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设计,共6页。

    1. 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高阅读材料的能力,初步学会在具体条件下分析历史问题,认识改革的伟大意义。
    2. 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 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的内容。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方案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提问:这首歌曲是对哪位历史人物哪项功绩的赞颂?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
    方案2:播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影像资料的片段导入新课。
    方案3:利用凤阳花鼓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教师进行解说有关历史,由此导入新课
    知识点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阅读下列材料,谈谈改革前的农村存在哪些弊端?结合教材第39页,总结其原因。
    材料一 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材料二 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只有20户人家100多人,是远近闻名的三靠村: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每年秋后家家户户背起花鼓去讨饭。
    师:出示材料和问题,组织学生阅读材料,思考改革前的农村存在的弊端。
    生:阅读材料,学生阅读材料,思考改革前的农村存在的弊端,了解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背景。
    师:点拨指出:材料一,农民劳动不积极;材料二,靠救济生存;原因:农村原有的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导致农民越过越穷。
    2. 如果你是当时上述情况的农民,整天混日子、饿肚子,你想一直这样下去吗?你有何想法呢?安徽凤阳的农民又是如何做的呢?效果如何?请阅读教材第38页《相关史事》。
    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生:思考问题,结合教材,了解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作用。
    师总结: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份文书成为中国第一份农村改革的宣言书,也成为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小岗村的成功尝试得到中央的肯定,并逐步在全国推开,并正式定名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教师指出:农村的经济改革,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及时总结农民的创造,因势利导,加以推动,是党指导社会改革的一个成功范例。
    3.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作用?请阅读教材第39页。
    师:出示问题,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结合投影讲解。
    4. 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哪几次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结合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说明生产关系变革应遵循什么规律?
    师:出示问题,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生:自主合作交流
    师点拨:
    应遵循原则: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把握住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过渡】
    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师:创设情境,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学习。
    知识点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 请阅读下列材料,说一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材料一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材料二 1956年夏天,上海天气很热,一家企业想买一批风扇,就打报告到上级有关部门申请,结果经过11个部门的层层审批,等申请报告批下来,夏天早过去了。
    师:出示材料和问题,组织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师点拨: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
    吃“大锅饭”,职工没有积极性。
    2. 你能开出什么“药方”让企业摆脱困境呢?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有何作用?
    师:出示问题,组织学生思考。
    生:阅读教材第40页,踊跃发言。
    师点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从而解放了企业。
    【过渡】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有种声音反映了人民对改革的质疑,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应该是计划取向,而改革却搞了市场趋向,改革有方向性错误。到底计划还是市场,改革之路如何前行?敢问路在何方?
    师:创设情境,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学习。
    知识点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在什么时间?
    师:出示问题,组织学生自主探究。
    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师点拨:1992年,中共十四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什么作用?
    师:出示问题,组织学生自主探究。
    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师点拨: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完成本课相关习题
    事件
    核心内容
    意义
    土地改革(1950-1952)
    地主私有
    农民私有
    解放生产力开辟农业发展道路
    农业合作社
    (1953)
    私有制
    公有制
    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人民公社化
    (1958)
    一大二公
    挫伤积极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
    土地公有
    包产到户
    自主经营
    调动积极性
    农业大发展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优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优质教案设计,共3页。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