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7 大自然中的发现精品课件ppt
展开认识物品的特征。初步感知自然界的物品分为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
在观察比较基础上,对物品进行分类。
继续训练和巩固多种感官参与观察的方法,学习借助简单的工具放大镜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细致观察,如实描述,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自然的兴趣。爱护环境,不破坏环境,引导学生建立科学与技术的关联。
达尔文在考察大自然的过程中,采用了怎样的方法?
我们从校园里采集了哪些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特征?
想一想,感官有哪些?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不知道的物品不要品尝刺激性较强的气味采用扇闻法
交流一下我们采集物品的特征以及观察方法。
(一)用放大镜观察物品
科学探究:观察采集的物品
叶子为什么摸起来毛茸茸的?叶子上有什么?肉眼能观察到吗?
练习正确使用放大镜方法
方法1:镜动,眼、物不动
方法2:物动,眼、镜不动
(1)不要用放大镜对着太阳看,会伤害眼睛!
(2)不要用手拿放大镜的镜片。
用放大镜观察从校园采集来的物品,有什么发现?
叶子上有白色、细细的毛
石头上的彩色花斑更加清楚
羽片是由许多小“羽毛”组成
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回想一下,怎样给物体分类?
确定一个标准,一次性给物体分成两类。
展示采集的物品和小组的分类结果。
试一试:物品分成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该怎么分?
树叶、花瓣、果实、蜗牛……
经过分类整理,我们还能提出哪些科学问题?
(1)蜗牛什么时候长腿跑?(2)蜗牛身上的黏液起什么作用?(3)蜗牛能做人类的朋友吗?
我们对物品的观察,能通过小报的形式展示出来吗?
拓展迁移:制作观察小报
(1)准备一张A4纸、铅笔、橡皮、彩笔等(2)小组可以合作完成(3)小报至少记录两种物品观察结果(4)要图文并茂,可以适当配上颜色(5)小报结构可分肉眼观察和放大镜观察两部分
1.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可以使物体更( )。A.清楚B.模糊C.缩小2.想要观看细微的物体,我们可以用( )。A.放大镜 B.尺子C.铅笔3.物体不动,人眼和物体之间的距离( ),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像越来越清楚。A.不变B.变大C.变小
1.想要观察太阳时,我们可以将放大镜对着太阳。( )2.物品可以分成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 )3.放大镜是由镜框、镜片、镜柄组成的。( ) 4.使用放大镜时,距离物体越近,观察的越清晰。(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物品的特征,初步感知自然界的物品分为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
湘科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 探访大自然7 大自然中的发现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湘科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a href="/kx/tb_c404997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探访大自然7 大自然中的发现教学ppt课件</a>,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情境,用放大镜观察物品,将物品分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一年级上册(2024)2 找相同和不同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科学一年级上册(2024)<a href="/kx/tb_c4049966_t3/?tag_id=26" target="_blank">2 找相同和不同精品课件ppt</a>,文件包含12《找相同和不同》课件pptx、12《找相同和不同》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1 从观察开始优质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科学<a href="/kx/tb_c4049965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 从观察开始优质课课件ppt</a>,文件包含湘科版一上11《从观察开始》课件pptx、湘科版一上11《从观察开始》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