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数学三上导学案全册
- 8.1.1《几分之一》导学案设计 学案 6 次下载
- 8.1.2《几分之几》导学案设计 学案 5 次下载
- 8.2《分数的简单计算》导学案设计 学案 4 次下载
- 8.3.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导学案设计 学案 4 次下载
- 9《数学广角——集合》导学案设计 学案 4 次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几分之几优秀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几分之几优秀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课时 认识整体的几分之几导学案设计课题认识整体的几分之几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几分之几,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基于上述情况,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两方面:1.联系已有知识经验,做好铺垫。本节课首先复习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分母、分子各表示什么意义,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重温分数的内涵,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2.在动手实践中加强对分数的认识。学生已经有了上面的经验,为了加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教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分一分、涂一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正方形纸、彩笔、剪刀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6分钟)1.复习旧知。(1)让学生说出几个分数,并说一说分数的各部分名称。(2)让学生说一说和各表示什么意义。2.引入新课。明确本节课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认识整体的几分之几。 1.(1)说出自己喜欢的分数,并说一说分数的各部分名称。(2)交流汇报和所表示的意义。2.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1.说出几个分数,并说一说它们所表示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20分钟)1.初步感受整体由“1个”变成“多个”。(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用彩笔涂色(涂色部分占这张正方形纸的),并剪成4个小正方形,然后观察有什么变化。(2)引导学生思考:涂色部分是其中的几份?这样的1份还能用分数来表示吗?(3)提问:这样的2份是这4个小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呢?3份呢?2.从份数角度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1)课件演示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1份是苹果总数的几分之几?(2)让学生说一说所表示的意义。3.自主探究,加深认识。(1)让学生重新把6个苹果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1份或几份。(2)讨论:都是1份,为什么可以用不同的分数表示呢?(3)总结: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时,用分的份数作分母,取的份数作分子。1.感受“多个”与整体的关系。(1)先涂色,然后剪成4个小正方形。观察后发现:一个大正方形被平均分成了4个小正方形。(2)讨论交流:涂色部分是其中的1份,这样的1份还能用表示。(3)讨论后汇报:这样的2份是这4个小正方形的,3份是这4个小正方形的。2.加深对“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的理解。(1)先观看课件演示,然后讨论交流,得出:1份是苹果总数的。(2)表示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3.操作探究,加深理解。(1)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后交流汇报。(2)讨论交流后明确: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分母不同。(3)明确“部分”与“整体”的关系。2.填空。(1)把一张纸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这张纸的( ),3份是这张纸的( )。(2)5个是( );7个是( )。3.把8个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总数的( ),有( )个三角形;3份是总数的( ),有( )个三角形。4.圈一圈。(1)圈出。○○○○○○○○○○(2)圈出。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完成教材102页2、3题。2.有12个□,把其中的涂上红色,涂上黄色。1.独立思考,填出答案,集体订正。2.先观察图中的阴影部分,再在○里填上“>”或“<”,然后集体订正。5.有20根小棒,拿走它的。试一试。四、全课总结。(4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布置课后作业。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认识整体的几分之几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1份是苹果总数的。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时,用分的份数作分母,取的份数作分子。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上册1 时、分、秒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引导探究,合作求知,巩固练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几分之几优质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