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同步练习+基础巩固卷(含答案)
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三角形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本节综合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三角形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本节综合课时作业,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专项练习一 、选择题1.三角形两边长为6与8,那么周长L的取值范围( )A.2<L<14 B.16<L<28 C.14<L<28 D.20<L<24 2.有5根小木棒,长度分别为2cm、3cm、4cm、5cm、6cm,任意取其中的3根小木棒首尾相接搭三角形,可搭出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为( )A.5个 B.6个 C.7个 D.8个3.三条线段a=5,b=3,c的值为整数,由a、b、c为边可组成三角形( ) A.1个 B.3个 C.5个 D.无数个4.已知等腰△ABC的底边BC=8,且|AC-BC|=2,那么腰AC的长为( )A.10或6 B.10 C.6 D.8或65.三角形两边之和为8,第三边上的高为2,面积大于5,则第三边a的范围是( )A.2<a<8 B.5<a<8 C.2<a<5 D.不能确定6.如图,AD是△ABC的中线,点E是AD的中点,连接BE、CE,若△ABC的面积是8,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2 B.4 C.6 D.87.一个三角形的3边长分别是xcm、(x+2)cm、(x+4)cm,它的周长不超过20cm,则x的取值范围是( )A.2<x< B.2<x≤ C.2<x<4 D.2<x≤4 8.如图:有一块三角形状的土地平均分给四户人家,现有四种不同的分法,(如图中,D、E、F分别是BC、AC、AB的中点,G、H分别是BF、AF的中点),其中正确的分法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9.如图,在△ABC中,E是BC上的一点,EC=2BE,点D是AC的中点,设△ABC,△ADF,△BEF的面积分别为S△ABC,S△ADF,S△BEF,且S△ABC=18,则S△ADF-S△BEF=( )A.2 B.3 C.4 D.5 10.如图,用四个螺丝将四条不可弯曲的木条围成一个木框,不计螺丝大小,其中相邻两螺丝的距离依次为2、3、4、6,且相邻两木条的夹角均可调整.若调整木条的夹角时不破坏此木框,则任意两个螺丝间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 A.6 B.7 C.8 D.1011.已知a,b,c是△ABC的三条边长,化简|a+b-c|-|c-a-b|的结果为( )A.2a+2b-2c B.2a+2b C.2c D.012.已知:a、b、c是△ABC三边长,且M=(a+b+c)(a+b-c)(a-b-c),那么 ( )A.M>0 B.M=0 C.M<0 D.不能确定二 、填空题13.若三角形三边长为3、2a-1、8,则a的取值范围是 .14.以长度为5cm、7cm、9cm、13cm的线段中的三条为边,能够组成三角形的情况有 种,分别是 .15.如图,用四个螺丝将四条不可弯曲的木条围成一个木框,不计螺丝大小,其中相邻两螺丝的距离依序为2、3、4、6,且相邻两木条的夹角均可调整.若调整木条的夹角时不破坏此木框,则任两螺丝间距离的最大值为 .16.古希腊数学家把数1,3,6,10,15,21,……叫做三角形数,它有一定的规律性,若把第一个三角形数记为a1,第二个三角数形记为a2,……,第n个三角形数记为an,计算a2-a1,a3-a2……由此推算a100-a99= a100= 17.在△ABC中,三边长分别为正整数a、b、c,且c≥b≥a>0,如果b=4,则这样的三角形共有_________个.18.如图,已知△ABC的面积为1.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BC,CA至点A1,B1,C1,使A1B=AB,B1C=BC,C1A=CA,顺次连结点A1,B1,C1,A1,得到△A1B1C1.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A1B1,B1C1,C1A1至点A2,B2,C2,使A2B1=A1B1,B2C1=B1C1,C2A1=C1A1,顺次连结点A2,B2,C2,A2,得到△A2B2C2……按此规律,要使得到的三角形的面积超过2025,则最少经过 次操作.三 、解答题19.已知a,b,c为△ABC的三边长,化简|a+b+c|-|a-b-c|-|a-b+c|-|a+b-c|. 20.如图,在△ABC中(AB>BC),AC=2BC,BC边上的中线AD把△ABC的周长分成60和40的两部分,求AC和AB的长. 2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 9cm和 15cm两部分,求这个三角形的腰长。 22.如图所示,已知P是△ABC内一点,试说明PA+PB+PC>(AB+BC+AC). 2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且三角形的边长为正整数,求满足条件的三角形的个数. 24.如图,△ABC的边BC上的高为AF,AC边上的高为BG,中线为AD.已知AF=6,BC=10,BG=5.(1)求△ABC的面积;(2)求AC的长;(3)试说明△ABD和△ACD的面积相等.
答案1.B2.C3.C4.A5.B.6.B7.B8.D.9.B10.B11.D.12.C13.答案为:3<a<614.答案为:有3种.分别以长为5cm,7cm,9cm;7cm,9cm13cm;5cm,9cm,13cm.15.答案为:716.答案为:100,5050.17.答案为:10.18.答案为:4.19.解:∵a,b,c是△ABC的三边长,∴a+b+c>0,a-b-c<0,a-b+c>0,a+b-c>0,∴|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0.20.解:∵AD是BC边上的中线,AC=2BC,∴BD=CD,AC=4BD.设BD=CD=x,AB=y,则AC=4x.分两种情况讨论:①AC+CD=60,AB+BD=40,则4x+x=60,x+y=40,解得x=12,y=28,即AC=4x=48,AB=28,BC=2x=24,此时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②AC+CD=40,AB+BD=60,则4x+x=40,x+y=60,解得x=8,y=52,即AC=4x=32,AB=52,BC=2x=16,此时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综上所述,AC=48,AB=28.21.解:设腰长为x,①腰长与腰长的一半是9cm时,x+12x=9,解得x=6,所以,底边=15-12×6=12,∵6+6=12,∴6cm、6cm、12cm不能组成三角形;②腰长与腰长的一半是15cm时,x+12x=15,解得x=10,所以,底边=9-12×10=4.22.证明:在△ABP中:AP+BP>AB.同理:BP+PC>BC,AP+PC>AC.以上三式分别相加得到:2(PA+PB+PC)>AB+BC+AC,即PA+PB+PC>(AB+BC+AC).23.解:设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0-2x.根据底边为正数,得10-2x>0,解得x<5.又∵x为正整数,∴x可取1,2,3,4.当腰长为1,2时,不能构成三角形.当腰长为3,4时,能构成三角形.故满足条件的三角形的个数为2. 24.解:(1)∵△ABC的边BC上的高为AF,AF=6,BC=10,∴△ABC的面积为0.5BC·AF=0.5×10×6=30.(2)∵AC边上的高为BG,BG=5,∴△ABC的面积为0.5AC·BG=30,即0.5AC×5=30,∴AC=12.(3)∵△ABC的中线为AD,∴BD=CD.∵△ABD以BD为底,△ACD以CD为底,而且等高,∴S△ABD=S△AC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本节综合课后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按照定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本节综合同步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A),85m长的木条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本节综合课后测评,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三角形的分类,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如图,以AB为边的三角形共有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