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江西省中考化学模拟卷(二)(WORD版,含答案)
展开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u:64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1-5 题每 小 题 1 分,6-10 题每 小 题 2 分,共 15 分)
1.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A.氮气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
2.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玻璃水杯B.陶瓷碗C.塑料脸盆D.羊皮大衣
3.化肥硫酸铵[(NH4)2SO4]属于( )
A.复合肥B.磷肥C.钾肥D.氮肥
4.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混合产生氯气(Cl2),氯气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和碱溶液。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制取Cl2 B.除去Cl2中的HCl C.收集氯气 D.测氯水的pH
5.“分类”可以使人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
A.单质:金刚石、液氧、氧化铁 B.氧化物:水、二氧化碳、氧化铁
C.碱: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钙 D.化合物:天然气、氯化钠、硫酸铜
6.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N5-等微粒。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N5-是一种单质 B.1个N5-中有5个氮原子核
C.1个N5-中共含有35个中子 D.1个N5-中共含有34个电子
7.如图是一种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的微观反应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生成物丁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
8.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关系如图甲),把金属M加入到足量的Y(NO3)2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乙)。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M>Y>Z>XB.X>Z>Y>MC.X>Z>M>YD.Z>X>M>Y
9.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10.下列图像与对应叙述不相符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B.②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铝粉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C.③表示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④表示铁和氯化铜溶液反应
二、选择与填充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先在 A、B、C 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 D 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 2 分,其中选择 1 分,填充 1 分,共 6 分 )
11.2021年1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决定停止生产酚酞片。下列关于酚酞(C20H14O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酚酞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B.酚酞中含有14个氢原子
C.酚酞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4
D.酚酞中_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2.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b物质是易溶物
B.t2℃时,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
C.t2℃时,60ga物质溶解于100g水中,形成溶液质量为160g
D.把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含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_____
第II卷(非选择题)
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3 分)
14.(4分)生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花生油、豆油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钠易潮解,可用作 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里的少量白磷不慎起火,可用沙土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___________。
(4)用下列物质除去油污时,利用乳化作用的是____________ (选填序号)。
a.汽油 b.含氢氧化钠的炉具清洁剂 c.洗洁精
15.(8分)“嫦娥飞天” “中国高铁”等“中国制造”,展现了“中国智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嫦娥四号”探测器悬梯等关键部件采用铝合金而不采用纯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复兴号”动车高速运行离不开铁轨。建造铁轨需要大量钢铁,钢铁属于________材料,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其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建造铁轨所需要的钢铁通常用还原铁矿石制得,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中,a处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6.(6分)某工厂利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含杂质Al2O3)和闪锌矿(主要成分为ZnS,含杂质FeS)共同生产干电池的原料Zn和MnO2,同时获得一些副产品,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硫酸浸取液的主要成分为ZnSO4、MnSO4、Fe2(SO4)3、Al2(SO4)3;
②MnCO3难溶于水,净化除杂时加入MnCO3是为了调节溶液的pH;
③相关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所示:
(1)为提高浸取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任写一条)。
(2)净化除杂时加入MnCO3应控制溶液的pH范围是________。
(3)电解时还会生成硫酸,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废液处理过程中会得到硫酸钠溶液,要从硫酸钠溶液中获取硫酸钠晶体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17.(5分)2021年1月11日,海宏号”盾构机顺利贯通大连海底隧道,标志着我国成功攻克大盾构下穿海域岩溶地质这一“世界性难题”。已知物质王国的盾构机组成部分A~F分别为氢氧化钠、稀盐酸、铁、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硫酸铜中的一种,相邻的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其中A、B反应生成红色物质,D俗称熟石灰,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与F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4)除A、B外,其他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均能转化为G,G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6 分)
18.(7分)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一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 (填序号)。
(3)图二中D向盛水的烧杯中通入二氧化碳,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利用传感器采集信息绘制出烧杯内溶液pH与通入气体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E)。
①曲线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t时刻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
19.(9分)实验室有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图所示)的无色溶液,老师让各小组开展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无色溶液究竟是什么物质的溶液?
【猜想与假设】经了解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原是放在存放盐溶液的柜子里。由此猜测:可能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中某一种的溶液。
【理论分析】为了确定该溶液,他们首先进行了分析:
(1)甲同学根据标签上的组成元素认为一定不可能是____溶液。
(2)乙同学提出,碳酸氢钠、硝酸钠的溶液也不可能,他的依据是____。
【设计实验】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溶液,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结论】
(3)该瓶无色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4)丙同学认为原设计的实验还可简化,同样达到鉴别的目的。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下(将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20.氯化铜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作催化剂、杀虫剂等。为测定某氯化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取100g氯化铜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实验室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32%氢氧化钠溶液100g,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6%氢氧化钠溶液,需加人水的质量是_______g。
(2)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保存,应装在_______(填“广口瓶”或“细口瓶”)中。
(3)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g。
(4)计算氯化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1.C 碳
12.C 取等质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的水,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13.A c>b>a
14.(1)油脂 (2)干燥剂 (3)隔绝空气(或氧气) (4)c
15.(1)铝合金的硬度比铝大 2Al+3CuSO4===3Cu+Al2(SO4)3
(2)金属 含碳量不同
(3)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 Fe2O3+3COeq \(=====,\s\up7(高温))2Fe+3CO2
16.(1)浸取前将矿石粉碎(合理即可)
(2)5.4≤pH<7.2
(3)MnSO4+ZnSO4+2H2Oeq \(=====,\s\up7(通电))MnO2+Zn+2H2SO4
(4)蒸发结晶
17.(1)Ca(OH)2
(2)CO2+2NaOH===Na2CO3+H2O
(3)复分解反应
(4)作溶剂(合理即可)
18.(1)锥形瓶
(2)CaCO3+2HCl===CaCl2+H2O+CO2↑ C
(3)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显酸性,溶液pH减小,曲线下降
②溶液变红
19.(1)氯化钠(或NaCl)
(2)碳酸氢钠和硝酸钠的化学式中钠的原子个数为1,而标签中为2(或碳酸氢根和硝酸根化合价为-1价,而标签中显示推断酸根为-2价)
(3) 碳酸钠(或Na2CO3) Na2CO3+BaCl2===BaCO3↓+2NaCl
(4)取少量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 有大量气泡产生
20.(1)100
(2)细口瓶
(3)16
(4)解:设100g氯化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CuCl2+2NaOH===Cu( OH)2↓+2NaCl
135 80
x 16g
eq \f(135,80)=eq \f(x,16g) x=27g
氯化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eq \f(27g,100g)×100%=27%
答:氯化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7%。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氧化钙固体中少量的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
点燃气体
C
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D
鉴别氯化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________
离子
Fe3+
Al3+
Zn2+
Mn2+
开始沉淀时pH
2.3
4.2
7.2
8.3
完全沉淀时pH
3.2
5.4
8.0
9.8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取少量该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慢慢滴加BaCl2溶液。
②静置后,倾去上层清液,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大量气泡,沉淀消失。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D
A
B
B
C
C
C
B
2022年江西省中考化学冲刺卷(三) (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江西省中考化学冲刺卷(三) (word版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下列做法正确的是,芹菜中的芹黄素,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相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江西省中考化学冲刺卷(四) (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江西省中考化学冲刺卷(四) (word版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如图为一种自热火锅的构件图,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应实验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江西省中考模拟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江西省中考模拟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我国科学家以金负载的沸石分子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