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节 光的色散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
1、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分解成红、 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的现象,称之为光的色散。
2、白光可以分解成各种色光。
3、色散现象是1666年牛顿发现的。
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折射)而产生的。
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不同的色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1.下列诗词中能反映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池水映明月 B.彩虹舞山涧 C.潭清疑水浅 D.起舞弄清影2. 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小孔成像3.让太阳透过三棱镜,会出现 现象.再让三棱镜分解出来的彩色光带通过倒置的三棱镜后,光束又混合成白光,这证实了白色的太阳光是由 光混合而成的.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电视、电影的彩色画面都是根据色光三原色所制成的。
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
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谢耳,用温度计测量由紫光到红光的温度,发现温度逐渐增加,可是当温度计放到红光以外的部分时,温度仍持续上升,多次反复实验都是这样,因而断定有看不见的光存在。
太阳光的光谱中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
(1)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和吸收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红外线最突出的是热效应。
快速监测人体体表温度的仪器。具有非接触式测温、准确度高、测量速度快、超温语音报警等优点。适合于出入境口岸、港口、机场、码头、车站、机关、学校、影剧院等场合使用。
医学上用红外胶片拍出皮肤的热谱图来诊断疾病
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红外线夜视仪,可以用在步枪的瞄准器上。
利用红外线遥感技术可以勘测地球、寻找水源、监视森林火灾、估测大面积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预报风暴和寒潮等,军事上也有重要应用。
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强
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紫外线。
1801年德国化学家里特有一次把含有氯化银的照相底片放到可见光光谱的紫光外侧,发现底片被 感光,他反复探究,终于发现里面有一种不可见的 光—紫外线。
紫外线的特征: 1.化学作用 2.荧光效应 3.生理作用
照相底片感光——化学作用强
化学作用强,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
荧光效应,可以鉴别古字画、人民币、商标的真伪
紫外线验钞机—荧光作用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医院、饭店中常用紫外线灯来灭菌
紫外线灭菌灯—生理作用
4.每年5月份,我省成都及周边的区的农民都有大量焚烧秸秆的现象.焚烧秸秆所产生的烟雾不仅对空气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威胁到人的健康,还影响了正常的航空及交通.为了对秸秆焚烧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治理,今年成都市气象局利用了高科技帮手,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观测以及时发现焚烧源.卫星监测焚烧源的主要依据( ) A.对焚烧源进行拍照,从照片上直接看到焚烧源 B.监测焚烧源产生的烟雾,从烟雾的多少来确定焚烧源 C.监测焚烧源的颜色,从遥感照片的颜色来确定焚烧源 D.监测焚烧源的温度,通过捕捉高温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 确定焚烧源
5. (中考•荆门)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 A.电视遥控器 B.医用“B超机 C.验钞机 D.夜视仪
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2.色光的混合3.物体的颜色4.不可见光
人教版第5节 光的色散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第5节 光的色散授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色光的混合,红外线,红外线自动跟踪装置,红外线自动感应门,红外线自动感应水龙头,紫外线,紫外线的特点,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第5节 光的色散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5节 光的色散教案配套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演示色散,警示误区,色光的混合,看不见的光,探究活动,实验记录,实验总结,可见光与不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册第5节 光的色散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5节 光的色散授课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彩虹是怎么产生的,交流讨论,各种色光,光的色散,色光的混合,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体的颜色,透过的色光,反射的色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