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精品】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必修四 第一二单元 哲学思想、唯物论与认识论 综合过关检测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精品】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必修四 第一二单元 哲学思想、唯物论与认识论 综合过关检测第1页
    【精品】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必修四 第一二单元 哲学思想、唯物论与认识论 综合过关检测第2页
    【精品】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必修四 第一二单元 哲学思想、唯物论与认识论 综合过关检测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精品】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必修四 第一二单元 哲学思想、唯物论与认识论 综合过关检测

    展开

    考案[12] 必修四 第一二单元 哲学思想、唯物论与认识论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限时50分钟,满分100)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1(2020·山东等级考模拟)201710第一个闯入太阳系而又转瞬即逝的星际访客——奥陌陌给人们留下无尽的想象和猜测外星人的飞船小行星20198天文学家成功捕捉到第二个闯入太阳系的不速之客星际访客之所以令人兴奋因为它们可能携带银河系其他地方物质的信息这表明( C )A客观事物成为认识客体取决于客观事物自身B物质世界是发展的中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C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是一个从有限到无限的过程D物质结构理论有待于进一步发展[解析] A错误,客观事物成为认识客体取决于人而不是客观事物自身;BD不合题意。故选C2(2020·唐山一中模拟)对于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所蕴含的哲理认识正确的是( D )A两者共同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B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C两者对人们认识的发展均没有借鉴意义D前者是朴素唯物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解析] 前者将气看作天地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后者夸大了人的主观精神的作用,把人的主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D符合题意,B不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A不选。两者对人们认识的发展均有借鉴意义,C不选。故选D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日出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就在于它( D )提供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具体方案 更新了人的观念解放了人的思想 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改变世界和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提供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具体方案。强调了哲学的作用,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的原因,不选。故选D42019825月亮上的嫦娥”“玉兔又醒了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再次通过月夜低温考验分别自主唤醒按照预定计划进入第九月昼继续开展科学探测任务由此可见( B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嫦娥”“玉兔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④“嫦娥”“玉兔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通过月夜低温考验,自主唤醒,按照预定计划进入第九月昼,继续开展科学探测任务,这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也说明嫦娥”“玉兔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①④符合题意;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错误;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错误。故选B5(2020·沧州一中期末)受污染的土壤就像生病的人为其治病传统的中医思维可资借鉴人要健康就要尊重自然顺应四时对于土壤来说也是如此防止土壤污染只有尽可能保持其自然形态减少污染才能使其生态良好护佑人类传统的中医思维能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借鉴的合理性在于( A )A人与土壤的运动变化具有共性B人与自然的运动规律相同C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相互联系D中医思维是自然发展的产物[解析] 人与土壤作为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其运动变化规律有相同之处,A符合;人与自然有各自的特点,它们的运动规律不完全相同,B错误;C材料没有体现;D说法错误。故选A6当年秦孝公考虑是否要变法的时候商鞅曾以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精彩答辩彻底打消了秦孝公的疑虑商鞅这段话旨在说明( A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立法应主动适应社会发展B时代是变化发展的要坚持客观与主观的统一C运动变化是绝对的相对静止现象是不存在的D发展就是运动变化立法应该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析] 商鞅这段话的意思是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立法应主动适应社会发展,A正确;时代变化要求我们使主观符合客观,而不是使客观符合主观,B错误;相对静止是存在的,C错误;发展与运动变化不能等同,D错误。故选A7人体褪黑激素一般在黑暗条件下分泌有助于调节和促进睡眠而科学研究发现便携式数码设备会触发睡眠障碍从数码荧屏投射出的光线会抑制褪黑激素的产生从而扰乱人体生物钟这一研究进一步佐证了( B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切生命物质都具有对外界刺激做出感应的特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通过科学研究发现有关规律说明思维能够正确的认识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符合题意;材料只体现认识规律,而没有体现利用规律,排除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数码荧屏投射出的光线会扰乱人体生物钟,说明一切生命物质都具有对外界刺激做出感应的特性,正确。故选B8浙江积极践行两山理念设定了2018年开好局2022年走前列2035年成样板的大花园建设目标任务高质量建设诗画浙江这蕴含的哲理有( C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有选择的 意识能创造一个理想或虚幻的世界 意识活动不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一般层面而言,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地,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表述错误;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表述片面。故选C9基于人类的潜意识对外来信息的怀疑抵触功能会减弱的特性催眠术施术者用一些正面的催眠暗示替换受术者原有的负面信息从而让受术者能产生和原有不同的状态催眠术的技术原理说明( C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生物的反应形式是意识产生的前提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 人类的潜意识存在对外来信息的怀疑、抵触功能减弱的特性,催眠术正是利用这一特性对人进行催眠,从而让被催眠人产生和原有不同的状态,这说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生物的反应形式是意识产生的前提,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①③④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意识的来源问题,不符合题意。故选C10(2020·保定一中期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点引发了广泛关注其中也存在不同观点和担忧有人认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会被削弱有人担忧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会受到限制这表明( C )制定法规要尊重客观规律 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体差异性 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们对同一问题有多个正确认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材料中人们的争议表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体差异性,认识具有反复性,②③符合题意;一个好的法规要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但材料中不体现这一点,与题意不符;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错误。故选C11感冒了多喝点水吧在生活中当我们不小心感冒时总是会听到医生这样的建议但澳大利亚的医学家指出对于某些特定的呼吸道疾病来说多喝水甚至会对身体有害这说明( A )A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B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有时难以划分C不同的立场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D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解析] 材料表明多喝水的建议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的,A符合题意;B错误,真理与谬误具有严格的界限,不容混淆;C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2020·邢台一中模拟)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动物发生出血热的烈性病毒研究发现该病毒在60摄氏度的环境内灭活一个小时就不具备感染性100摄氏度的沸水中5分钟就可以被杀灭因此这种病毒很容易被消灭这说明( D )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材料旨在强调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不符合题意;说法错误,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这种病毒很容易被消灭是通过研究得到的认识,故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二、非选择题(52)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某地竹资源丰富,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该地村民外出旅游时,发现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开发竹资源。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请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角度分析材料所蕴含的哲学道理[答案] 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村民的建议和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都是立足于当地竹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10)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当地政府出台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10)[解析] 本题设问指向请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角度分析材料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属于体现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意识。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加以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14(2020·安阳一中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创新中最尖端的领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对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将进一步给社会带来深刻变革。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首次出现了人工智能一词,在科技创新2 030项目中,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成为重大工程之一;培育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新型显示、移动智能终端等,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1)人工智能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知识加以说明(16)(2)人们对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的争论日趋激烈霍金比尔·盖茨等人都曾悲观地提醒过无度发展可能导致人工智能最终反制人类造成不可控的毁灭请运用认识论知识谈谈人们对人工智能持不同态度的原因(16)[答案] (1)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科技的本质就是创新)人工智能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战略前沿技术实力和科研创新精神这种技术应用于产业革命中将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4)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的产业化应用将通过现代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经济发展(4)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需要更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高素质的劳动者(4)创新可以为经济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劳动对象人工智能的产业化应用将为更广阔的领域发挥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生产资料(4)(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多种因素的限制(2)从认识的主体看不同的人的实践水平立场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存在差异因而对人工智能会存在不同态度(7)从认识的客体看人工智能是复杂的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态度不同(7)[解析] (1)问属于分析说明类的主观题。解答时,要明确设问范围是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切入点小,需要结合教材知识点从科技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更新生产工具、提高劳动者素质、开辟更为广阔的劳动对象等角度进行分析,再结合材料有效信息组织语言作答即可。第(2)问属于原因类试题,知识范围是求索真理的历程,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引发人们对人工智能的不同看法。解答本题考生可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主要是影响认识的因素的观点,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认识的对象等方面,说明造成不同看法的原因。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