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5.1 生活中的酸和碱 同步教案 初中化学沪教版(上海)九年级第二学期(2022年)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5.1 生活中的酸和碱 同步教案 初中化学沪教版(上海)九年级第二学期(2022年)第1页
    5.1 生活中的酸和碱 同步教案 初中化学沪教版(上海)九年级第二学期(2022年)第2页
    5.1 生活中的酸和碱 同步教案 初中化学沪教版(上海)九年级第二学期(2022年)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二学期5.1 生活中的酸和碱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二学期5.1 生活中的酸和碱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典型例题,易错题点拨,疑难解析,化学小常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1 生活中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1认识生活中的酸和碱2认识实验室中的酸和碱3掌握酸和碱的组成、分类、化学反应和应用 教学过程一、 知识梳理(一)常见的酸和碱1.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    生活中常见的许多物质中含有酸,如食醋中含有醋酸;柠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柠檬酸;胃液中含有盐酸;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硫酸;番茄汁中有乙酸;酸牛奶、奶酪、乳品饮料中有乳酸,在日用洗涤剂中会有碱等。2.实验室中常见的酸和碱    在实验室中,我们经常接触的主要是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等。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二)酸、碱的组成和分类1.酸的组成和分类(1)酸的组成组成特征共有元素酸根碳酸(H2CO3)H碳酸根硝酸(HNO3)H硝酸根乙酸(CH3COOH)H乙酸根结论:酸是一类化合物,它们都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 (2)酸的分类  ①按无机物、有机物分类,酸可以分成无机酸和有机酸。常见的无机酸有HClH2SO4H2CO3HNO3等,常见的有机酸有HCOOH(甲酸)、CH3COOH(乙酸)等。  ②按酸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不同分类,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三元酸。例如HClHNO3为一元酸,H2SO4H2CO3为二元酸,H3PO4为三元酸。  ③按是否含有氧元素分类,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含氧酸的命名规则为“某酸”,无氧酸的命名规则为“氢某酸”,如H2SO4叫硫酸,而H2S叫氢硫酸,有些酸有“习惯”叫法,如HCl叫盐酸,HNO3叫硝酸。2.碱的组成和分类(1)碱的组成金属元素氢氧根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铁[Fe(OH)3]结论: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注意】并不是所有的碱都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例如一种特殊的物质——存在于氨水中的一水合氨(NH3·H2O),它也是一种碱。(2)碱的分类  碱可以分为可溶性碱和不溶性碱,初中涉及的可溶性碱有KOHNaOHBa(OH)2Ca(OH)2和一水合氨(NH3·H2O)。可溶性碱对应的碱性氧化物也可溶于水,因此这四种碱可由其碱性氧化物溶于水制得。其余碱不溶予水,其对应的碱性氧化物也不溶于水,不溶性碱的热稳定性差,受热会分解出相应的碱性氧化物和水。碱的命名规则为“氢氧化某”。 (3)闻药品气味的正确方法: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使气体进入鼻腔。(三)酸、碱中和反应及应用1.中和反应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并放出热量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注意】由酸碱中和反应定义知:    (1)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2)中和反应的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    (3)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H+和碱中的OH- 结合成水;    (4)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    酸性氧化物 + 碱 → 盐 + 水,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2.盐    由金属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如NaClMgCl2等。3.碱与指示剂的反应    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开始滴加盐酸时,溶液中部分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呈碱性,溶液依然呈红色;当溶液中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变成无色。若继续滴加盐酸,溶液呈酸性,溶液依然无色。    【注意】(1)碱与指示剂反应时,变色的物质是指示剂,而不是酸或碱的溶液。如NaOH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不能说成酚酞试液使NaOH溶液变红.但可以说酚酞试液遇到NaOH溶液变红色。    (2)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色,难溶于水的碱不能使指示荆变色。如Cu(OH)2不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4.中和反应的应用    (1)生活中因为胃酸过多而引起“泛酸”症状的病人,服用“氢氧化镁”[Mg(OH)2]或“氢氧化铝”[Al(OH)3]等止酸剂。  (2)农作物的坐长需要一定的pH环境,由于多种原因,土壤会呈酸性,而大多数植物难以在酸性土壤中良好生长,人们就在土壤里撒入适量的石灰,使土壤的酸性减弱,有利于植物生长。    (3)许多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酸,若不处理就会影响环境,因而把熟石灰加入废水中除去其中的酸。    (4)洗发时,用的洗发液常显弱碱性,为了保护头发,洗发后常使用呈弱酸性的护发液,中和多余的碱,并给头发上点“油”,以达到保护发质的目的。    (5)酸(或碱)沾在皮肤上,可用碱性物质(或酸)涂上,减轻腐蚀。 二、 典型例题【例1】家庭生活中常用下列物质,其中含有乙酸的是    (    )    (A)餐饮用的黄酒    (B)调味用的番茄汁    (C)降温用的冰块    (D)炒菜用的菜油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在柑桔类水果中含有柠檬酸,在番茄汁中含有乙酸,在酸奶、乳品饮料等中含有乳酸,在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   【答案】B【例2】生活中的许多物质的水溶液不一定都是pH等于7的,下列液体在常温下pH大于7的是(    )    (A)石灰水    (B)食醋    (C)食盐水    (D)橘子水    【分析】根据已有的经验,液体的pH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液体的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pH等于7的溶液呈中性;人体的胃酸中含有少量的盐酸,食醋中有醋酸,有些水果中含有柠檬酸、乙酸,有些乳品饮料中含有乳酸,它们都呈酸性;洗涤用品中的肥皂水、洗涤剂都含有碱性物质,使溶液呈碱性,本题中的石灰水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所以溶液呈碱性。  【答案】A【例3】指出下列日常生活里的物质,其中含有酸类物质的填A,含有碱类物质的填B,不含酸或碱类物质的填C    (1)橘子汁(  )       (2)石灰水(  )    (3)食盐水(    )     (4)油烟净(  )    (5)肥皂水(  )       (6)纯净水(  )    (7)酸奶(  )         (8)胃液(  )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    【答案】  (1)A  (2)B  (3)C  (4)B  (5)B  (6)C  (7)A  (8)A【例4】下列关于酸、碱的元素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酸、碱一定含氧元素    (B)碱一定含金属元素    (C)酸、碱一定含氢元素    (D)酸、碱可能含氧元素    【分析】酸的元素组成是氢元素和酸根,但不一定含氧元素。碱一般是指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但有一特例一一 一水合氨,虽然元素组成中没有金属元素,但也属于碱,因此答案AB是错误的.C是正确的.而D的错误在于“碱可能含氧元素”,应该是“碱一定含有氧元素”。    【答案】C【例5】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酸的是    (    )    (A)是球烯(C60)     (B)碳酸      (C)醋酸      (D)酒精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酸的分类及有机酸的概念。    【答案】C【例6】下列物质不属于二元酸的是    (    )    (A)碳酸    (B)乙二酸    (C)硫酸    (D)甲酸    【分析】酸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类,如按有机物、无机物分类,可分为有机酸和无机酸;按分子中是否含有氧原子分类,可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按酸分子中氢原子个数,可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通常二元酸的酸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在有机化合物中,可根据酸的化学式和酸根的化合价确定几元酸,甲酸(HCOOH)是一元酸。    【答案】D【例7】现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铁等碱,请用化学式填空以上属可溶性碱的是      ,它们固体的颜色均呈_______色,水溶液呈______色;属不溶性碱是_______;同体呈蓝色的是_______;呈红褐色的是__________;属微溶性碱的是________【分析】按溶解性碱分为可溶性碱和不溶性碱。 化学式固体或溶液颜色可溶性碱NaOHKOHNH3·H2OCa(OH)2 (微溶)Ba(OH)2NH3·H2O外,固体均呈白色,水溶液均无色,NH3·H2O溶液有刺激性气味不溶性碱Mg(OH)2白色Cu(OH)2蓝色Fe(OH)3纽褐色    【答案】NaOHKOH      Cu(OH)2  Fe(OH)3  Cu(OH)2  Fe(OH)3  Ca(OH)2【例8】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  (A)CO2 + Ca(OH)2 CaCO3+ H2O  (B)Fe2O3 + 6HCl 2FeCI3 + 3H2O  (C)C2H5OH + 3O2 2CO2 + 3H2O  (D)NaOH + HCl NaCl + H2O  【分析】中和反应是指酸、碱之间的反应,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它属于复分解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DNaOH + HCl NaCl + H2O  NaOH是碱,HCl是酸,反应生成盐NaClH2O  【答案】D【例9】下列物质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的是    (    )    (A)柠檬酸晶体    (B)碳酸钙    (C)小苏打溶液    (D)氢氧化铜    【分析】酸或碱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使指示剂变色。不能溶于水的酸、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ABD都不是酸、碱的水溶液,且BD哪怕在水中也难溶,所以无法使石蕊试纸变色。因此,C选项正确,小苏打溶液是碱性溶液。    【答案】C【例10】心脑血管疾病给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这类疾病患者大多数属于酸性体质,应常食用碱性食品。根据下表中的信息,这类患者应该常食用    (    )食物苹果葡萄牛奶豆制品pH2.93.33. 54.56. 36.67.47.9    (A)牛奶    (B)苹果    (C)豆制品    (D)葡萄    【分析】题目给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多为酸性体质,应食用碱性食品的信息,而pH>7的食品显碱性。    【答案】C【例11】人的胃液正常的pH范围是0.91.5,酸度再高就容易患胃酸过多症,下列物质不宜用做治疗胃酸过多症药剂成分的是    (    )    (A)氧化镁粉末    (B)氢氧化镁粉末    (C)氧化钙粉末    (D)纯碳酸钠粉末    【分析】作为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病症,不能进行剧烈的化学反应,选项中提供的四种物质虽然都能中和过多的胃酸,但由于氧化钙是强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剧烈并放出大量的热,不能让病人服用,而其他三种成分中MgOMg(OH)2难溶于水,Na2CO3是一种盐反应较慢,且较平和。  【答案】C【例12】下表列出了家庭中一些物质的pH 牙膏食盐溶液食醋肥皂水pH97310    (1)上述物质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是            (2)蚊子、蚂蚁等昆虫叮咬人后,会向人体内注入一种叫蚁酸(甲酸)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疼痛,要消除肿痛,可选用上表中的_________。理由是                                        (3)黄蜂的刺是带有碱液的,如被黄蜂蛰伤应用上表中的           理由是                           【分析】这是与生活有联系的信息题。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是酸性物赝,从表中看出,pH小于7的只有食醋,它是酸性物质;题中暗示甲酸使皮肤红肿疼痛,除去甲酸,就可消除肿痛。由于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碱性物质能除去甲酸,所以从中选择牙膏或肥皂水。黄蜂的刺与蜜蜂刺不同,带的是碱液,处理时要除去碱液,利用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应从表中选择食醋。    【答案】(1)食醋  (2)牙膏或肥皂水因为它们呈碱性,能与甲酸发生中和反应  (3)食醋因为它呈酸性,能中和黄蜂刺中的碱液  四、易错题点拨本节知识在理解与运用中常见的错误是:  1.不能正确理解酸和酸性、碱和碱性这两组不同的概念。酸和碱是指一类化合物的总称,它们的水溶液显酸性或碱性;酸性和碱性是物质的一种性质,显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的溶液,显碱性的溶液也不一定是碱的溶液,这是易混淆的地方;  2.不能正确识别酸根;3.不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4.不能正确判断中和反应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 五、疑难解析1.酸的分类小结酸有多种分类。根据化学式中所含氢原子数,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根据化学式中是否含有氧原子,分为无氧酸和含氧酸;根据属无机物还是有机物,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  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无机酸无氧酸盐酸(HCl)  含氧酸硝酸(HNO3)硫酸(H2SO4)、碳酸(H2CO3)磷酸(H3PO4)有机酸 乙酸(CH3COOH)      2.复分解反应与中和反应的关系    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通常复分解反应是酸、碱和盐之间的反应,中和反应是由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它们的关系是: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特例,而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3.酸碱指示剂变色小结酸碱指示剂:石蕊和酚酞溶液叫酸碱指示剂,也简称指示剂,石蕊和酚酞是两种常用的指示剂,它们在酸碱中的变色情况如下表所示:               溶液指示剂酸溶液碱溶液中性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变蓝色紫色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无色)变红色无色 六、化学小常识生命活动与pH  世界是由无数生物体组成的,许多生物体都具有生命活动,它们的生命活动与其所含或所处溶液的pH息息相关。就拿人类来说吧。一个休息着的人体内,血液的pH基本位于7.397.41之间。如果从第一层楼经楼梯快速跑到第四层楼,只用了50秒钟,几分钟后血液的pH就会降到7.2左右,大约需要2小时才能恢复正常。    人体吸入二氧化碳含量特别高的浑浊空气后,血液里的二氧化碳含量增高,酸性就会增强,pH降低,容易发生酸中毒,使人感到恶心、头晕,严重时会发生呕吐,甚至昏倒。还有种相反的情况是,婴儿由于啼哭不停,肺部通风过度,损失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血液中的pH逐渐增高,对间一长,会出现碱中毒,使手足抽搐,连哭也哭不出来。

    相关教案

    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二学期6.2 盐和肥料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二学期6.2 盐和肥料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典型例题,易错题点拨,难点突破,趣味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二学期7.1 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二学期7.1 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真题解析,易错题点拨,难点突破,趣味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二学期7.2 食品中的营养素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二学期7.2 食品中的营养素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真题解析,易错题点拨,难点突破,趣味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