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金坛区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一册全部教案(共含57课)
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二 认识图形(二)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二 认识图形(二)教案,共20页。
附件1:实验教学设计
课 题
练习四(1)
授课时间
内容
数学书P19第1题~第3题,和P18第4、5题
教 学
目 标
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的体验和直观认识,感受图形间的联系。
重 点
难 点
在折一折、搭一搭、拼一拼等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教 具
学 具
操作需要的各种材料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个性化修改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内容回忆再现
提问: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
揭示课题
这节课继续研究这些图形。通过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拼一拼等活动,围绕我们认识的图形进行练习。
二、
自主
探究体验
感悟
再现图形,激活表象
听要求从学具袋中拿出图形,同桌互相检查
举例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我们学过的这些图形呢?
初步理解长正方形的特点和区别
摆一摆
练习四第1题
交流:出示第1题,要求观察两幅图,说说分别是什么图形?
练一练:用6根同样长的小棒分别摆出这两个图形。
交流:用8根小棒能摆出什么图形?试一试。
折一折
练习四第2题
实验一:动手折一折(见附件1)
议一议:“什么是对折两次?”
试一试:选择一种折法,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折出的是什么图形?
说一说:正方形纸对折两次一般有哪几种折法?各折出什么图形?
用一个长方形画出不同的长方形
(1)出示一个长方体,要求学生用长方体不同的面画长方形。
学生操作画图,然后交流用一个长方体能画几个长方形。
继续观察长方体的有的面是正方形。
小结:长方体有的全是长方形的面。
长方体有的面是长方形,有的面是正方形。
5、用正方体画正方形
(1)出示一个正方体,要求学生用正方体不同的面画长方形。
(2)学生操作画图,然后交流用一个正方体能画几个正方形。
(3)小结:正方体上的面,都是大小相同的正方形。
三、
回顾
交流
收获
提升
回忆这节课的练习,你参加了哪些操作和实践?
在这些活动中,你有哪些认识和体会?
四、
延伸
拓展
实践
应用
画一画
练习四第3题
试一试: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1)教师在方格纸上画图形做示范;
(2)学生练习画图形,提醒学生要沿着方格纸上的格线画。
板书
设计
教后记
实验名称
动手折一折
实验目的
1.通过动手剪一剪,折一折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2.学生经历观察、分析、讨论、获得结论并经历实践研究过程,体会用实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积累活动的经验。
实验工具
正方形纸片三张
设计思路
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研究和讨论,获得结论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来。再让学生汇报交流,初步感受不同的折法可以折出不同的图形。
实验步骤和方法
提出实验猜想
提问: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能折出什么图形?
猜一猜:可以折出几种图形?
议一议:那你能用什么方法验证吗?
反馈:我们可以动手折一折。
开展操作实验
安排实验分工及要求
小组实验分工
4人一小组,选出组长一名。
组长:组织讨论协调,并准备将过程与结果汇报。
组员:先讨论怎么折,再动手试一试,并在组长记录的过程中提出意见或建议。
2.组内讨论决定怎么折?
3.组内开始活动,组长观察并准备汇报。
分析实验数据
谈话:请几位同学汇报本组的实验结果。
展示学生作品:
生1:折出长方形(投影展示)生2:折出正方形(投影展示)生3:折出三角形(投影)
总结实验结论
总结:不同的折法可以折出不同的图形。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一年级下册六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共20页。
这是一份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五 元、角、分教案设计,共20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三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共2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二十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