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4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_2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1密度_2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2浮力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2浮力_2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3阿基米德原理_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华东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2 浮力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
2.知道不仅浮体受到浮力,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3.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经历探索非浮体的浮力和探索浮力产生的原因。
3.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知道不仅浮体受到浮力,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2.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准备】
弹簧测力计、小铜块、细线、乒乓球、塑料球、透明盛液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自由释放乒乓球,问学生兵乒球落地的原因是受到 。
把乒乓球按入水中,乒乓球浮起来是因为受到 。
今天一起来学习“浮力”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
1.学生举例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
介绍浮体定义。
浮体:浮在水面或其它液面上的物体。
2.感受浮力?
分组实验:取一只塑料球,将其按入水中,你的手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松手后你看到的是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学生回答:感觉到塑料球对手有一个向上的托力。松手后,塑料球从水中浮起来。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水对塑料球产生了向上的浮力的作用。
提问:浮力的方向指向哪里呢?
演示实验验证猜想:用细线系住乒乓球,细线另一端悬挂入一重物,比较该细线与重垂线的关系。(平行)
学生回答: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总结板书:液体对漂浮在液面的物体产生竖直向上的托力,称为浮力。
3.探究活动:探究液体对浸没其中的物体的浮力。
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学生分组讨论,各自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动手验证,最后得出结论。
教师巡回指导。
总结: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板书:一切浸在液体里的物体都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板书:物体在气体中也受到浮力。
4.探究问题: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师提问:复习一下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知道液体要对接触它的物体的各个方向都有压力的作用,同一深度的液体的压强处处相等;同种液体内部随着深度的增加,压强不断增大。
启发学生,结合画图讲解。说明浸没在水中的立方体,由于上表面跟液面的深度小于下表面距液面的深度,所以它们受到水的压强不同。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上下表面面积相等,所以下表面受到水的竖直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竖直向下的压力。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就是浮力。
演示实验:小木块在有空容器中稳稳的沉在底部,直到小孔被堵住。
总结:说明浮力产生的原因是受到液体的压力的上下两表面的压力差。
板书: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
5.探究活动: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换大小不同的两个塑料球按入水中,体会两种情况下手上的感觉有何不同?
(2)将漂浮的塑料球慢慢按入水中,体会手上用到的力有什么不同?
(3)当塑料球完全浸没到水中后,继续向下按,手上有什么感觉?
(4)将同一冰块放入水中和酒精中,看有什么不同?
学生体验并回答问题
6.课堂小结。
华东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3章 浮力2 浮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华东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kx/tb_c592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章 浮力2 浮力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2 浮力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a href="/kx/tb_c592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 浮力教案设计</a>,共11页。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水的浮力教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kx/tb_c9280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节 水的浮力教案</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