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西南师大版数学六上教案整册
西师大版五 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比例尺精品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五 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比例尺精品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总结比例尺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比例尺(一)》教学设计
课题
比例尺(一)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1.创设具体的情境,认识比例尺并理解比例尺的含义,知道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会求比例尺。
2.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同学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
难点
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1.填一填。
1千米=( )米 1千米=( )厘米
1米=( )厘米
2.化简比。
32:1600 4厘米:400米
二、 导入新课
师:看来同学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真不错!老师带来了一个脑筋急转弯。
课件出示:
一只蚂蚁10秒钟从北京爬到了新疆乌鲁木齐,你知道为什么吗?
师:真是一群聪明的好孩子!蚂蚁爬的是地图上的图上距离,而我们坐车所行的是从北京到新疆乌鲁木齐的实际距离。而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把一些很大的地方化成一幅示意图,这样我们就会了解的更清楚。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因为蚂蚁是在地图上爬过去的。
通过复习,检查学生掌握旧知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比例尺奠定基础。
通过脑筋急转弯,让学生初步人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为后面引入探究做准备。
讲授新课
一、 初步感知
师:你们看!明明和丽丽正想把一件会议室化成示意图。
课件出示:
一间会议室长12m,宽6m,在方格纸上画出示意图。
明明:如果1个方格的边长表示3米,长画4格,宽画2格。
师:把1个方格的边长表示2米,长画……
师:那我们一起帮明明和丽丽画出他们心中的示意图好吗?
展示:
师:有什么疑问吗?
师:这是为什么呢?大家分组议议这个问题好吗?
反馈:因为每一格表示的长度不同。
师:说的真好!其实每一格表示的长度不同,也就是它们的比例尺不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比例尺。
二、 认识比例尺
师:在地图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个比。
课件出示:
师: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第68页,看看书上是怎么解释的。
师:你知道了吗?谁来说说?
反馈:比例尺1:4600000,表示图上距离1cm相当于实际距离4600000厘米,也就是46km。
师:其实比例尺还有一种表现形式。
课件出示:
师:你知道这个比例尺表示的意义吗?
师:现在你知道什么是比例尺了吗?
引导学生得出:
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是=比例尺。
课件出示:
师:第一个比例尺是用什么来表示的?
师:我们根据它的特点,给它起一个名字好吗?
师:那么第二个比例尺1:4600000是由数字组成的,我们可以称它为……?
师:真不错!比例尺分为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我们可以把线段比例尺化成数值比例尺,可是怎么画呢?大家分组想想。
反馈:先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然后再化简。
1cm:10m
=1cm:1000cm
=1:1000
师:你能从比例尺1:1000中得到什么信息?
引导学生得出:
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的1000厘米,即10米;
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倍。
三、总结比例尺的特点
师:比例尺它是我们平时用的尺子吗?
师:那么比例尺有什么特点呢?
反馈:比例尺与一般的尺子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带计量单位;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是统一的;
比例尺的前项一般应化简成1,如果写成分数的形式,分子是1。
学生:长画6格,宽画3格。
学生独自画图,然后展示反馈。
学生:两人画的是同一间会议室,为什么画出来的大小不一样呢?
学生分组交流,然后集体反馈。
学生:比例尺1:4600000是什么意思?
学生独自阅读。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尝试说说:这里的比例尺,就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米。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自由说说。
学生:是用线段来表示的。
学生:叫做线段比例尺。
学生:数值比例尺。
学生分组交流,然后集体反馈。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不是,比例尺表示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
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初步感受比例尺的作用,进而引发学生进一步认识比例尺,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引入比例尺,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学生的自学,让学生认识了1:4600000所表示的意义,也间接的感受到比例尺的意义。
这样的设计找准了知识的生长点,勾通了前后知识的联系,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在充分认识了比例尺表示的的意义后得出比例尺的概念以及比例尺的分类。学生亲自参与得出的知识,易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学生在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以后,接着出示具体事例进行拓展,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生认识放大比例尺,线段比例尺。这样设计使学生灵活的理解各图比例尺的意义,不但弄清了概念的内涵,同时也弄清概念的外延,以达到全面掌握知识的目的。
巩固练习
1.运动场长100m,宽60m,画在方格纸上(如下图),说一说这幅图的比例尺。
求比例尺的方法:
(1)写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2)统一这个比的单位,去掉单位后化简成前项或后项为1的比。
2.一副地图的比例尺1:30000000,你能用线段比例尺表示出来吗?
3. 讨论:比例尺1:10与比例尺10:1有什么不同?
4.说说下面比例尺所表示的意义。
5.课桌面长60cm,宽40cm,在方格纸上画出示意图。并交流你用的比例尺。
揭示:
1:10是缩小比例尺,10:1是放大比例尺。
缩小比例尺:前项都是1,都是把实际距离按照一定的比缩小。
放大比例尺:后项都是1,都是把实际距离按照一定的比放大。
6.布置作业
教材练习十八第1、2题。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习得新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是=比例尺。
按形式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按用途分为: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学生自由说一说。
利用说一说的方式总结本课,是对本课知识、易错知识的一个总结,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兴趣。
板书
比例尺(一)
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是=比例尺。
1cm:10m
=1cm:1000cm
=1:1000
通过简洁、有效的板书,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例尺一等奖表格教案,共16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例尺精品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总结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例尺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