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配人教版 第一章 本章整合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配人教版 第一章 本章整合,共22页。
本章整合专题一 人口统计图的类型、特点及判读技巧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按照表述形式不同,大体可分为坐标图、结构图两大类,由于各统计图的形式不同,其特点也不尽相同。但不论哪种类型的人口统计图,可依下列基本步骤去判读。①读图名→②读坐标(或图例)→③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④分析数据→⑤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⑥进行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1.坐标图 2.结构图 例1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读我国东部某省级行政区2006—2014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时期该省级行政区人口总数(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2)图示时期该省级行政区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镇房价增长快 B.经济水平持续下降C.产业升级和转移 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解析:第(1)题,一个区域人口总数的变化受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共同影响,如果两者之和为正值,人口总数增加,反之减少。分析图中信息可知,2012年以前,该省级行政区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之和为正值,说明人口总数增加,2012年以后,该省级行政区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之和为负值,说明人口总数减少。第(2)题,该省级行政区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早年因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快,吸引内地省级行政区的劳动力来此就业,人口机械增长较快,近年因产业升级和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人口机械增长率下降。答案:(1)C (2)C专题二 人口迁移原因、影响类题目的答题规范 1.题型概述人口迁移的原因多以人口迁移资料为载体,结合具体情况从自然、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分析。古代人口迁移原因以自然灾害或战争等为主,现代人口迁移更多的是受经济、社会、政治等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影响可结合迁入地、迁出地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2.答题思路 例2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每年增加的常住人口数量达到四五十万人,相当于一个中小城市的规模。材料二 近年来“逃离北上广”已成为一个时髦概念,但淘宝迁徙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人口依旧呈正向流入趋势。与此同时,广东在众多省级行政区中依然最具务工吸引力。(1)人口大量流入“北上广”可能给这些城市带来哪些影响?(2)根据材料二分析广东省人口流动的特点,并分析广东在众多省级行政区中依然最具务工吸引力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人口流入对城市的影响可以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第(2)题,广东省人口流动的特点可以根据图中信息,分别从人口流入、流出及流动人口年龄结构等方面分析。原因可以从劳动力的需求量及以往人口流动惯性等方面分析。答案:(1)积极推动这些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社会活力;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可能影响城市交通以及社会秩序。(2)特点:流入人口数量大于流出人口数量;劳动年龄人口占流动人口的绝大部分。原因: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发达,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较大;受以往人口流动惯性的影响等。例32019年2月12日,腾讯地图发布报告显示,2019年春节期间我国十大“空城”为深圳、北京、上海、广州、东莞、成都、苏州、郑州、杭州、佛山。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春节期间这十大城市的人口变化主要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流动C.省内人口迁移 D.县际人口流动(2)导致“空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受传统思想影响 B.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C.农村经济发展快 D.农村道路设施完善(3)春节期间,大量人口短暂离开大城市后的影响有( )①改善市民居住条件 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③部分生产暂时性停滞 ④减轻农村环境压力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第(1)题,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回家与家人团聚的习俗。题干中这十大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外出务工人员回家过年,春节后再返回工作地点,居住地没有发生改变,在空间上跨越省级界,属于国内人口流动。B项正确。第(2)题,导致春节期间“空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受回家过年的传统思想影响,A项正确;这种现象是短时间的,春节过后他们又外出务工,不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农村经济发展快、农村道路设施完善等造成的。第(3)题,春节期间,大量人口短暂离开大城市后,大城市人口减少,可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②对;劳动力回乡,导致部分生产暂时性停滞,③对;大量人口离开大城市回到农村,并没有改善市民居住条件,①错;大量人口回到农村,会增加农村环境压力,④错。故选B项。答案:(1)B (2)A (3)B
本章整合专题一 人口统计图的类型、特点及判读技巧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按照表述形式不同,大体可分为坐标图、结构图两大类,由于各统计图的形式不同,其特点也不尽相同。但不论哪种类型的人口统计图,可依下列基本步骤去判读。①读图名→②读坐标(或图例)→③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④分析数据→⑤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⑥进行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1.坐标图 2.结构图 例1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读我国东部某省级行政区2006—2014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时期该省级行政区人口总数(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2)图示时期该省级行政区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镇房价增长快 B.经济水平持续下降C.产业升级和转移 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解析:第(1)题,一个区域人口总数的变化受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共同影响,如果两者之和为正值,人口总数增加,反之减少。分析图中信息可知,2012年以前,该省级行政区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之和为正值,说明人口总数增加,2012年以后,该省级行政区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之和为负值,说明人口总数减少。第(2)题,该省级行政区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早年因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快,吸引内地省级行政区的劳动力来此就业,人口机械增长较快,近年因产业升级和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人口机械增长率下降。答案:(1)C (2)C专题二 人口迁移原因、影响类题目的答题规范 1.题型概述人口迁移的原因多以人口迁移资料为载体,结合具体情况从自然、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分析。古代人口迁移原因以自然灾害或战争等为主,现代人口迁移更多的是受经济、社会、政治等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影响可结合迁入地、迁出地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2.答题思路 例2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每年增加的常住人口数量达到四五十万人,相当于一个中小城市的规模。材料二 近年来“逃离北上广”已成为一个时髦概念,但淘宝迁徙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人口依旧呈正向流入趋势。与此同时,广东在众多省级行政区中依然最具务工吸引力。(1)人口大量流入“北上广”可能给这些城市带来哪些影响?(2)根据材料二分析广东省人口流动的特点,并分析广东在众多省级行政区中依然最具务工吸引力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人口流入对城市的影响可以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第(2)题,广东省人口流动的特点可以根据图中信息,分别从人口流入、流出及流动人口年龄结构等方面分析。原因可以从劳动力的需求量及以往人口流动惯性等方面分析。答案:(1)积极推动这些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社会活力;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可能影响城市交通以及社会秩序。(2)特点:流入人口数量大于流出人口数量;劳动年龄人口占流动人口的绝大部分。原因: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发达,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较大;受以往人口流动惯性的影响等。例32019年2月12日,腾讯地图发布报告显示,2019年春节期间我国十大“空城”为深圳、北京、上海、广州、东莞、成都、苏州、郑州、杭州、佛山。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春节期间这十大城市的人口变化主要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流动C.省内人口迁移 D.县际人口流动(2)导致“空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受传统思想影响 B.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C.农村经济发展快 D.农村道路设施完善(3)春节期间,大量人口短暂离开大城市后的影响有( )①改善市民居住条件 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③部分生产暂时性停滞 ④减轻农村环境压力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第(1)题,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回家与家人团聚的习俗。题干中这十大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外出务工人员回家过年,春节后再返回工作地点,居住地没有发生改变,在空间上跨越省级界,属于国内人口流动。B项正确。第(2)题,导致春节期间“空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受回家过年的传统思想影响,A项正确;这种现象是短时间的,春节过后他们又外出务工,不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农村经济发展快、农村道路设施完善等造成的。第(3)题,春节期间,大量人口短暂离开大城市后,大城市人口减少,可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②对;劳动力回乡,导致部分生产暂时性停滞,③对;大量人口离开大城市回到农村,并没有改善市民居住条件,①错;大量人口回到农村,会增加农村环境压力,④错。故选B项。答案:(1)B (2)A (3)B
相关资料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