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Word版含答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83练)Word版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83练)Word版含答案,共9页。
(第183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双凤境内河塘泾溇纵横。江渚白沙无数,渔樵白发无数,想必那些蟹、蚌、虾、蛤、牲畜之族也惯看秋月春风。初冬的江南风光的池塘里水萍清欢淡淡,岁月静好。时令冬天,空气并不干燥,水和风暖,一丝( )的若有若无的水气在四周弥漫。水上的木桥,尚绿的荷叶,干枯的荷梗。灰鸭与白鹅在水面划水,偶尔潜下去,①,抖抖脖子,水面激起几片水花。
那些老房子倚水而建。衣不如新人不如故,②。老房子里有一种让人追忆的繁华。繁华在追忆之际蓦然回首,一惊一叹,惊是惊艳,叹是叹息。惊叹之间,逝者如斯夫。老院古宅大门前的铜环,包浆的厚亮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体温与光阴,乳燕衔春的马头墙下,是( )的前世岁月中一幕一幕衣食住行。
双凤的老房子,屋连屋,房连房,粉墙黛瓦,风格近徽式民居,砖木结构,留有天井。远处看,重重叠叠、( ),宛如城廊。一户户农家小院被一条条( )、既窄又小的巷弄串连着,每条巷弄中间有一条条青石铺就的路,路路相通,如蛛网相连。雨雪天气,人们可以不带雨具穿堂越户,衣衫不湿。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潮湿 飞短流长 错落有致 犬牙交错
B.潮湿 家长里短 参差不齐 纵横交错
C.温润 家长里短 错落有致 纵横交错
D.温润 飞短流长 参差不齐 犬牙交错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江渚白沙和渔樵白发无数,想必那些蟹类和牲畜也惯看秋月春风”,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4.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①人脸的生物特征信息具有特殊性,②人脸识别广泛应用,③就会衍生过度使用、缺乏统一标准规范、数据存储缺乏安全保障。④此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一份关于APP个人信息收集与隐私政策的测评报告显示,⑤测评的100款APP中,⑥10款涉嫌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⑦客观存在的问题,⑧提醒我们对于海量人脸数据的分享、存储、应用等还需更加审慎。
5.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参加存款保险的金融机构使用存款保险标识(见下图)。所有参加存款保险的金融机构会在营业网点入口处显著位置展示存款保险标识,确保进入营业网点的存款人能方便地识别。请指出存款保险标识的构成要素以及这一标识对于存款人的价值意义。(5分)
二、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
遣悲怀三首(其三)
元稹唐代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②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注:①该组诗是诗人悼念亡妻韦氏所作,这是第三首。②邓攸:西晋人。《晋书·邓攸传》载:永嘉末年战乱中,他舍子保侄,后终无子。潘岳:西晋人。妻死,作《悼亡诗》三首。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首联以“自悲”引出下文,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有限,人生百年,也没有多长时间。
B.颔联引用典故,故作达观无谓之词,写人生的一切自有命定,暗伤自己无妻无子的命运。
C.颈联继续抒怀,诗人情难自已,无意于人间,唯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
D.尾联向亡妻表白心迹,要以终夜“开眼”来“报答”其“平生未展眉”,真是痴情缠绵。
7.诗歌题为“遣悲怀”,你认为诗人的悲怀排遣了没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古诗词情景默写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春江花月夜》中,“ ”写月光照进树林,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 ”将月光、游子、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
(2)古典诗词常以杜鹃表达悲切、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蜀道难》中“ ”和《琵琶行》中的“ ”都描绘了杜鹃悲啼的画面。
(3)电视剧《大秦赋》正在热播,贾谊的《过秦论》中“ ,
”两句形象地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将士守卫要塞、盘问行人的情景。
【综合训练】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家 书
李世袭
喇叭筒子也不怕把人的耳朵给震聋了,扯足了劲儿嚷嚷着:“宽叔,你上师大的儿子又来信了,拿信来呀!”宽叔却不着急,稳稳地坐在家里。让他多喊一会儿吧,要知道,我娃可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啊!
快晌午了,才见宽叔踱着步,去大队部拿那封家书。管广播的侯仔冲他一笑:“宽叔,你好福气。”宽叔心里得意,嘴上却说:“有啥福气,你以为供个大学生容易,我都要砸锅卖铁了!”说着,就找他的信。宽叔虽然斗大的字不识一筐,但自己的名字还是会认会写的。领粮食补贴啥的时候,宽叔都是自己签字,这也是他的骄傲之一。找到自己的信,宽叔发现还有一封信上的字和自己这一封差不多,都跟画画似的,便伸手又去拿。侯仔忙拦住他:“宽叔,这可不是写给你的。”宽叔踱出大队,便急急地往回走,心想,燕子那丫头也该放学了,我得赶紧让她念给我和她娘听。
燕子已经回来了,正在厨房里给宽婶打下手。桌子上已经放了两碟菜,就差主食了。宽叔朝厨房喊一嗓子:“燕子她娘,娃来信了!燕子,快来念念。”燕子从厨房里飞出来,接过信,小心地拆开,抽出薄薄的一张纸。宽婶在围裙上擦擦手,坐在宽叔身边。
“燕子:见信后速寄100元购书用。”燕子一字一顿地念出来,脸上的喜悦变成了迷惑。宽叔有些不高兴:“完了?”燕子小声回答:“完了。”宽叔便不再说话,拿起烟袋锅呱嗒呱嗒地抽起来。宽婶自己在那嘀咕:“我娃不会这样啊!上回来信不是有好几张吗?问这问那的。”又转向宽叔:“上次咱回信,你不是还给他讲,刨土坷垃最容易,做学问最难吗?他可能念书太忙,没工夫多说话。再说我娃要钱不也是买书吗?”宽叔鼻孔里喷出长长的两股烟,脸上也生动了些:“嗯,先吃饭,要不就凉了。”
“宽叔,宽叔,您的信。”一个比燕子大几岁的姑娘跑到宽叔家,还没喘匀气就连忙说道。宽叔出来一看,是娃原来的同学,现在村小学的教员,连忙迎进来。教员把手里的几张纸递过来说:“宽叔,您的信。”宽叔接过信看了一眼,递给燕子,疑惑地问教员:“这咋回事?”教员说:“刚才我去村委会拿信,打开一看,是大鹏写给家里的。我估计是他一马虎,装错了,所以就赶紧送了过来。”
经教员这么一说,宽叔回过神来:“燕子,把咱家那封信拿来,让教员看看。”教员看看这张薄纸:“对,这才是写给我的。”宽叔问:“那他咋写的是燕子?”教员脸一红:“宽叔,您忘了,我小名不也是叫燕子吗?前些日子我写信给他,让他帮我买自学考试的书,现在估计是找到了。”宽婶禁不住问上一句:“那他给你写信,咋就跟拍电报一样?” 教员脸又一红:“我也不知道。说完扭头就跑了。宽叔宽婶互看了一眼,不知什么意思,只有燕子在那偷着乐。
“爹、娘、燕子:见信好”,燕子开始念起教员送来的这封信,“爹还是老抽旱烟吗?旱烟劲儿太大,以后劝爹少抽点。实在想抽了,让爹买几盒纸烟,那烟劲小点。爹要多保重身体。娘在家又养猪又养鸡,千万别太累着自己了。我好想吃娘做的饭,不过还有几个月我才能回去。我打算放假了,先在学校那边找点活干,好挣点钱给爹、娘和小妹买些礼物。妹妹学习还好吧? ”燕子念不下去了,跑到门外抹眼泪。
宽婶双手在围裙.上搓来搓去:“我娃本就是个好娃哩。他跟我说过,毕业了要回来教书呢。”宽叔握握宽婶的手,笑笑说:“这娃呀!” 却再也说不出话来。又挖了一锅烟,才抽了两口,想起娃信上的话来,觉得这烟的确不如以前那么好抽了,有点呛人。这不,眼泪都给呛出来了。宽叔把烟灭了,擦擦眼泪,又喊屋外的闺女:“燕子,进屋吃饭啦。”说完,夹一口菜放到嘴里, 虽然凉了,却觉得别有滋味。宽婶赶忙劝住他:“娃说什么来着?越大越不会照顾自己了,给你热热去。”宽叔又笑笑,眼泪又被那已经灭了的烟呛了出来。
(摘编自《语文报教师版》2018年第24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中的“喇叭筒子”“粮食补贴”“刨土坷垃”等方言土语的运用,使得小说具有了浓郁
的乡村特点,将读者领入一段历史之中。
B.宽叔不急着去大队部拿信,不仅因为他家儿子是村里面第一个大学生,他想让全村人多听几遍,还因为能念信的女儿那时没有放学。
C.“宽叔发现还有一封信上的字和自己这一封差不多,都跟画画似的”这一情节的设置,为后文中教员燕子跑来换信做了必要的铺垫。
D.小说在构思上主要运用了“误会法”,通过燕子首次读信、教员换信、燕子再读信,塑造了宽叔等人和未露面的宽叔儿子的生动形象。
2.小说运用了多种方式描写宽叔的心理,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方式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6分)
3.作者曾谈起小说的创作缘起是他看到一篇 文章写某大学生寄家书回去就一个“钱”字。请据此简要揣摩本小说作者的写作意图。(6分 )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英宗,讳曙,濮安懿王允让第十三子。四岁,仁宗养于内。宝元二年,豫王(仁宗子,早夭)生,乃归濮邸。帝天性笃孝,好读书,不为燕嬉亵慢,服御俭素如儒者。每以朝服见教授,曰:“师也,敢弗为礼?”时吴王宫教授吴充进《宗室六箴》,仁宗付宗正,帝书之屏风以自戒。
嘉祐中,宰相韩琦等请建储,仁宗曰:“宗子已有贤知可付者,卿等其勿忧。”时帝方服濮王丧。六年十月辛卯,起为秦州防御使、知宗正寺,帝以终丧辞。奏四上,乃听。丧终,复授前命,又辞。戊寅,立为皇子。帝闻诏称疾,益坚辞。诏同判大宗正事安国公从古等往喻旨,即卧内起帝以入。
八年,仁宗崩。夏四月壬申朔,皇后传遗诏,命帝嗣皇帝位。百官入,哭尽哀。韩琦宣遗制。帝御东楹见百官。癸酉,大赦,赐百官爵一等,优赏诸军,如乾兴故事。帝欲亮阴三年,命韩琦摄冢宰,宰臣不可,乃止。是岁,畿内大水,遣使行视,疏治振恤,蠲其赋租。赐被水诸军米,遣官视军民水死者,赐其家缗钱,葬祭其无主者。乙未,以雨灾,诏责躬乞言。初,学士草诏曰:“执政大臣,其惕思天变。”帝书其后曰:“雨灾专以戒朕不德,可更曰‘协德交修’。”己亥,以水灾,罢开乐宴。
每命近臣,必以官而不以名,大臣从容以为言,帝曰:“朕虽宫中命小臣,亦未尝以名也。”一日,语神宗曰:“国家旧制,士大夫之子有尚帝女,皆升行以避舅姑之尊,义甚无谓。朕尝思此,寤寐不平,岂可以富贵之故,屈人伦长幼之序也?可诏有司革之。”会疾不果,神宗述其事焉。
赞曰:昔人有言,天之所命,人不能违。信哉!英宗以明哲之资膺继统之命执心固让若将终身而卒践帝位岂非天命乎?及其临政,每有裁决,皆出群臣意表。虽以疾疹不克大有所为,然使百世之下,钦仰高风,咏叹至德,何其盛也!
(节选自《宋史·英宗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英宗以明哲之资膺/继统之命/执心固让/若将终身而卒践/帝位/岂非天命乎
B.英宗以明哲之资膺/继统之命/执心固让/若将终身而卒/践帝位/岂非天命乎
C.英宗以明哲之资/膺继统之命/执心固让/若将终身而卒践/帝位/岂非天命乎
D.英宗以明哲之资/膺继统之命/执心固让/若将终身/而卒践帝位/岂非天命乎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英宗,是古代皇帝的庙号,庙号是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B.建储,是指立皇太子,嫡长制是选立太子的主要原则,但文中英宗并非嫡长子。
C.干支,古人以天干地支纪年、月、日、时,文中的“戊寅”是以干支来纪年。
D.冢宰,职官名,周制为六卿之首,亦称太宰,后世用以称六部中的吏部尚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英宗一向高风亮节,淡泊名利。他多次以要替父亲守孝为由上奏辞官,听说被立为皇太子后又称病,更是坚决推辞。
B.英宗天性极为孝顺,注重礼法。他每每对老师恭敬有礼,在濮王和仁宗去世后,英宗执意为他们各守了三年孝。
C.英宗能够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因为雨灾,他下诏自责并要求臣下进言直谏,每有重大决策,都能采纳大臣们的意见。
D.英宗遇事严于自律,勤于修身。他以箴言约束自己,继位后认为雨灾是上天对他的告诫,表示愿和臣子共同提高修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岁,畿内大水,遣使行视,疏治振恤,蠲其赋租。
(2)朕尝思此,寤寐不平,岂可以富贵之故,屈人伦长幼之序也?
8.宋仁宗认为英宗“贤”,有何依据?(3分)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答案与解析
(第183练)
【基础训练】
1.C
2.(4分)①虽然都化用了明代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词句,但原句巧用短句,句式对称(或“使用整句”),(1分)运用反复的修辞,有强调和递进的作用,更能营造一种沧桑之感。(1分)
②原句罗列蟹、蚌、虾、蛤等水族生物,突出了此地水类生物之丰富;(1分)独词的形式,读起来更富有节奏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1分)
3.(4分)参考示例:①片刻又冒出来(2分)②房子也是老的好(2分)
4.参考答案:③改为:成分残缺,在“安全保障”后加“等问题”。④改为:句子杂糅,删掉“了”,或把“了”改为“的”。⑥改为:搭配不当,改为“10款涉嫌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或在“涉嫌”后加上“存在”。⑧改为:语序不当,改为“存储、分享、应用”。
5.(5分)构成要素:存款保险标识由央行统一设计,构成要素包括存款保险形象图案(或“存款保险的Lg”)、“存款保险”中英文文字、“本机构吸收的本外币存款依照《存款保险条例》受到保护”文字(答成“保护依据”亦可)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使用”文字(答成“授权单位”亦可)。(4分)
对于存款人的价值意义:对存款人来说,通过这一标识就能更直观判断自己的存款在这家金融机构是否有保障(或“是否安全”)。(1分)
6.C(解析:“无意于人间”错)
7.(6分)没有。诗歌起笔由悲妻子而自悲,想到人寿有限而悲,并未排遣悲情;再以邓攸、潘岳自喻,透露出对无法预知天命的绝望,表达了深沉的悲哀;接着诗人虽寄希望于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但这个愿望“更难期”,诗人陷入更大的绝望中。诗歌尾篇诗人要以终夜“开眼”来报答妻子的“平生未展眉”,更显哀痛欲绝。
8.(1)月照花林皆似霰 落月摇情满江树(2)又闻子规啼夜月 杜鹃啼血猿哀鸣(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综合训练】
1. A [解析]“粮食补贴”不属于方言土语。
2.①如“让他多喊- -会儿吧,要知道,我娃可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啊!”,是宽叔的内心独白,表现了宽叔自得的心理。②如“宽叔踱出大队,便急急地往回走”,是用动作暗示心理,表现了宽叔急切想知道信中内容的心理。③如“这娃呀!”,是用语言暗示心理,表现了宽叔对儿子赞许的心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3.①在情节设置上与家书只写一个“钱”字形成相似、反转进而形成对比;②通过对家书故事的讲述,表现大学生孝敬父母、友爱小妹、自尊自强、立志投身家乡建设的优秀品质;③宣扬亲密、和睦、和谐的家庭关系。(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4.D
5.C(解析:文中的“戊寅”是干支纪日法)
6.B(解析:仁宗去世后,英宗没有守孝三年)
7.(1)这一年,京畿地区发生大水灾,(英宗)派遣使臣巡行视察,疏浚治理河道,赈济抚恤灾民,免除灾民赋税、租税。(评分建议:第一、二小句共1分,其余小句各1分;大意对即可)
(2)我每当(或“常常”)想到这件事,日夜(或“醒时睡时”)都为此感到不安,怎么能因为富贵的缘故,而违背人伦长幼的秩序呢?(评分建议:每句1分;大意对即可)
8.依据是:英宗知约束,好读书,懂节俭,孝顺父母,敬重老师。(评分建议:每点1分,答到3点即可)
相关试卷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89练)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89练)Word版含答案,共10页。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66练)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66练)Word版含答案,共11页。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64练)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64练)Word版含答案,共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