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及答案,共2页。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概念
物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范围: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
特点:具有全球性、循环性
2.碳循环
解读:(1)碳的存在形式与循环形式
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主要以CO2形式循环。
②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形式传递。
③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
(2)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3)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
①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实质是呼吸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4)实现碳循环的关键因素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5)碳循环的破坏——温室效应
①形成原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大气中的CO2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②影响:使气温升高,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3.生物富集
(1)概念:生物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
(2)特点:①沿着食物链逐级在生物体内聚集,最终积累在食物链的顶端。
② 具有全球性
(1) 实例:铅循环
4.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生物富集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碳循环,生物富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物富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生物富集,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