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东师大版(2024)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第4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22.2.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仁寿县汪洋镇初级中学校 夏卫星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定义及其意义。
能够利用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而不需要直接解方程。
根据方程根的情况确定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
2、通过合作交流、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运用转化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不解方程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根据根的情况解方程中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
2、难点: 应用根的判别式解决与几何函数相关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相关习题
3、学生预习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
1、回顾旧知:
问: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ax² + bx + c = 0, a ≠ 0)
问: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什么?( )
2、小活动:
快速计算方程3x² - 5x + 1 = 0有几个实数根。(提示学生使用判别式∆=b²-4ac来判断)
(二)讲授新课(约15分钟)
1、引入判别式概念:
定义: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a≠0),其根的判别式为∆=b²-4ac。
2、判别式的性质: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当∆≥0时,方程至少有一个实数根。
3、实例讲解:
举例说明如何使用判别式判断根的情况,并演示具体计算过程。
(三)合作探究(约15分钟)
1、分组讨论:
给出不同的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个方程根的情况,并尝试找出规律。
讨论结束后,每组代表分享结果,教师点评总结。
2、深入探讨: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a、c异号时,方程的根会怎样变化?
(四)应用练习(约10分钟)
1、例题解析:
例1: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
例2:根据方程根的情况确定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
例3:结合几何图形,利用判别式解决问题。
例4:证明特定条件下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课堂练习:
分发针对性小练习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或小组协作。
(五)课堂小结(约3分钟)
1、提问反馈:
请几位同学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及疑问点。
教师补充说明,并强调关键知识点。
2、作业布置:
(1)完成课本相关习题。
(2)预习下一节内容。
(六)板书设计
标题: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主要内容:
判别式的定义:∆=b²-4ac
根据∆的不同情况对应的方程根的状态
例题展示区
课堂练习答案区
五、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
1、反思教学过程中哪些环节做得好,哪些需要改进。
2、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024年10月28日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 线段的长短比较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 线段的长短比较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2.1 比例线段(第4课时) 教案: 这是一份沪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2.1 比例线段(第4课时) 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3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