末尾有0)。 |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 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体会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能力。 | ||
理解:两步连乘实际问题的解题策略。 | ||||
简单运用:会解决两部连乘的实际问题。 | ||||
复杂运用: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和估算,掌握解决问题策略。 | ||||
挑战性目标 | 学优生能清晰地叙述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中等生能尝试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学困生能用一种方法正确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 |||
教学重点 |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 |||
教学难点 | 运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 |||
教学过程 | 关注差异 (侧重策略运用) | |||
一、预学查异 1.口算。 40×20 300×8 10×70 50×80 70×50 63×10 9×200 400×6 教师用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随机抽取几题指名学生说说口算方法。 2.根据13×2=26,快速说出以下算式的得数。 130×2 13×200 130×20 二、初学适异 1.第2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 指名上台板演,说说计算方法,展示正确的书写格式及得数。 结合算式240×3,引导学生体会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计算方法上的一致性。 2.第3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先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说说可以先算什么。 让学生独立列式,全班交流。 3.第4、5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 提问: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 学生计算,集体交流算法。 第5题引导学生根据实物图进行思考,可以先算一层有多少箱,也可以先算一横排或一竖排有多少箱。 三、研学导异 1.第6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提问:你能找出有联系的条件吗?想想它们能算什么? 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评讲时指名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义。 2.第7题。 学生读题,出示“一头牛一天吃草32千克”,组织讨论:根据这个已知条件,你能想到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根据这个条件,可能想到:“这头牛30天能吃多少千克草”,“2头牛1天能吃多少千克草”。 3.第8题。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看懂图意。 提问:要求“买5件大衣一共要多少元?”也就是要求总价,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怎么求?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不同算法,可以结合画线段图看出5件大衣是毛衣的多少倍。 四、拓学展异 三年级有12个班,每班36人,组织春游时有9辆客车运送,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提问:你能找出有联系的条件吗?想想它们能算什么? 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评讲时指名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义。 五、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收获? 六、课堂作业 《补》P14-15 |
大面积及时反馈与调节教学的策略:学生独立计算,课件出示正确答案,举手反馈,根据班级情况及时调节集体评议的内容。
大面积及时反馈与调节教学的策略: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算法,反馈每种方法的人数,第一种的举手,第二种的举手,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引导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学优生说说3个条件两两组合计算方法的含义,同桌相互说一说,最后指名学困生复述。
大面积及时反馈与调节教学的策略: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算法,反馈每种方法的人数。
全体兼顾与个别指导的策略:注意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适时点拨。反馈时要追问学生是怎么想的,再加以总结。
| |||
板书设计: 练习二 先根据( )和( ),求出( ) 先根据( )和( ),求出( )
单价×数量=总价 | ||||
教后反思:
|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二 千米和吨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研学导异,二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一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研学导异,拓学展异,本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一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学查异,初学适异,研学导异,拓学展异,反思总结,作业《补充习题》P12-1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