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学年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8.4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
展开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必修第二册》(人教A版)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本节课主要学习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教材从观察长方体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上一节所学点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开始,认识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大量图形、实验、和说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学习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为下一步学习判断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垂直打基础。
1.教学重点:两条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异面直线的定义,直线与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两个平面之间的两种位置关系;
2.教学难点:异面直线的定义,两个平面之间的两种位置关系,并会用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表示。
多媒体
判断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应多借助于模型,让学生多观察,发现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多找模型,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找模型,思考判断。课程目标
学科素养
A.了解空间中两条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理解两异面直线的定义,会用平面衬托来画异面直线;
B.了解直线与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并会用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表示;
C.了解不重合的两个平面之间的两种位置关系,并会用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表示.
1.数学抽象: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逻辑推理: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3.直观想象:两条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意图
核心素养目标
复习回顾,温故知新
1.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是什么?用数学符号怎样表示?
【答案】点在直线上,点不在直线上
2.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什么?用数学符号怎样表示?
【答案】点在平面内,点不在平面内
二、探索新知
思考1:我们知道,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12条棱对应12条棱所在的直线,6个面对应6个面所在的平面,如图所示的长方体,你能发现这些顶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分析】
,
(一)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观察1:黑板两侧所在的直线与课桌边沿所在直线是什么位置关系?
观察2:旗杆所在的直线与其正后方跑道所在直线是什么位置关系?
1.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异面直线(skew lines)
2.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异面直线的画法:
为表示异面直线不共面的特点,常以平面衬托。
练习:关于异面直线的定义,你认为下列哪个说法最合适?
A. 空间中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B. 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这平面外的一条直线;
C. 分别在不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
D. 不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
E.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
【答案】E
思考2: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是否一定异面?
【答案】不一定:它们可能异面,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
练习:如图所示的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果以阴影部分为底面将它还原为正方体,那么,AB,CD,EF,GH这四条线段所在直线是异面直线的有几对?
【答案】共3对:AB与CD,AB与GH,EF与GH
(二)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观察:一支笔所在的直线与一个作业本所在的平面,可能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思考3:在长方体ABCD-A'B'C'D'中,线段A'B所在直线与长方体六个面所在平面有几种位置关系?
【答案】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只有三种:
①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②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③直线与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
4. 直线和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
方法;判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关键在于——判断直线与平面的交点个数。
图形表示:
符号表示:
(三)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观察1:如图,围成长方体ABCD-A′B′C′D′的六个面,两两之间
的位置关系有几种?
观察2:教室里的地面与桌面、黑板面所在墙面与地面之间有哪些关系?
【答案】桌面与地面平行,墙面与地面:相交。
6.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即两个平面平行,两个平面相交.
(1)两个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
(2)两个平面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
图形表示:
符号表示:
注意:画两个互相平行平面时,要注意使表示平面的两个平行四边形的对应边平行。
探究:如图,在长方体中,连接,
请你再举出一些图中表示空间直线、平面之间位置关系的例子,
并用符号表示这些位置关系。
【答案】,
例1.如图,用符号表示下列图形中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解:在(1)中,
在(1)中,
例2.如图 直线AB与直线a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解:直线AB与a是异面直线。理由如下。
若直线AB与直线a不是异面直线,则它们相交或平行。
设它们确定的平面为,则 。由于经过点B与直线a有且仅有一个平面,因此平面与平面重合,从而,进而,这与矛盾。
所以直线AB与a是异面直线。
方法总结:判断两直线是异面直线的方法:
与一个平面相交的直线和这个平面内不经过交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通过复习上节所学知识,引入本节新课。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生概括、类比推理的能力。
通过思考,观察图形,引入新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察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异面直线,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概括能力。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异面直线的定义。
通过思考与练习,进一步巩固异面直线的定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察与思考,得到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观察思考能力。
通过方法总结,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察,得到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观察思考能力。
通过探究,进一步熟悉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其符号表示,提高学生解决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达标检测
1.判断正误
(1)在空间中,直线不平行就意味着相交.( )
(2)直线在平面外是指直线与平面没有交点.( )
(3)两个平面相交的时候,一定交于一条直线.( )
【答案】 (1)× (2)× (3)√
2.圆柱的两个底面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平行
C.平行或异面 D.相交或异面
【答案】B
【解析】圆柱的两个底面无公共点,则它们平行.
3.下列命题:
①两个平面有无数个公共点,则这两个平面重合;
②若l,m是异面直线,l∥α,m∥β,则α∥β.
其中错误命题的序号为 .
【答案】①②
【解析】①中两个平面也可能相交;②α与β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
4.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分别指出直线B1C,D1B与正方体六个面所在平面的关系.
【解析】 根据图形,直线B1C⊂平面B1C,直线B1C∥平面A1D,与其余四个面相交,直线D1B与正方体六个面均相交.
通过练习巩固本节所学知识,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小结
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3.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五、作业
习题8.4 4,9题
通过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所学内容,提高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8.4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8.4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案设计,共3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8.4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8.4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案设计,共3页。
数学必修 第二册8.4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获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必修 第二册8.4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获奖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习课本,引入新课,新知探究,典例分析,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