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科粤版6.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展开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教 师 |
| 学 科 | 化学 | 班 级 |
| ||||||||
课 题 | 《金属的化学性质》 | 时 间 |
| ||||||||||
教学目标 | (1) 知识和技能目标 a. 通过实验探究金属与氧气,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b. 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且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c. 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 过程和方法目标 a. 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初步学会运用对比、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 b. 通过符合认识规律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 ||||||||||||
教学重点 | 金属的化学性质 | ||||||||||||
教学难点 | 金属化学性质的初步探究 | ||||||||||||
教 学 步 骤 (体现教学内容、教学问题设计、时间安排、板书设计、学法指导、作业布置和预习等) |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 ||||||||||||
【问题情境】 黄铜(铜、锌合金)单纯从颜色、外型上看,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是很难区分,现在你有什么办法可以鉴别? 【学生讨论并回答】 ①看硬度、密度;② “真金不怕火炼” 【归纳】 ①足金首饰质地较软,容易弯折,手感沉重。这根据的是金属的物理性质。 ②用火烧,“真金不怕火炼”也是一种鉴别方式,这根据的是金的化学性质。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金属的化学性质 【联系实际】打磨过的铝片、镁条,与未打磨过的铝、镁。 【提问】是谁给镁条、铁皮穿上脏兮兮的外衣? | 问题导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 ||||||||||||
【点拨】确切地讲,是空气中的氧气。 【板书】一、金属与氧气反应 【回忆】以前学过的镁、铁、铜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及原理 【微课讲解】在之前,我们就已经学习过,金属和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我们先从镁条的燃烧来学习金属与氧气反应。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 1、镁与氧气反应 2Mg + O22MgO 铁只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铁与氧气反应 3Fe + 2O2Fe3O4 铜就算在纯氧中也不能燃烧,只能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 3、铜与氧气反应 2Cu + O22CuO 【展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简单讲解规律 【提问】金属与氧气反应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 【过渡提问】第五章曾经学过实验室用什么药品来制氢气? 【学生】锌和稀硫酸 【设问】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与酸反应?下来让我们用实验来探究 【实验1】将镁、锌、铁、铜分别跟稀盐酸反应,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2】将镁、锌、铁、铜分别跟稀硫酸反应,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展示】所看到的现象及与活动性的关系 【微课总结】实验过程、现象及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及与活动性的关系 【情景再现】讨论交流两个小题 1、 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而 却不能。 2、铁、镁、锌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时剧烈程度不同。____反应最剧烈其次是____,然后是____。 3锡是常用金属之一。某研究小组有三种金属锡、镁、铜, 想探究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你能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吗? 【提出假设】a b ;c、 。….. 【查阅资料】锡能与盐酸反应。 【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已用砂布将表面擦亮的上述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 中反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1)你的假设中哪一个正确? (2)它们的活动性顺序是 。 【集体总结】实验探究的步骤: 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三、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 【设问】金属还能与什么物质反应?让我们用实验来探究。 实验1、铝跟硫酸铜溶液:取1支小试管,注入2ml的硫酸铜溶液, 用砂纸将铝片打磨,然后小心插入,过一会观察现象 实验2、铜跟硝酸银溶液:取1支小试管,注入约2ml的硝酸银溶液,小心插入铜片,过一会观察现象。 实验3、铜跟硫酸铝溶液:取1支小试管,注入约2ml的硫酸铝溶液,小心插入铜片,过一会观察现象。 【提问】:所看到的现象及与活动性的关系 【微课总结】实验现象、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的规律及与活动性的关系 【提问总结】金属活动性顺序与金属化学性质的关系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应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真假黄金? 【设问】总结:1、高温加热看是否变黑 2、放入稀酸中看是否产生气泡 3、放入硫酸铜、硫酸亚铁溶液中看是否变色 【小结】证明金属活动性相对强弱的方法: (1)与氧气反应。根据能否反应、反应剧烈程度判断。 (2)与稀酸反应。根据能否反应、反应剧烈程度判断。 (3)与另一种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根据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中反应出来来判断。 【课堂思考题】 1. 学完本课题,你能否想出另外的办法来鉴别黄铜与黄金? 提示:黄铜为铜与锌的合金 2. 波尔多液是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加水配制而成的,为什么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 【作业】习题6.1 3、4、6
|
通过反应现象判断反应规律
联系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励探究激情 通过对比突破难点,学会通过实验现象得到比较物质性质的结论,并为金属活动性顺序做铺垫。
培养实验观察能力、思维推理能力,让学生自己发现金属活动性顺序,既有所获,又体验了成功的快感。
在讨论、交流中,吸取别人有益的意见,让不同的意识在碰撞中相互同化。
利用史实引入新知,创设轻松和谐的探究氛围,刺激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为下节课进一步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埋下伏笔。 | ||||||||||||
本节课运用了多媒体、实验探究、练习巩固、联系实际等教学手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设计了探究实验,使学生有目的地设计、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其提高。限于中学生本身有限的动手能力,不能让课堂在实验室中进行。若能在实验室中进行,学生就真正可以做到“脑—心—手”三到,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方式的锻炼。 | 教学反思 |
科粤版九年级下册第六章 金属6.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下册第六章 金属6.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6.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6.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6.2 金属的化学性质优质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6.2 金属的化学性质优质课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提出问题,展示事例,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