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教案设计
展开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15.1.1 电阻(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汽化是吸热过程。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
2.从科学探究过程中,描述水的沸腾特点。
3.知道物质的沸点。
4.说出露、雾的形成过程及放热现象。
5.能利用汽化、液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课堂导学】
(一)电阻
1.阅读课本91页,思考、回答:
1 叫做电阻,电阻用字母 表示,其国际单位是_________,简称 ,符号是 。电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
2常用的电阻单位还有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Ω= Ω,1MΩ= KΩ
(二)实验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我的猜想:电阻大小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设计实验(在小组内交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①研究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择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②研究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应选择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③研究电阻的大小与材料的关系,应选择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并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① 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次数 | 选择的导体 | 灯泡的亮度(亮/暗) | 电阻(大/小) |
1 | 粗镍铬线 |
|
|
2 | 粗康铜线 |
|
|
结论: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 (有关/无关)。
② 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次数 | 选择的导体 | 灯泡的亮度(亮/暗) | 电阻(大/小) |
1 | 粗镍铬线 |
|
|
2 | 细镍铬线 |
|
|
结论:导体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________(有关/无关),导体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 。
③ 探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次数 | 选择的导体 | 灯泡的亮度(亮/暗) | 电阻(大/小) |
1 | 细镍铬线 |
|
|
2 | 一小段细镍铬线 |
|
|
结论: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 (有关/无关),导线越长,电阻越 。
课堂导学答案:
(一)1、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R 欧姆 欧 Ω 2、KΩ MΩ 103 106
(二)1、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2、 长度和材料 横截面积和材料 长度和横截面积
3、学生实验略
【课堂练习】
1.导体对电流 作用,叫电阻,用字母 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 。400Ω= KΩ
2.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 、 、 有关。当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长度越长,电阻越 ;当导体的材料、长度一定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 。
3.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短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长导线的电阻小
B.粗导线的电阻一定比细导线的电阻小
C.电阻的大小是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决定的。
D.改变加在同一电阻上的电压,若通过电阻的电流变小,说明该电阻值也在变小
4.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下表给出了实验中所用到的导体的情况:
导体代号 | A | B | C | D | E | F | G |
导体长度l/m | 1.0 | 0.5 | 1.5 | 1.0 | 1.2 | 1.5 | 0.5 |
导体横截面积s/mm2 | 3.2 | 0.8 | 1.2 | 0.8 | 1.2 | 1.2 | 1.2 |
导体材料 | 锰铜 | 钨 | 镍铬丝 | 锰铜 | 钨 | 锰铜 | 镍铬丝 |
选择C、F两根导线进行对比,是为了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 是否有关;选择C和 (填写导体的代号)导体对比,是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择的两根导体是 。(填写导体的代号)
课堂导学答案
1、阻碍 R Ω 0.4 2、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大 小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电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电阻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二节 电流做功的快慢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二节 电流做功的快慢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准备,课堂练习,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电流做功教案: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电流做功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精整理,巧点拨,课堂练习,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