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创新班) 试卷
展开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创新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Fe56 Cu64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铝热反应回收金属铝B.长征三号火箭发射“北斗卫星”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化学能C.催化转化机动车尾气为无害气体,能消除酸雨和雾霾的发生D.PM2.5是直径≥2.5微米的细颗粒物,其表面积大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2.下列有关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表示(或表述)正确的是A.氮气的电子式: B.氮离子(N3-)的结构示意图:C.对-二硝基苯的结构简式:D.氰酸铵(NH4CNO)与尿素[CO(NH2)2]互为同分异构体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B.常温下可用铜制容器来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C.有单质参加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漂白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4.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P2O5具有吸水性,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碳酸氢钠具有碱性,可用于制抗酸药C.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可用于萃取溴水中的Br2D.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5.X、Y、Z、W四种物质有如图转化关系。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XYZWANaNa2O2NaOHNaClBFe(OH)3FeCl3FeCl2Fe(OH)2CAlNaAlO2Al(OH)3AlCl3DCl2HClHClONaClO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Cu2+、Mg2+、SO42-、Cl-B.能溶解Al(OH)3的溶液:K+、Na+、SO42-、NO3—C.0.1 mol·L-1NH4HCO3溶液:K+、Na+、CO32-、OH-D.0.1 mol·L-1NaAlO2溶液:Na+、Cl-、HCO3-、SO42-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C.用装置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D.用装置乙有效吸收NH3并防止倒吸8.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 B.C. D.9.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Fe溶于稀盐酸:2Fe+6H+=2Fe3++3H2↑B.过量的Na2SO3溶液除去溶液中的Cl2:SO32—+Cl2+H2O=SO42-+2Cl-+2H+C.NaAl(OH)4溶液中缓慢通入足量CO2:2[Al(OH)4]-+CO2=2Al(OH)3↓+CO32-+H2OD.Ca(HCO3)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2HCO3-+Ca2++2OH-=CaCO3↓+CO32-+2H2O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 L由C2H2和C2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碳原子的数目为NAB.室温下,4.0 g氦气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 NAC.标准状况下,2.24 L Cl2溶于足量水反应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 NAD.12 g NaHSO4固体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为0.2 NA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11. 丁苯酞是一种治疗急性脑缺血的药物,部分合成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合物X、Y和丁苯酞三种分子中各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B. 化合物Y可以发生取代、加成和加聚反应C. 可用Na2CO3溶液鉴别化合物X和化合物YD. 化合物X、Y和丁苯酞各1 mol最多消耗NaOH的量均为1 mol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质量减轻,充电时阳极质量增加B. 同温下,0.1 mol·L-1醋酸溶液pH=a,0.01 mol·L-1醋酸溶液pH=b,则a+1<bC. 钢铁水闸可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或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护D. 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当3v正(H2)=2v逆(NH3),则反应达到平衡13.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或解释A淀粉KI溶液中通入Cl2,再通入SO2,溶液先出现蓝色,后蓝色褪去还原性:I->Cl->SO2 B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用激光笔照射,出现一条光亮通路有Fe(OH)3胶体生成C向5 mL 0.1 mol·L-1 KI溶液中加入0.1 mol·L-1的FeCl3溶液1 mL,振荡,用苯萃取2~3次后,取下层溶液滴加5滴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反应2Fe3++2I-===2Fe2++I2是有一定限度的D取CH3CH2Br与NaOH溶液混合,共热并充分振荡,冷却后滴加AgNO3溶液,出现棕黑色沉淀CH3CH2Br变质了14. 常温,Ka(HCOOH)=1.77×10-4,Ka(CH3COOH)=1.75×10-5,Kb(NH3·H2O)=1.76×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NH)相等的HCOONH4溶液、CH3COONH4溶液、NH4HCO3溶液:c(NH4HCO3)<c(CH3COONH4)<c(HCOONH4)B. 浓度均为0.1 mol·L-1的HCOONa和NH4Cl两种溶液:c(OH-)+c(HCOO-)>c(H+)+c(NH)C. 0.1 mol·L-1的CH3COOH与0.05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H+)+c(CH3COOH)<c(OH-)+c(Na+)D. 向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通HCl至溶液pH=7:c(Na+)>c(CH3COOH)>c(Cl-)15. 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CH3OH(g)+CO(g)CH3COOH(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达平衡时,容器Ⅰ与容器Ⅱ中的总压强之比为3∶4B. 达平衡时,容器Ⅱ中比容器Ⅰ中的大C. 达平衡时,容器Ⅲ中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Ⅰ中的大D. 达平衡时,容器Ⅰ中CH3OH转化率与容器Ⅲ中CH3COOH转化率之和小于1非选择题(共80分)16.(14分)实验室以废铜屑为原料制取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的实验过程如下:(1)酸浸中产生的气体有 ▲ (填化学式,下同),过滤Ⅱ的滤液中主要成分是 ▲ 。(2)流程中可看出影响产品生成的因素有多种,请写出其中2个: ▲ ,并任选其中一个因素,说明其原因 ▲ 。(3)CuSO4溶液和纯碱溶液混合同样可以制得Cu2(OH)2C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产品纯度可通过测定其中Cu的含量来确定。实验步骤为:称取m g样品,用适量稀硫酸完全溶解,转移至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调节溶液pH=3~4,加入过量的KI,用c 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 mL。上述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2Cu2++4I-=2CuI(白色)↓+ I2 2S2O32-+ I2=2I-+S4O62-①滴定过程中不能剧烈摇动锥形瓶的原因是 ▲ 。②产品中Cu的含量为 ▲ (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17.(15分)化合物E是合成一种眼科表面麻醉用药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1) E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硝基、 ▲ 、 ▲ (写两种)。(2) D―→E的反应类型为 ▲ 。(3) B的分子式为C9H9O5N,则B的结构简式为 ▲ 。从整个流程看,设计A―→B这一步的目的是 ▲ 。(4) 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属于α氨基酸;②分子中含有苯环;③分子中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5) 请以和C2H5OH为有机原料制备医药中间体(),写出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 。18. (12分)氯碱工业所用的食盐水中Na2SO4的浓度不能超过5.00 g·L-1。工业上测定食盐水中Na2SO4浓度的实验步骤如下:步骤Ⅰ:量取10.00 mL食盐水,先加入少量36.5%的浓盐酸,使溶液呈酸性,再加入足量的三乙醇胺和乙醇混合液,以使食盐水中Fe3+、Al3+与三乙醇胺形成配离子而不与EDTA(Na2H2Y)反应,再加蒸馏水配成100.00 mL溶液A;步骤Ⅱ:准确量取20.00 mL溶液A,加入0.060 0 mol·L-1的BaCl2溶液20.00 mL,充分振荡,用铬黑T作指示剂,用0.050 0 mol·L-1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Ba2+(离子方程式为Ba2++H2Y2-===BaY2-+2H+),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23.79 mL。再重复以上操作2次,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3.82 mL、23.79 mL。(1) 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密度为1.18 g·mL-1,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已知:室温下,Ksp(BaSO4)=1.0×10-10。若食盐水中SO沉淀完全(浓度小于1×10-6 mol·L-1),则溶液中c(Ba2+)至少为 ▲ 。(2) 加入浓盐酸使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 ▲ 。(3) 通过计算确定原食盐水中Na2SO4的浓度(用g·L-1表示)(写出计算过程) ▲ 。19. (13分)工业上利用废铝屑(含Al、Al2O3、Fe及Fe的氧化物)制取纯净的无水氯化铝,主要过程如下:(1) 检验氯化铝溶液中是否含有微量的Fe3+,可用的试剂为 ▲ 。(2) 操作Ⅱ的步骤为 ▲ 、结晶、过滤、洗涤。(3) 煅烧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 在强热条件下,Al2O3转化为AlCl3的反应如下:Al2O3(s)+3Cl2(g)+3C(s)===2AlCl3(g)+3CO(g) ΔH>0Al2O3(s)+3Cl2(g)+C(s)===2AlCl3(g)+CO2(g) ΔH<0工业上在通氯气的同时鼓入适量的氧气,其目的是:①除去多余的碳粉;② ▲ 。(5) 利用下列试剂设计由废铝制备氯化铝溶液的“一系列操作Ⅰ”的实验方案: ▲ 。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6 mol·L-1 HCl溶液、3 mol·L-1 H2SO4溶液、6 mol·L-1 NaOH溶液、氨水、H2O、CO2。20.(14分)镁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电池制造、储氢及大气治理等方面用途非常广泛。(1)一种镁-锂双离子二次电池的装置如题图-1所示:①放电时,迁移至正极区的离子是 ▲ 。②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纳米MgH2和LiBH4组成的体系如题图-2所示,400℃以上受热放氢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镁将成为未来超级燃料,燃烧时还可除去空气中过多的温室气体。已知1g固态镁在CO2气体中完全燃烧放出4.3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4)MgO浆液是高活性的脱硫剂,脱除烟气中的SO2主要包含的反应有:(I)Mg(OH)2+ SO2=MgSO3+H2O (II)MgSO3+SO2+H2O= Mg(HSO3)2(III)Mg(HSO3)2+ Mg(OH)2=2MgSO3+2H2O (IV)2MgSO3+O2=2MgSO4用MgO浆液脱硫时,脱硫效率、pH及时间的关系如题图-3所示。己知20℃时,H2SO3的K1=l.54×10-2,K2=1.02×10-7,25℃时,Ksp(CaSO3)= 3.1×10-7,Ksp[Mg(OH)2]= 1.2×10-11,MgSO3的溶解度为0.646g/l00gH2O)①脱硫过程中使浆液pH减小最显著的反应是 ▲ (填I、II、ⅡI或IV)。②约9000s之后,脱硫效率开始急速降低,其原因是 ▲ 。③其他条件相同时,镁基和钙基脱硫效率与液、气摩尔流量比如题图-4所示。镁基脱硫效率总比钙基大,除生成的MgSO4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外,还因为 ▲ 。21.(12分)铝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金属冶炼、有机合成等领域。(1)铝热反应可以冶炼金属铬,Cr3+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AlCl3可作反应的催化剂。①乙酸酐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 ②1 mol对甲基苯乙酮分子中含有的σ键为____▲____。 ③CH3COOH与H2O可以任意比例互溶,除因为它们都是极性分子外,还因为_____▲_______。 ④单个AlCl3气态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AlCl3可与Cl-形成 AlCl4—,与AlCl4—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_____▲_____。 (3)某遮光剂的晶胞如图所示,由晶胞可知n=___▲_____。
参考答案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B 2.D 3.A 4.B 5.C 6.B 7.B 8.B 9.D 10.A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漏选得2分)11.AC 12.C 13.BC 14.B 15.BD非选择题(共80分)16.(每空2分,共14分)(1)NO2、NO等 NaNO3(2)温度和pH(或反应物浓度、反应物配料比以及反应物倒入方向等)温度过高,碱式碳酸铜会分解产生氧化铜,过低,反应速率太慢。pH过低,得不到碱式碳酸铜,过高则生成氢氧化铜。(3)2CuSO4+2Na2CO3+H2O=Cu2(OH)2CO3↓+2Na2SO4+CO2↑(4)①淀粉 防止I2挥发(或防止CuI沉淀与S2O32-形成络离子)②0.064cv/m17. (15分)18. (12分)(1) 11.8 mol·L-1(2分) 1.0×10-4 mol·L-1(2分)(2) 防止Fe3+、Al3+水解(不与三乙醇胺反应)(2分)(3) n(BaCl2)=0.060 0 mol·L-1×20.00×10-3 L=1.2×10-3 mol(1分)V(EDTA)=(23.82+23.79+23.79)/3=23.80 mL(1分)与EDTA反应的n(BaCl2)=n(EDTA)=0.050 0 mol·L-1×23.80×10-3 L=1.19×10-3 mol (1分)n(Na2SO4)=n(BaCl2)=1.2×10-3 mol-1.19×10-3 mol=1.0×10-5 mol (1分)盐水中Na2SO4的浓度=×5=0.71 g·L-1 (2分)19. (13分)(1) KSCN溶液(或苯酚溶液)(2分)(2) 蒸发浓缩(2分)(3) 2[AlCl3·6H2O]Al2O3+6HCl↑+9H2O↑(2分)(4) 减少尾气中的CO含量或利用C、CO与O2反应放出热量维持反应所需的温度。(2分)(5) 将废铝屑溶于适量的6 mol·L-1 NaOH溶液,充分搅拌(1分),过滤(1分),向滤液中通入足量的CO2(1分),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固体(1分)。将所得固体溶于适量的6 mol·L-1盐酸(1分)。[或:将废铝屑溶于适量的6 mol·L-1盐酸(或3 mol·L-1 H2SO4)溶液,充分搅拌(1分),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6 mol·L-1 NaOH浓度,充分搅拌后过滤(1分),向滤液中通入足量的CO2(1分),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固体(1分),将所得固体溶于适量的6 mol·L-1盐酸(1分)]。21.(12分)(1)1s22s22p63s23p63d3(或[Ar]3d3) (1分)(2)①sp3 sp2 (2分) ②20mol (2分) ③CH3COOH分子能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1分)④平面三角形 (2分) CCl4(或SiCl4等其他合理答案) (2分)(3)6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