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练习含答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新知探究课固基练(14)铁、铁的氧化物和铁的氢氧化物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新知探究课固基练(14)铁、铁的氧化物和铁的氢氧化物含答案,文件包含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新知探究课固基练14铁铁的氧化物和铁的氢氧化物含答案docx、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新知探究课固基练14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知探究课固基练(14)9.(1)分液漏斗 液封,防止空气进入装置4 (2)在装置2、3之间添加控制开关 (3)装置4内的空气没有排尽14.(1)Fe(OH)2 (2)Fe2O3+2Al 高温 Al2O3+2Fe (3)Fe+2Fe3+===3Fe2+ (4)取少量F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或其他合理答案) (5)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6)B15.(1)验纯 (2)除去HCl气体 浓H2SO4 (3)16 g (4)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U形管E 偏大1.C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2.C [Fe能从CuCl2、AgNO3溶液中分别置换出Cu和Ag,而使溶液质量减轻;Fe与稀硫酸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但有气体产生;Fe+Fe2(SO4)3===3FeSO4,溶液质量增加,且无气体产生。]3.C [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的产物为Fe3O4和H2,故A错误;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生成Fe(OH)3沉淀,故B错误;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为防止产生Fe3+,可在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故C正确;Fe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则应加入铁粉,然后过滤,加入Zn粉会引入新的杂质,且Zn还原性强,能把Fe2+还原为Fe,故D错误。]4.C [2FeCl2+Cl2===2FeCl3,不会引入新的杂质,A项正确;NaHCO3+HCl===NaCl+CO2+H2O,且CO2不和饱和NaHCO3溶液发生反应,B项正确;Cu+2FeCl3===CuCl2+2FeCl2,引入了新的杂质CuCl2,正确的方法是加过量铁粉后过滤(Fe+2FeCl3===3FeCl2),C项错误;HCl气体可以溶解在饱和NaCl溶液中,且饱和NaCl溶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Cl-,可以降低Cl2的溶解度,D项正确。]5.A [稀硫酸与铁粉反应生成的是FeSO4,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还有H+和OH-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D项两边电荷不守恒,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6.B [由题图可知,加热烧瓶a产生水蒸气,a中加入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A说法正确;b中石棉绒可增大铁粉与水蒸气的接触面积,发生的反应为3Fe+4H2O(g) 高温 Fe3O4+4H2,B说法错误,C说法正确;干燥管中可加入碱石灰吸收未反应的水蒸气,D说法正确。]7.A [FeCl3溶液腐蚀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Cu2++2Fe2+,由于反应中未涉及铁单质,不能说明铁比铜活泼,能得出的结论是氧化性Fe3+>Cu2+或还原性Cu>Fe2+,A项错误;有关化学方程式为4Na+TiCl4 高温 Ti+4NaCl,金属钠做还原剂,体现强还原性,B项正确;人体只能吸收Fe2+,因为维生素C的还原性大于Fe2+的还原性,所以维生素C可以防止Fe2+被氧化,有利于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C项正确;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NaHCO3+HCl===NaCl+CO2↑+H2O,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项正确。]8.C [反应开始时打开止水夹C,装置A中生成的H2进入装置B中,一段时间后,可排净装置中的O2,防止生成的Fe(OH)2被氧化;然后关闭止水夹C,装置A中产生H2,压强增大,将溶液压入装置B中,FeSO4和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Fe(OH)2,A项正确。Fe2O3和HCl反应生成FeCl3和H2O,Fe3+与SCN-反应生成Fe(SCN)3,溶液变为红色,B项正确。“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说明原溶液中不含Fe3+,“滴加少量稀HNO3后溶液显红色”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中含Fe3+,其原因只能是稀HNO3具有强氧化性,将Fe2+氧化为Fe3+,说明原溶液中含Fe2+,C项错误。Fe3+与铁反应生成Fe2+,向FeCl2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是为了防止Fe2+被氧化,D项正确。]9.(1)仪器1的名称为分液漏斗。由于Fe(OH)2易被氧气氧化,故装置5的作用是通过液封,防止空气进入装置4。(2)装置3中溶液不能进入装置4中的原因是生成的氢气沿着导管通过装置2逸出,三颈烧瓶中无法形成高压,故需在装置2、3之间加一个控制开关。(3)生成灰绿色沉淀说明Fe(OH)2部分被氧化,原因应该是装置4中的空气未排尽。10.D [根据题中信息“纳米级四氧化三铁是应用广泛的软磁性材料之一”可知,A项正确;因为制备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正确;溶液B中含有Fe3+,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变为红色,C项正确;Fe3O4可写成FeO·Fe2O3,所以n(Fe2+)∶n(Fe3+)=1∶2最好,D项错误。]11.AD [红棕色斑点是Fe2O3·xH2O,A正确;铁表面的氧化层疏松,不能阻止铁的进一步氧化,B错误;因加热试管①时,试管①中气体受热膨胀,在试管②处也会有气泡产生,所以试管②中肥皂水冒泡不能说明Fe与水蒸气发生了反应,C错误。]12.AB [由红褐色固体,可知F是Fe(OH)3,从而得出A为Fe,黑色晶体B为Fe3O4,继而推出C为FeCl2,D为FeCl3,E为Fe(OH)2。④的离子方程式:Fe+2Fe3+===3Fe2+,⑤的离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13.A [FeO、Fe2O3的混合物若干克,在CO气流中加热充分反应,生成Fe,冷却后,剩余固体比原混合物质量减轻1.6 g,则减少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其物质的量是0.1 mol。将等质量FeO、Fe2O3的混合物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FeCl3,相当于其中的O被Cl代替,1个O被2个Cl代替,所以需要1 mol·L-1盐酸的体积为0.2 mol1 mol·L-1=0.2 L,即200 mL。]14.(1)A、D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B、C、E、F、G、H是中学常见的6种化合物,反应①可用于焊接钢轨,则反应①为铝热反应,所以A为Al,D为Fe,C为Al2O3,B为Fe2O3,D与硫酸反应生成的F为FeSO4,F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H为Fe(OH)2,H经氧化得到的G为Fe(OH)3,所以E为Fe2(SO4)3。(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2Al 高温 Al2O3+2Fe。(3)反应②为硫酸铁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Fe3+===3Fe2+。(4)F是FeSO4,检验F溶液中金属阳离子(Fe2+)的方法是取少量F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则证明F溶液中金属阳离子为Fe2+。(5)H是Fe(OH)2,G是Fe(OH)3,Fe(OH)2很不稳定,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OH)3,该反应现象是产生的沉淀由白色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6)为了更清楚地观察生成Fe(OH)2的现象,正确操作是在FeSO4溶液的液面上覆盖一层煤油,以隔绝空气,然后将吸有NaOH溶液的长胶头滴管伸到液面以下后再滴加NaOH溶液,这样就可以减少生成的Fe(OH)2与氧气的接触,从而可防止Fe(OH)2被氧化成Fe(OH)3,因此B正确。15.(1)根据实验装置可确定,装置A为制取氢气的装置,装置D为还原固体混合物的装置,加热前需要检验氢气的纯度。(2)制取的气体中混有HCl气体,装置B的作用为除去HCl气体;由于需要通过测定水的质量来确定氧化铁的质量,则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气,用浓硫酸干燥氢气。(3)U形管的作用为吸收水,其增加的质量则为水的质量,7.2 g水为0.4 mol,固体混合物中FeO和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根据氧原子守恒可知Fe2O3的物质的量为0.1 mol,质量为16 g。(4)由于空气中还含有水蒸气,则干燥管F的作用为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U形管E中。若无干燥管F,则导致测定的水的质量偏大,从而导致测得的氧化铁的质量偏大。12345678910111213CCCCABACDADA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