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11.1 生活中的不等式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11.1 生活中的不等式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简单练习,课堂小结,拓展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感受生活中存在的大量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2.经历由具体问题建立不等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模型。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用不等式表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实例中的关键用词,如:“最”、“非负数”等。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玩跷跷板游戏“老师我带着我的老婆和孩子去公园玩跷跷板,我重80KG,老师的老婆重55千克,孩子重30千克,老师我和孩子一起玩,谁会往上翘。如果孩子和妈妈一起坐在一头,我坐在另外一头,那么谁会往上翘呢?
你会用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吗?
下图为公路上对汽车的限速标志,表示汽车在该路段行使的速度不得超过40Km/h,用v(km/h)表示汽车的速度,怎样表示v和40之间的关系?
(2)根据科学家测定,太阳表面的温度不低于6000℃。设太阳表面的温度为t(℃),怎样表示t和6000之间的关系?
(3 )天平左盘放3个乒乓球,右盘放5克砝码,天平倾斜,设每个乒乓球的质量为x(g),怎样表示x与5之间的关系?
(4)小梅的年龄不是3岁, 表示小梅年龄字母x的值与3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同类量之间常常存在不等关系.(同类量:如长度和长度,质量与质量,体积与体积)
像V≤40 t≥6000 3x>5 q<p+2 x≠3等,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不等式.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11.1 生活中的不等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觉体悟一,自觉体悟二,自觉强化,变式引领,思维拓展,回归强化,知能结构,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下册11.1 生活中的不等式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例题讲解 ] 用不等式表示,[当堂练习 ],[合作交流 ],[课堂收获 ],[教学反思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11.1 生活中的不等式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感受生活,探索活动,例题导学,牛刀小试,解决问题,盘点收获,回归生活,迁移拓展[来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