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会考)化学模块测试卷(必修二)
展开2021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必修模块测试卷(二)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核素碳(614C)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B.碳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
C.该核素的中子数为8 D.该核素可用于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
B.NH3的电子式:H··N··H··H
C.离子结构示意图既可以表示32S2-,又可以表示34S2-
D.比例模型既可以表示甲烷分子,又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3. 2018年11月召开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交流合作。下列参展商品中,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
A.中国剪纸
B.俄罗斯小麦粉
C.埃及长绒棉
D.巴基斯坦铜器
4.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池使LED灯发光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极反应式为Zn-2e-Zn2+
B.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
C.Zn为负极,Cu为正极
D.铜表面有气泡生成
5.下列反应从原理上不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
①CaO+H2OCa(OH)2 ②NaOH+HClNaCl+H2O ③2H2O2H2↑+O2↑
④2CO+O22CO2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将10 mol A和5 mol B放入10 L真空箱内,某温度下发生反应3A(g)+B(g)2C(g),在最初0.2 s内,消耗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6 mol·L-1·s-1。则在0.2 s时,真空箱中C的物质的量是( )
A.0.12 mol B.0.08 mol C.0.04 mol D.0.8 mol
7.A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As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第四周期ⅤA族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酸性:H3AsO4>H3PO4 D.稳定性:AsH3
8.银锌电池是一种常见化学电源,其反应原理为Zn+Ag2O+H2OZn(OH)2+2Ag,其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会增加
B.Ag2O 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Zn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2OH-Zn(OH)2
D.放电前后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氢氧化钾与硝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化学反应的过程,都可以看成是“贮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等而被释放出来的过程
D.燃料在有足量空气的环境中且与空气充分接触就能充分燃烧
10.下列金属的冶炼中,通过在高温下加入还原剂来完成的是( )
A.Na B.Fe C.Al D.Ag
11.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的是( )
A.H2O B.KCl C.MgCl2 D.CaCl2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H2和2H2互为同素异形体 B.CH3Cl和CH2Cl2互为同系物
C.C60和C70互为同位素 D.C2H6和C3H8均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13.下列有关烃的结构和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和苯分子的空间结构都是平面形
B.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甲烷和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D.丙烷和丁烷都有同分异构体
14. 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高分子化合物 B.仅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 D.可以通过烧焦时产生的特殊气味进行鉴别
15. 等质量的锌与过量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实验数据见下表。收集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时间最短的一组是( )
组别
A
B
C
D
盐酸浓度/mol·L-1
2.0
2.5
2.5
2.5
温度/℃
25
30
50
50
锌的状态
块状
粉末
块状
粉末
16.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O(g)+CO(g)CO2(g)+H2(g)。当H2O、CO、CO2、H2的浓度不再变化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B.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
C.H2O和CO全部转化为CO2和H2 D.H2O、CO、CO2、H2的浓度一定相等
17. 下列试剂或方法中,不能用来鉴别乙酸溶液与乙醇溶液的是( )
A.观察颜色 B.紫色石蕊溶液 C.碳酸钠溶液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18. 短周期金属元素A~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氢氧化物的化学式及其碱性:COH>D(OH)2>E(OH)3
B.金属性:A>C
C.原子半径:C
19.下列关于膨松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钠是常用的碱性膨松剂,其作用原理为2NaHCO3CO2↑+H2O+Na2CO3
B.复合膨松剂一般由碳酸盐类、酸类和淀粉等物质组成
C.膨松剂分为碱性膨松剂和复合膨松剂两类
D.膨松剂使用量越大,食品越松软,越符合人们的要求
20.如图所示实验操作能实现的实验目的是( )
A.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B.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探究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D.探究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物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
C.凡是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D.凡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22.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
23.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所示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D.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铁片上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SO42-向铜电极移动
24.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有:①中和法;②化学沉淀法;③氧化还原法;④过滤法。其中属于化学方法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5.某合金与铁的物理性质的比较如表所示:
熔点/℃
密度(g/cm3)
硬度(金刚石为10)
导电性(银为100)
某合金
2500
3.00
7.4
2.3
铁
1535
7.86
4.5
17
还知该合金耐腐蚀,强度大。从以上性能看,该合金不适合用于制作( )
A.导线 B.门窗框 C.炉具 D.飞机外壳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2分)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常温下,A、C组成的化合物是常见的液体,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D与C同主族。回答下列问题:
(1)A单质的电子式为 ;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 周期 族。
(2)B、C中,原子半径较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D、E的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较强的是 (填化学式)。
(3)A、C组成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1的化合物常用于制备C的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7.(12分)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NO2和N2O4之间发生反应:2NO2(g)(红棕色)N2O4(g)(无色),其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曲线 (填“X”或“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2)若降低温度,则v(正)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v(逆) 。
(3)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同时进行,分别测得甲中v(NO2)=0.3 mol·L-1·s-1,乙中v(N2O4)=6 mol·L-1·min-1,则 (填“甲”或“乙”)中反应更快。
(4)在0~3 min内N2O4的反应速率为 。
(5)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v(NO2)=2v(N2O4)
B.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C.N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D.容器内气体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
E.相同时间内消耗n mol N2O4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F.相同时间内消耗n mol N2O4的同时消耗2n mol NO2
28.(14分)已知A是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性物质,A、B、C、D、E、F、G均为有机物,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 B中官能团的电子式为 。
(2)在F的同系物中最简单的有机物的空间构型为 。
(3)写出与F互为同系物的含5个碳原子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中一氯代物种类数最少的物质的结构简式: 。
(4)写出下列编号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④ , 反应;
⑦ , 反应。
29.(12分)牛奶中的乳糖在有益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乳酸,从而成为适合于乳糖不耐人群饮用的酸牛奶,乳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OOH。
回答下列问题:
(1)乳酸分子中所含官能团为 和 。(填名称)
(2)乳酸的某些化学性质与乙醇相似,如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一定条件下,两分子乳酸之间可以反应生成含三种不同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A(C6H10O5),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A的结构简式为 。
2021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
必修模块测试卷(二)
1.A 【解析】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质量数,左下角的数字代表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据此进行解答。14为该核素的质量数,不是相对原子质量,A项错误。
2.C 【解析】C2H4O2为乙酸的分子式,A项错误;氨气的电子式为H··N····H··H,B项错误;互为同位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C项正确;碳原子半径小于氯原子半径,D项错误。
3.D 【解析】纸富含纤维素,纤维素属于多糖;小麦粉里面含有淀粉等,淀粉属于多糖;长绒棉的主要成分也是纤维素;铜器的主要成分是铜,属于无机物。
4.A 【解析】铜锌原电池中,Cu作正极,活泼金属Zn作负极,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A项错误,C项正确;根据图中能量转化分析可知,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LED灯发光时电能转化为光能,所以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B项正确;负极上Zn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u作正极,溶液中的H+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H2,所以Cu表面有气泡生成,D项正确。
5.B 【解析】设计原电池必须符合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即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且该反应必须是放热反应。①CaO+H2OCa(OH)2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设计成原电池;②NaOH+HClNaCl+H2O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设计成原电池;③2H2O2H2↑+O2↑是氧化还原反应,但属于吸热反应,所以不能设计成原电池;④2CO+O22CO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该反应放热,所以能设计成原电池。
6.B 【解析】在最初的0.2 s内,消耗的n(A)=0.06 mol·L-1·s-1×0.2 s×10 L=0.12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Δn(C)=23Δn(A)=23×0.12 mol=0.08 mol,B项正确。
7.C 【解析】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序数。由图可知,电子层数是4,最外层有5个电子,所以As位于第四周期ⅤA族,A项正确;As是非金属元素,B项正确;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P>As,所以酸性H3AsO4
9.C 【解析】焦炭还原水蒸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A项正确。氢氧化钾与硝酸的反应是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项正确。化学反应的过程,有的是物质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或是其他形式的能量的过程,有的是释放能量的过程,有的是吸收能量的过程,C项错误。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以从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来考虑。所以使燃料充分燃烧需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二是燃料与氧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D项正确。
10.B 【解析】金属的冶炼一般有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物理分离法,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金属冶炼:活泼金属K、Ca、Na、Mg、Al一般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Al是电解熔融的Al2O3)制得;较不活泼的金属Zn、Fe、Sn、Pb、Cu等用热还原法制得,常用还原剂有C、CO、H2等;Hg、Ag用加热分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得。
11.A 【解析】B、C、D三项对应的物质中都仅含有离子键,A项对应物质中含有共价键。
12.D 【解析】两者为同一种物质,A项错误;两物质分子中的氯原子的个数不同,不互为同系物,B项错误;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C项错误;C2H6和C3H8没有同分异构体,D项正确。
13.A 【解析】聚乙烯结构中不含有碳碳双键,故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项错误;甲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项错误;丙烷没有同分异构体,D项错误。
14.B 【解析】蛋白质是由C、H、O、N、P、S等元素组成的。
15.D 【解析】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16.A 【解析】当H2O、CO、CO2、H2的浓度不再变化时,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17.A 【解析】二者均为无色,故不能通过观察颜色来鉴别乙酸溶液和乙醇溶液,A项不可以鉴别;乙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但乙醇不能,B项可以鉴别;碳酸钠溶液能与乙酸反应,有气体放出,乙醇溶液不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项可以鉴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将乙醇氧化使自身颜色褪去,但不与乙酸反应,D项可以鉴别。
18.A 【解析】由短周期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A为Li元素,B为Be元素,C为Na元素,D为Mg元素,E为Al元素。则C、D、E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Mg(OH)2、Al(OH)3,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碱性NaOH>Mg(OH)2>Al(OH)3,A项正确;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故金属性A
20.A 【解析】由图可知,其他条件相同,只有Na2S2O3溶液浓度不同。
21.D 【解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N2等,A项错误;离子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OH、Na2O2等,B项错误;共价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也可以电离出离子,如HCl溶于水电离出H+、Cl-,C项错误。
22.A 【解析】A项,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B项,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C项,浓H2SO4溶于水是物理过程,不是化学反应;D项,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23.D 【解析】a和b不连接时,由于金属活动性Fe>Cu,所以在铁片上会发生反应Fe+Cu2+Fe2++Cu,在铁片上有金属铜析出,A项正确;a和b用导线连接时,形成了原电池,Cu作原电池的正极,在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B项正确;无论a和b是否连接,Fe都会失去电子,变为Fe2+,而Cu2+会得到电子变为Cu,所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C项正确;a和b用导线连接后,铁作负极,铜作正极,铁片上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中SO42-向铁电极移动,D项错误。
24.A 【解析】中和法、氧化还原法、化学沉淀法都发生了化学反应,属于化学方法。过滤法只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固体颗粒的大小)进行分离,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25.A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合金的导电性较差,所以不适合用于制作导线;该合金有较大的硬度、强度,故可用于制作门窗框;熔点较高,可用于制作炉具;密度小、硬度大、熔点高,可用于制作飞机外壳。
26.(1)H··H 二 ⅣA (2)C HCl
(3)2H2O22H2O+O2↑
【解析】根据A、C组成的化合物是常见液体,可以推测A是H元素,C是O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可知B是C元素,根据D与C同主族,可知D是S元素,则E是Cl元素。
27.(1)X (2)减小 减小 (3)甲
(4)0.05 mol·L-1·min-1 (5)BCF
【解析】(1)由化学方程式2NO2(g)(红棕色) N2O4(g)(无色)可知,反应中NO2的物质的量变化较大,则X为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2)温度降低,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3)甲中v(NO2)=0.3 mol·L-1·s-1,乙中v(N2O4)=6 mol·L-1·min-1,v(NO2)=2v(N2O4)=12 mol·L-1·min-1=0.2 mol·L-1·s-1,则甲中反应较快。(4)v(N2O4)=0.7mol-0.4mol2 L3min=0.05 mol·L-1·min-1。(5)A项,v(NO2)=2v(N2O4),未体现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的关系,错误;B项,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正确;C项,N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正确;D项,反应过程中容器中原子总数始终不变,所以容器内气体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标志,错误;E项,只要反应发生就符合相同时间内消耗n mol N2O4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所以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错误;F项,相同时间内消耗n mol N2O4的同时消耗2n mol NO2,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正确。
28.(1)碳碳双键 ·O······H (2)正四面体形 (3)C(CH3)4
(4)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取代(或酯化)
+HClCH3CH2Cl 加成
【解析】A是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性物质,则A为乙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B为乙醇,乙醇经催化氧化生成的C为乙醛,乙醛继续氧化生成的D为乙酸,或乙醇直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乙酸,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G为一氯乙烷;根据⑥、⑦的反应条件可知,F应该是A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乙烷,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乙烷;B与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E为乙酸乙酯。
29.(1)羟基 羧基 (2)2CH3CH(OH)COOH+O2+2H2O
(3)取代反应
【解析】(1)乳酸分子中所含官能团为羟基和羧基。(2)乳酸的某些化学性质与乙醇相似,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羟基被氧化成羰基,化学方程式为2CH3CH(OH)COOH+O2+2H2O。(3)一定条件下,两分子乳酸之间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含羟基、酯基、羧基三种不同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
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 这是一份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共33页。
湖南省2020-2021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2020-2021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40, 第三周期第ⅣA族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模块七 化学实验——2023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专项检测卷: 这是一份模块七 化学实验——2023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专项检测卷,文件包含模块七化学实验2023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专项检测卷解析版docx、模块七化学实验2023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专项检测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