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图形的相似3.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优质教学设计
展开新湘教版 数学 九年级上 3.4.2.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教学设计
课题 | 3.4.2.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 | 单元 | 第三单元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九年级 |
学习 目标 |
①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的比、面积的比的关系; ②掌握定理的证明方法,并能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提高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①领会教学活动中的类比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②通过现实情境,进一步发展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
①通过解答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长社会见识。 ②深化对相似三角形性质(关于周长之比、面积之比)的理解和认识,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建模意识,空间观念等,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 ||||||
重点 | 掌握相似三角形性质,并能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 ||||||
难点 | 掌握相似三角形性质,并能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回顾知识 + 导入新课
|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有关两个三角形相似的部分性质。今天,我们将继续探究其他的性质,在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回顾下之前学过的知识: 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导入新课】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个问题: 问题1 :若△A’B’C’∽△ABC,相似比为k,那么它 解:∵ ∴A’B’=kab,B’C’=kBC,C’A’=kCA. ∴ 结论: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问题2 :若△A’B’C’∽△ABC,相似比为k,那么它们的面积比是多少?
∵ ∴ 结论: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并跟着教师的讲解思路思考问题,并探究知识。 |
导入新课,利用导入的例子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 ||
讲授新课 + 例题讲解
讲授新课 + 例题讲解
| 从刚刚导入新课的探究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其他性质: 1.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2.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符号表示:
∴ 接下来,我们看一些具体的例子: 【例1】已知:△ABC∽△A’B’C’ ,它们的周长分别为60cm和72cm,且AB=15cm,B’C’=24cm.求:BC,AC,A′B′,A′C′. 解:∵ △ABC∽△A’B’C’,它们周长分别为60cm和72cm, ∴它们的相似比为60:72=5:6. 又∵AB=15cm,B’C’=24cm ∴A′B′=18,BC=20. ∴A′C′=72-24-18=30, AC=60-15-20=25. 【例2】△ABC中,EF//BC,
∴ △ABC∽ △ACD 又 ∴ ∵ S四边形BCEF=8 ∴ S△AEF=1,∴ S△ABC=9. 【例3】已知△ABC与△A’B’C’ 的相似比为 解:∵△ABC与△A’B’C’ 的相似比为 ∴ 又S△ABC+ S△A’B’C’=91 ∴ ∴ 现在我们一起结合全等三角形回顾下本节课的知识: |
结合导入的思考和老师的讲解,利用探究理解和掌握成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性质.
老师在例题讲解的时候,自己先思考,然后再听老师讲解。
|
讲授知识,让学生掌掌握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性质。
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重点。
| ||
课堂练习
| 1.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9∶4,则对应边的中线之比为 3:2 . 2.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为2∶3,则它们的面积比为 4:9 . 3.△ABC∽△DEF,且AB∶DE=3∶4,则△ABC与△DEF的周长之比为 3:4 . 4.如果两个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为1∶5,那么它们的相似比为( D ) A.1∶25 B.1∶5 C.1∶2.5 D.1∶ 5.如图,在▱ABCD中,点E是AD边上的中点,连接BE,并延长BE交CD的延长线于点F,则△EDF与△BCF的周长之比是( ) A.1∶2 B.1∶3 C.1∶4 D.1∶5
∴AD=BC且AD∥BC, 又点E是AD边上的中点,∴AD=2DE, ∴BC=2DE, ∵AD∥BC,∴△EDF∽△BCF,∴ 6.如图,梯形ABCD中,AD∥BC且AD∶BC=1∶3,对角线AC、BD交于点O,求S△AOD∶S△BOC∶S△AOB. 解:∵AD∥BC,易得△AOD∽△COB,
又OD∶OB=AD∶BC=1∶3, ∴SAOD∶S△AOB=OD∶OB=1∶3, ∴S△AOD∶S△BOC∶S△AOB=1∶9∶3. 7.如图所示,D、E分别是AC、AB上的点,已知△ABC的面积为100cm2 ,且
∴△ABC∽△ADE ∴它们的相似比为5:3,面积比为25:9. 又∵△ABC的面积为100 cm ∴△ADE的面积为36 cm ∴四边形BCDE的面积为100-36=64(cm |
学生自主完课堂练习中的练习,然后在做完之后根据老师的讲解进一步巩固知识。
|
借助练习,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同时便于学生巩固知识。
| ||
课堂小结 | 在课堂的最后,我们一起来回忆总结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 跟着老师回忆知识,并记忆本节课的知识。 | 帮助学生加强记忆知识。 | ||
板书 |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 借助板书,让学生知识本节课的重点。 | |||
作业 | 教材第87页练习第1、2题. | ||||
初中5.2 统计的简单应用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5.2 统计的简单应用精品教案设计,共6页。
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锐角三角函数4.2 正切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锐角三角函数4.2 正切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图形的相似3.6 位似优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图形的相似3.6 位似优质教学设计,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