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第一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随堂练习题
展开20.1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1.2020年1月16日我国的第一颗5G通信卫星成功发射。这颗卫星重达200公斤,它是我国核心技术的结晶。未来它能够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强劲的网络,如图所示。该卫星在太空所使用到的太阳能是( )
A.化石能源 B.不可再生能源 C.可再生能源 D.二次能源
【答案】C
【解析】
太阳能可从自然界不断获得且重复利用,属可再生能源。
故选C。
2.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B.二级管、三级管使用了硅、锗等半导体材料
C.随着科技发展,将来可以制造出不消耗能量而不停对外做功的机器
D.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蕴藏较大,属于可再生能源
【答案】B
【解析】
由于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卫星导航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A错;
二极管、三极管都具有单向导电性,要用半导体材料来做,故B正确;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对外做功一定要消耗能量,故C错;
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
应选B.
3.苹果从高处落下,它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不计空气阻力),这一过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是( )
A.焦耳定律
B.欧姆定律
C.能量守恒定律
D.牛顿第一定律
【答案】C
【解析】
苹果从高处落下,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它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故选C。
4.一次家庭探究活动中,小明把一个正在发光的灯泡放到U形磁体中间,惊讶的发现了灯丝在晃动。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丝晃动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
B.灯丝晃动是内能转化成了机械能
C.灯丝晃动是受到磁体的吸引作用
D.灯丝晃动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有电流通过的灯丝置于磁场中晃动,体现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选D。
5.2020年5月5日,我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关于火箭发射过程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发射前,火箭对发射台的压力和发射台对火箭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发射前,火箭受到的重力和火箭对发射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D.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答案】C
【解析】
A.发射前,火箭对发射台的压力和发射台对火箭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发射前,火箭受到的重力和火箭对发射台的压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高度增大,速度增大,动能与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则机械能不守恒,故C正确;
D.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高度增大,速度增大,动能与重力势能均增大,燃料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动能与重力势能,故D错误。
故选C。
6.如图所示为体育场内足球赛的场景,小刚和小亮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对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①足球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惯性
③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和向前的推力
④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⑤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落地
⑥踢球时脚感到疼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②⑤
【答案】C
【解析】
①足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减小,高度增大,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①错误;
②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②正确;
③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但不受向前的推力,故③错误;
④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速度和方向均改变,所以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④正确;
⑤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保持均速直线运动,故⑤错误;
⑥踢球时脚感到疼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⑥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序号有②④⑥,故选C。
7.如图所示的用电器中,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电烙铁 B. 电风扇
C.电熨斗 D. 电水壶
【答案】B
【解析】
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上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即用电器消耗了电能,获得了其它形式的能量;电烙铁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电风扇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电熨斗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电水壶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综上所述,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
8.据报道,我国正在建造的第二艘国产载人航母将安装弹射器.航母弹射器能推动舰载机增大起飞速度,缩短滑跑距离.舰载机弹射起飞有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两种,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它们工作时
A.蒸汽弹射是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B.蒸汽弹射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电磁弹射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电磁弹射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D
【解析】
A. B. 蒸汽弹射过程将蒸汽的内能转化为舰载机的机械能,使舰载机以更大的速度起飞,故A、 B错误;
C. D. 电磁弹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舰载机的机械能,使舰载机以更大的速度起飞,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9.如图中有关能量转化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与丙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乙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在减少
C.甲与丁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甲是把机械能转为内能,内能在增加
【答案】A
【解析】
甲是对试管内的水加热,使其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当内能增大到一定程度,就把塞子推出来,即内能转化成机械能。乙是活塞压缩棉花做功,使其内能增大,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丙是汽油瞬间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燃气,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内能转化成机械能。丁是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0.LED灯带在装饰材料中被广泛应用,灯带中的LED灯串联后经电流适配器接入照明电路,如图所示。她取下一只LED灯接在电池两端,灯不亮,对调电池正负极后灯亮了,但用手触摸几乎不发热。以下推断符合上述事实的是( )
A.一只LED正常工作的电压是220V B.灯带中一只LED灯断路后其它灯还亮
C.LED灯工作时主要是将内能转化为光能 D.LED灯具有单向导电性
【答案】D
【解析】
A.LED灯是串联后通过电源适配器接入照明电路的,所以一只LED灯的工作电压小于220V,故A错误;
B.由于灯带中的LED灯是串联的,所以灯带中一只LED灯断路后其它灯也不能工作,故B错误;
C.由于用手试摸,点亮的灯几乎不发热,说明电能几乎没有转化成内能,绝大部分都转化成了光能,故C错误;
D.取下一只LED灯接在电池两端,灯不亮,对调电池正负极后灯亮了,说明LED灯具有单向导电性,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1.《流浪地球》是我国一部科幻大片,影片讲述了人类齐心协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让地球脱离原来的太阳系,寻找适合人类生存新家园的故事。地球发动机加速前进的过程中,将燃料燃烧后的内能转化为地球的______能,此时发动机向后喷射燃气,地球会向前推进,说明______。
【答案】机械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
[1]地球发动机加速前进的过程中,消耗了内能,发动机的机械能增多,故将燃料燃烧后的内能转化为地球的机械能。
[2]发动机向后喷射燃气,给燃气一个向后的力,同时燃气给发动机一个向前的力,带动地球向前推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2.如图是同步通信卫星,板状的两翼是太阳能电池板,它把太阳能转化成______能,供卫星使用;若以地球做参照,同步卫星是______的;现在许多长途电话是以地球同步卫星做中继站,打这种长途电话会感到对方的反应有点延迟,假设某通信卫星距离地球36000km,则打电话会延迟______s。
【答案】电 静止 0.24
【解析】
[1]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供卫星使用。
[2]若以地球做参照,同步卫星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
[3]卫星无线电波传播的距离
由速度公式得,延迟时间
三、实验题
13.如图所示,将一个薄壁金属筒固定在桌面上,筒里放一些乙醚,用塞子将筒口塞紧.拿一根绳子在筒外绕几圈并迅速来回拉动,将会看到塞子跳离筒口.
(1)拉动绳子克服摩擦做功,是将机械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请说出该实验中某一现象并简述其原因.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内 塞子跳离筒口 乙醚蒸汽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析】
(1)拉动绳子时,克服绳子与筒壁相互摩擦做功,使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所以机械能转化为内能;(2)现象①:塞子被弹起;原因:筒内气体膨胀对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现象②:筒口出现白雾;原因:气体膨胀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液滴.
四、作图题
14.请将能量转化类型与其对应的实例或装置用线连起来.
【答案】
【解析】解:太阳能热水器将光能转化为内能,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电暖炉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木柴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故答案为:
五、计算题
15.邵阳市望云山开发风力发电基地,预计到 2025 年全部投入生产,如果该风力发电基地全部建成的话,风电装机总容量可达1万千瓦。风力发电——即是风轮机叶片不断受到风力的推动而转动,利用风的动能转化成电能。若风力发电机,每片风叶的质量为 6t,长为40m。下表给出了 1kg 空气在不同风速下速度(ν)与动能(E)的关系(空气密度取 1.2kg/m3,圆周率π=3.0):
动能 E(J)
2
8
18
32
50
风速 v(m/s)
2
4
6
8
10
(1)如果一台这样的风力发电机平均每秒可以输出 1.8×105J 的电能,则 50 台这样的风力发电机,一年获得的电能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所产生的能量?(一年工作时间按 3000h 计算,煤的热值为 3.0×107J/kg)
(2)当风速为 10m/s 时,若风力发电机风轮正面迎风,这台发电机每秒钟能对外提供2.88×105J 的电能,则它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多少?
【答案】(1)3.24´106;(2)10%
【解析】
(1)根据题意,一台风力发电机平均每秒可以输出1.8×105J的电能,即功率为1.8×105W,则50台风力发电机一年获得的电能为
煤燃烧放热公式
则
(2)每秒钟通过风轮的空气质量为
由表中数据可知,1kg空气在10m/s风速下的动能为50J,则总动能为
而这台发电机每秒钟实际能对外提供2.88×105J的电能,则它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
答:(1)一年获得的电能相当于完全燃烧3.24´106千克煤所产生的能量;
(2)它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10%。
重点突破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某汽车发动机工作中的某一冲程的示意图。在此过程中,汽缸内气体的( )
A.密度减小 B.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内能减少 D.分子热运动加快
【答案】D
【解析】
由图得,该冲程的两气阀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因此该冲程是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表现为气缸内温度上升,气缸内分子热运动加快。活塞中气体质量不变,活塞向上运动,气缸内气体体积变小,所以气缸内气体密度增大。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0年泸州市中考体育测试中有必考、抽考和选考科目,包括短跑、跳绳、实心球、立定跳远、带足球绕杆、运篮球上篮等。以下关于体考中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学生在短跑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
B.学生带足球绕杆的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学生投掷的实心球在飞行的整个过程中,动能一直在减小
D.学生在立定跳远的整个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一直不变
【答案】B
【解析】
A.学生在短跑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错误;
B.学生带足球绕杆的运动,足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在发生改变,故足球的运动状态在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
C.实心球在飞行的整个过程中,动能是先增大后减小,故C错误;
D.学生在立定跳远的整个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先增加后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弹和氢弹都是利用可控核聚变的原理工作的
B.一艘载满货物的轮船在卸完一半货物后,该艘轮船会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变小
C.移动电话只能传递声音信号,不能传递图像信号
D.声波和光波都能在空气中传播,可见它们都属于电磁波
【答案】B
【解析】
A.原子弹是利用核裂变的原理制成的,而氢弹是利用核聚变的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
B.因轮船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在码头卸下货物后,轮船重力变小,则受到的浮力变小;由知,排开水的体积减小,轮船要上浮一些,故B正确;
C.电磁波作为载波使用时,既可以传递声音信号,也可以传递图象信号,故C错误;
D.光波都属于电磁波,声波不属于电磁波,故D错误。
故选B。
4.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汽车发动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拉弯的弓将箭射出,是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
C.人造地球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D.人造卫星上的太阳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提供给卫星上的用电器
【答案】C
【解析】
A.汽车发动机的做功冲程将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拉弯的弓具有弹性势能,箭射出的过程中,弓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人造地球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中,高度降低,速度增大,所以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人造卫星展开太阳电池板,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提供给卫星上的用电器,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电动自行车有行驶工作、蓄电池充电两种状态,局部电路图如图所示,断开S后,充电插口可以外接充电器对电池进行充电,电动自行车行驶过程中,其电动机正常工作电压为48V,此时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为5A,电动机线圈的电阻是0.5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
B.电动自行车的电动机把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C.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电流通过线圈所产生的热量为14400J
D.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为14400J
【答案】D
【解析】
A.对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则蓄电池相当于用电器,故A错误;
B.由于电动机会发热,则电动自行车的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故B错误;
C.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电流通过线圈所产生的热量为
Q=I2Rt=(5A)2×0.5Ω×60s=750J
故C错误;
D.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为
W=UIt=48V×5A×60s=14400J
故D正确。
故选D。
6.下列有关制作“煮白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煮白肉的过程中,随着水温的升高,水分子运动变慢
B.闻到调料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天然气燃烧煮白肉时,是将其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D.把白肉放在火上加热煮熟的过程中,是用热传递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
【答案】A
【解析】
A.在煮白肉的过程中,水温升高,水分子运动变快,故A错误,符合题意;
B.闻到调料的香味,是分子热运动(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天然气燃烧煮白肉时,天然气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白肉放在火上加热煮熟的过程中,白肉吸收热量,是用热传递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7.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科技足够先进,不需要外界能量的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
B.我们消耗了电能,电能就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了
C.能量是守恒的,世界不会有能源危机
D.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B
【解析】
A.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是不可能制成的,故A项错误;
B.能量在转化的过程中,即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也是如此,不会消失,故B项正确;
C.能量在使用中发生转化和转移,总量是不会变化的,但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会发生危机,故C项错误;
D.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植物体内,故D项错误。
8.“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丽家园,打响蓝天保卫战,能源问题已成焦点,全球能源将发生巨大变革。下列关于能源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不会加剧地球温室效应
B.煤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它在能源领域重要性有所降低
C.地下石油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无限开采
D.核电站可完全替代火电站,因为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答案】B
【解析】
A.天然气燃烧虽然对大气造成的污染较小,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仍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地球温室效应。故A错误;
B.煤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发生变化的今天,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煤在能源领域重要性有所降低。故B正确;
C.石油和煤、天然气一样,在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所以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不可无限开采。故C错误;
D.核电站不可能完全替代火电站,同时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9.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近几年成都大力发展有轨交通,几条地铁线路己经开通运行,同时又在积极投建有轨电车,以取代部分用柴油机作动力的公交车.关于电车和柴油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车电动机工作时利用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B.电车电动机能够将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C.一般情况下,电车电动机的效率比柴油机的效率高
D.电车对环境的污染比柴油车对坏境的污染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电车电动机工作时利用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故A正确;B、电车电动机能够将电能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但也会产生一少部分内能,故B错误;C、一般情况下,电车电动机的能量损失小,所以电动机的效率比柴油机的效率高,故C正确;D、电车不存在尾气的排放、噪音小,所以对环境的污染比柴油车对坏境的污染小,故D正确.故选B.
二、多选题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风扇正常工作时,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电暖气正常工作时,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风力发电机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太阳能电池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ACD
【解析】
A.电风扇工作时,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使风扇转动,故A正确;
B.电暖气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C.风力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
D.使用太阳能电池的目的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再加以利用,故D正确。
三、填空题
11.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当运动员从高处下落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动能;与蹦床接触后,床面发生弹性形变,运动员的机械能转化为蹦床的________势能。
【答案】重力势能 弹性
【解析】
[1]蹦床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不断减小,速度越来越快,所以重力势能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增加,因此,此过程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运动员与蹦床接触后,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速度越来越小,动能不断地减小;运动员与蹦床接触后蹦床发生形变越来越大,床的弹性势能越来越大,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动能转化为蹦床的弹性势能。
12.我国正在大力开发核能发电,核电站利用核反应堆中核________(选填“聚变”或“裂变”)来加热水,将核能转化为水蒸气的内能,再通过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动,将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某核电项目建成后,四台机组年发电总量约为,这些电能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____kg的烟煤释放出的能量。(烟煤的热值为3×107 J/kg)
【答案】裂变 机械 3.6×109
【解析】
[1][2]核电站利用核反应中核裂变来加热水,通过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根据可得
13.中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签订合同,俄罗斯将通过东线和西线向中国供气680亿立方米.天然气燃烧时,将_____转化为内能.如果完全燃烧1 m3的天然气所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_____kg的水从10℃加热到沸腾[c水=4.2×103 J/(kg·℃),q天然气=3.78×107 J/m3].
【答案】化学能 100
【解析】
[1]天然气燃烧时,消耗化学能,释放出内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已知完全燃烧1m3天然气所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即Q放=Q吸,
水吸收的热量:
Q吸=Q放=q天然气V=3.78×107J/m3×1m3=3.78×107J,
由Q吸=cm△t可得,水的质量:
m= ==100kg,
四、计算题
14.小刚家安装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容积是200L,小刚进行了一次观察活动:星期天早上,他用温度计测得自来水的温度为20℃,然后给热水器水箱送满自来水,中午时“温度传感器”显示水箱中的水温为60℃。请你求解下列问题:(c水=4.2×103J/(kg•℃)、q煤气=4.2×107J/kg)
(1)水箱中水的质量多少kg?
(2)水吸收的热量?
(3)如果水吸收的这些热量全部通过燃烧煤气提供,求至少需要燃烧多少kg煤气?
【答案】(1) 200kg;(2) 3.36×107 J;(3)0.8kg
【解析】
(1)根据题意知道,水的体积是:
V=200L=200dm3 =0.2m3,
由知道,水箱中水的质量是:
m=ρV=1.0×103 kg/m3 ×0.2m3 =200kg;
(2) 由知道,水吸收的热量是:
Q吸 =cm(t-t0 )=4.2×103 J/(kg•℃)×200kg×(60℃-20℃)=3.36×107 J;
(3) 由于水吸收的这些热量全部通过燃烧煤气提供,则Q吸=Q放,由Q放 =mq知道,需要煤气的质量是:
答:(1) 水箱中水的质量为200kg;
(2) 水吸收的热量为3.36×107 J;
(3) 至少需要燃烧0.8kg的煤气。
五、综合题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电动智能防护口罩
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状病毒引发了全球性瘟疫,口罩成了抗疫第一道防线。如图是DNC电动智能防护口罩,相比传统口罩,它可以通过滤网,来做到净化空气的功能,电动辅助吸气功能,便携式的设计,可更换滤芯,真可谓是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DNC电动智能防护口罩在内侧设有食用级硅胶材质软胶,软胶整体非常的柔软,这个设计也是为了让用户感觉到更舒适更贴紧脸颊,过滤网采用四层过滤网:杀菌纸、活性炭、HEPA网及无纺布组成,可以有效的防止PM2.5、带病素飞沫、细菌等这类有害物质。
DNC电动智能防护口罩送风辅助系统采用涡轮电机主动送风,使涡轮中心气流流速增大,周围空气主动进入口罩中;电机配备防爆软包锂电池,过滤风量分二档分别为5.0m3/h和6.5m3/h,可以适配不同人群,起到安全防疫、轻松呼吸新鲜空气作用。
(1)所谓PM2.5是指微尘直径小于等于2.5 ________,这些能在空气中飞舞的微粒________(填:“是”或“不是”)分子。
(2)防护口罩在内侧设有食用级硅胶材质软胶,软胶整体非常的柔软,这个设计也是为了让用户感觉到更舒适,这样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________压强,电动辅助吸气功能原理与下列现象中原理相同是 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用塑料管吸饮料B.用抽水机抽水
C.两艘船并排行驶会产生相吸现象D.钢笔吸墨水
(3)DNC电动智能防护口罩排风辅助系统涡轮电机工作时是电能转化为_____能;若该电机在低速档持续工作2小时,通过电机过滤的空气质量为_____kg。(空气密度为:)
【答案】μm 不是 减小 C 机械 13
【解析】
(1)[1][2]所谓PM2.5是指微尘直径小于等于2.5μm,微尘不是分子,它的运动属于宏观物质的机械运动。
(2)[3]防护口罩在内侧设有食用级硅胶材质软胶,软胶整体非常的柔软,这个设计也是为了让用户感觉到更舒适,这样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4] DNC电动智能防护口罩送风辅助系统采用涡轮电机主动送风,使涡轮中心气流流速增大,根据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知,涡轮中心的压强减小,周围空气主动进入口罩中,跟两艘船并排行驶会产生相吸现象原理相同。
故选C。
(3)[5]电机工作时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6]电机在低速档持续工作2小时,通过电机过滤的空气质量为
16.航空母舰甲板上,需蒸汽弹射器辅助战斗机的起飞,它的过程简化如图所示,高温高压的蒸汽逬入弾射汽缸后通过牵引器在短距离s内对飞机做功,使飞机达到起飞速度,某蒸汽弹射器每弹射一次对飞机做功9×107J,所用时间为 4.5s,s=50m;
(1)在弹射飞机时,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快速向前运动,在此过程中,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飞机起飞后,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将_____;
(2)若使飞机更易起飞,应_____(选填“顺风”或“逆风”)弹射;
(3)飞机弾射起飞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_____
(4)该蒸汽弹射器对飞机做功的功率是多少?_____
(5)蒸汽弹射器通过牵引器对飞机的平均作用力多大?_____
【答案】内 机械 降低 逆风 11.1m/s 2×107W 1.8×106N
【解析】
(1)[1][2]弹射器是利用蒸汽的内能对外做功,因此在此过程中,弹射器将蒸汽的内能转化为飞机的机械能。
[3]飞机起飞后,由于汽缸内气体的对外做功,所用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将降低。
(2)[4]逆风弹射使飞机更易起飞,因为飞机逆风起飞时,飞机相对于空气有一个较大的相对速度,从而获得足够的升力。
(3) [5]s=50m,所用时间为 4.5s,根据公式
平均速度是11.1m/s。
(4)[6]蒸汽弹射器的对飞机做功的功率
则蒸汽弹射器的对飞机做功的功率是2×107W。
(5)[7]由可得
蒸汽弹射器通过牵引器对飞机的平均作用力是1.8×106N。
答:(1)在弹射飞机时,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快速向前运动,在此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飞机起飞后,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将降低。
(2)若使飞机更易起飞,应逆风弹射。
(3)飞机弾射起飞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11.1m/s。
(4)该蒸汽弹射器对飞机做功的功率是2×107W。
(5)蒸汽弹射器通过牵引器对飞机的平均作用力是1.8×106N。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磁现象 磁场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8379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节 磁现象 磁场随堂练习题</a>,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一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第一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移与转化及守恒定律,能量转移与转化的方向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第1节 磁现象 磁场优秀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1节 磁现象 磁场优秀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答案】C,【答案】D,【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