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届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7单元 第2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届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7单元 第2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01
    2021届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7单元 第2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02
    2021届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7单元 第2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03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届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7单元 第2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展开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2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考纲明细] 1.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 2.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

    考点1 基因突变

    1.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可遗传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

    遗传物质

    是否变化

    发生变化

    不发生变化

    遗传情况

    可以遗传给后代

    不遗传给后代

    来源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环境条件改变

    联系

     

    (1)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可遗传变异为染色体变异

    (2)分子水平发生的变异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3)只在减数分裂过程发生的变异为基因重组

    (4)真、原核生物和病毒共有的变异类型为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的实例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病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异常,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碱基对由突变成

    3.概念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4.发生时间

    主要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5.原因

    类型

    举例

    引发突变原因

    外因

    物理因素

    紫外线、X射线

    损伤细胞内DNA

    化学因素

    亚硝酸、

    碱基类似物

    改变核酸的碱基

    生物因素

    某些病毒

    影响宿主细胞DNA

    内因

    DNA分子复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

     

    6.特点

    (1)普遍性:一切生物都可以发生。

    (2)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部位

    (3)低频性: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

    (4)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

    (5)多害少利性: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是有害的,少数是有利的。

    7.结果

    产生新的基因

    8.基因突变的意义

    (1)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2)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3)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1.(必修2 P81旁栏思考改编)因为紫外线和X射线易诱发基因突变,使人患癌症,因此在强烈的日光下要涂抹防晒霜,做X射线透视的医务人员要穿防护衣。

    2(必修2 P82批判性思维改编)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率而且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但一个物种往往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就整个物种来看,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产生的突变,其中有不少突变是有利的,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3(必修2 P84拓展题T2改编)具有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的个体(即杂合子)并不表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症状,因为该个体能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血红蛋白,并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主要流行于非洲疟疾猖獗的地区。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有利的

    B.基因突变是有害的

    C.基因突变的有害和有利是相对的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编码的异常蛋白质是无活性的

    答案 C

    解析 携带者的后代可能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但其对疟疾具较强抵抗力,表明基因突变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AB错误,C正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编码的异常蛋白质是有活性的,只是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D错误。

                        

     

    题组一 基因突变概念、原因及特点

    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B.紫外线可诱发基因突变

    C.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均可导致基因突变

    D.亲代的基因突变一定能传给子代

    答案 D

    解析 生物通过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A正确;紫外线能损伤细胞内的DNA,诱发基因突变,B正确;基因突变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导致的基因结构的改变,C正确;发生在体细胞中的突变,一般是不能传递给后代的,D错误。

    2.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基因突变

    C.基因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D.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答案 A

    解析 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无论是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A正确;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突变,因为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B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一个位点上的基因可以突变成多个等位基因,即具有不定向性,C错误;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D错误。

     

    基因突变的易错点

    (1)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即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遗传信息)的改变。

    (2)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一定是基因突变。因为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也可发生碱基对的改变,但不属于基因突变。

    (3)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产生等位基因。病毒和原核细胞不存在等位基因,原核生物和病毒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

    (4)基因突变不一定都能遗传给后代。

    基因突变如果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一般不遗传给后代,但有些植物可能通过无性生殖遗传给后代。

    如果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通过配子遗传给后代。

    题组二 基因突变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3.编码酶X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Y。下表显示了与酶X相比,酶Y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对这四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

    比较指标

    Y活性/X活性

    100%

    50%

    10%

    150%

    Y氨基酸数目/X氨基酸数目

    1

    1

    小于1

    大于1

    A.状况一定是因为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

    B.状况一定是因为氨基酸间的肽键数减少了50%

    C.状况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子位置变化

    D.状况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tRNA的种类增加

    答案 C

    解析 状况酶的活性不变,酶Y的氨基酸数目没有变化,不一定是因为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可能是氨基酸的序列发生改变,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没有变化,酶活性不变,A错误;状况酶的活性减少了一半,氨基酸数目没变,故肽键数没变,只是氨基酸序列变化,B错误;状况酶的活性降低,氨基酸数目减少,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子位置变化,C正确;状况酶的活性增加,氨基酸数目增加,但不会造成tRNA(61)种类的增加,D错误。

    4(2019·泉州模拟)野生型豌豆子叶黄色(Y)对突变型豌豆子叶绿色(y)为显性。Y基因和y基因的翻译产物分别是SGRY蛋白和SGRy蛋白。两种蛋白质都能进入叶绿体,它们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图。SGRY蛋白能促使叶绿素降解,使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SGRy蛋白能减弱叶绿素降解,使子叶维持常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序列中的字母是氨基酸缩写,序列上方的数字表示该氨基酸在序列中的位置,表示发生突变的位点。

    A.位点①②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丧失

    B.位点的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减弱

    C.黑暗条件下突变型豌豆子叶的叶绿素含量维持不变

    DY基因突变为y基因的根本原因是碱基对发生缺失

    答案 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SGRY蛋白的第1238个氨基酸所在的区域的功能是引导该蛋白进入叶绿体,根据题意,SGRySGRY都能进入叶绿体,说明处的变异没有改变其功能,A错误;位点的突变导致了SGRY蛋白变为SGRy蛋白,而SGRy蛋白能减弱叶绿素降解,B正确;黑暗条件下叶绿素的合成受阻,子叶呈黄色,C错误;根据图可以看出,突变型的SGRy蛋白和野生型的有3处变异,处氨基酸由T变成S处氨基酸由N变成K,可以确定是基因相应的碱基对发生了替换,处多了一个氨基酸,所以可以确定是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D错误。

    基因突变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1)基因突变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碱基对

    影响范围

    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

    替换

    较小

    最可能只改变1个氨基酸或不改变氨基酸序列,可能使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

    增添

    较大

    不影响插入位置前的序列而影响插入位置后的序列

    缺失

    较大

    不影响缺失位置前的序列而影响缺失位置后的序列

    (2)基因突变可改变生物性状的四大成因

    基因突变可能引发肽链不能合成。

    肽链延长(终止密码子推后出现)

    肽链缩短(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肽链中氨基酸种类改变。

    以上改变会引发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改变,进而引发生物性状的改变。

    (3)基因突变未引起生物性状改变的四大原因

    突变部位:基因突变发生在基因的非编码区。

    密码子简并性:若基因突变发生后,引起了mRNA上的密码子改变,但由于一种氨基酸可对应多个密码子,若新产生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对应的是同一种氨基酸,此时突变基因控制的性状不改变。

    隐性突变:若基因突变为隐性突变,如AA中其中一个A→a,此时性状也不改变。

    有些突变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氨基酸的位置,但该蛋白质的功能不变。

    题组三 变异类型的判断

    5.一株红花植株上开满红花,其中仅出现一朵白花,则白花出现的原因不可能是(  )

    A.植株发生性状分离

    B.相关体细胞发生隐性基因突变

    C.相关体细胞发生显性基因突变

    D.相关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丢失了包含红花基因的染色体片段

    答案 A

    解析 性状分离呈现一定的分离比,题干仅出现一朵白花,故不可能为性状分离,可能是基因突变或者是丢失了包含红花基因的染色体片段。

    6(2019·山东八校第二次联考)X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

    BX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D.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

    答案 A

    解析 白花植株的出现可能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的结果,环境可以对生物的不同变异类型进行选择,生物的突变是不定向的,不会发生主动适应环境的突变,A错误,B正确;白花植株与原紫花品种杂交,若后代都是紫花植株,则白花植株的出现是隐性突变的结果,若后代既有白花植株又有紫花植株或全部为白花植株,则为显性突变,C正确;白花植株的自交后代中若还出现白花植株,则是可遗传的变异,若全是紫花植株,则是不可遗传的变异,D正确。

    7.某植物为严格自花传粉植物,在野生型窄叶种群中偶见几株阔叶幼苗。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变异性状是否能够遗传,最为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对阔叶幼苗的出现进行分析,认为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基因突变,二是染色体加倍成为多倍体。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鉴定阔叶幼苗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该性状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若要判断该突变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应选择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后代____________,说明该突变为隐性突变;

    若后代____________,说明该突变为显性突变。

    答案 (1)待该阔叶幼苗长大成熟后,让其自交,观察后代是否出现阔叶性状

    (2)取野生型植株和阔叶植株的根尖分生区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阔叶植株的染色体加倍,则说明是染色体加倍的结果,否则为基因突变

    (3)阔叶植株与窄叶植株杂交 全为窄叶 出现阔叶

    解析 (1)某植物为严格自花传粉植物,判断变异性状是否可以遗传,最简便的方法是让阔叶植株自交,观察后代是否出现阔叶性状。

    (2)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因此,区分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取野生型植株和阔叶植株的根尖分生区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阔叶植株的染色体加倍,则说明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否则为基因突变。

    (3)为判断该突变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实际就是判断阔叶性状的显隐性,应让阔叶植株与窄叶植株杂交,由于野生型窄叶植株为纯合子,若后代全为窄叶,则说明阔叶为隐性性状,该突变为隐性突变;若后代出现阔叶,则说明阔叶为显性性状,该突变为显性突变。

     

     

     

     

    1.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判断

    2.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定

    (2)判定方法

    选取突变体与其他已知未突变体杂交,据子代性状表现判断。

    让突变体自交,观察子代有无性状分离而判断。

    考点2 基因重组

    1.概念

    2.类型

    类型

    发生

    时期

    实质

    图像

    自由组合型

    后期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交叉互换型

    前期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而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3.结果

    产生新的基因型,导致重组性状出现。

    4.应用

    杂交育种。

    5.意义

    (1)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

    (2)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题组一 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和意义

    1.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D.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

    答案 B

    解析 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A正确;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B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C正确;一般情况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水稻花药内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但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

    2.下面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

    B.基因重组产生原来没有的新基因,从而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

    C.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

    D.基因重组能产生原来没有的新性状组合

    答案 B

    解析 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即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A正确;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但可产生新的基因型,基因突变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进而产生原来没有的新基因,B错误;由于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C正确;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可产生原来没有的新性状组合,D正确。

    基因重组的三点提醒

    (1)精子和卵细胞之间有多种结合方式,导致后代性状多种多样,属于受精作用,但不属于基因重组。

    (2)杂合子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根本原因是等位基因的分离,而不是基因重组。

    (3)“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转基因技术等属于广义的基因重组。

    题组二 细胞分裂图中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判断3.下图是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根据图像判定每个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

    答案 C

    解析 图中①②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和后期,Aa所在的DNA分子是由一个DNA分子经过复制而得到的,图中①②的变异只能来自基因突变;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Aa的不同来自基因突变或减前期的交叉互换(基因重组)C正确。

    4.如图是某基因型为AABb生物(2n4)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正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

    B.图甲所示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图乙中上相应位点的基因Aa一定是基因突变造成的

    D.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数量之比为1∶1∶2

    答案 C

    解析 该生物(2n4)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甲图中细胞每一极均有4条染色体,应为有丝分裂后期,A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该生物体细胞中不含有a基因,图乙中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a一定是基因突变造成的,C正确;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数量之比为1∶2∶2D错误。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判断方法

    (2)根据亲子代基因型

    如果亲代基因型为BBbb,则引起姐妹染色单体Bb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如果亲代基因型为Bb,则引起姐妹染色单体Bb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3)根据细胞分裂方式

    如果是有丝分裂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则为基因突变的结果。

    如果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4)根据细胞分裂图

    如果是有丝分裂后期图像,两条子染色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则为基因突变的结果,如图甲。

    如果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两条子染色体(同白或同黑)上出现等位基因,则为基因突变的结果,如图乙。

    如果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两条子染色体(颜色不一致)上出现等位基因,则为交叉互换(基因重组)的结果,如图丙。

    高考热点突破

    1(2018·全国卷Ⅰ)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突变体M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突变体M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

    D.突变体M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

    答案 C

    解析 突变体M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才能生长,氨基酸不是由基因控制直接合成的,可以说明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可能丧失,从而不能自身合成氨基酸甲,A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只能发生基因突变,不能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突变体M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B正确;突变体M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是由于MDNA整合到NDNA中或NDNA整合到MDNA中,实现了细菌间DNA的转移,D正确;突变体MRNA为单链,不能整合到NDNA上,则不能形成XC错误。

    2(2018·江苏高考)下列过程不涉及基因突变的是(  )

    A.经紫外线照射后,获得红色素产量更高的红酵母

    B.运用CRISPR/Cas9技术替换某个基因中的特定碱基

    C.黄瓜开花阶段用2,4D诱导产生更多雌花,提高产量

    D.香烟中的苯并芘使抑癌基因中的碱基发生替换,增加患癌风险

    答案 C

    解析 经紫外线照射可诱导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从而获得红色素产量高的红酵母,A不符合题意;替换某个基因中的特定碱基属于基因突变,B不符合题意;黄瓜开花阶段用2,4D诱导产生更多雌花的机理是影响细胞的分化,不涉及基因突变,C符合题意;基因中的碱基发生替换,属于基因突变,D不符合题意。

    3(2016·海南高考)依据中心法则,若原核生物中的DNA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该DNA序列的变化是(  )

    ADNA分子发生断裂

    B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增添

    CDNA分子发生碱基替换

    D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缺失

    答案 C

    解析 DNA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可能是由于DNA编码序列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替换后的DNA编码序列转录成的mRNA上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编码的是同种氨基酸,C正确。

    4(2016·天津高考)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

    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

    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

    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

    答案 A

    解析 由表格可知,突变型在含链霉素的培养基中存活率达到100%,说明S12蛋白结构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A正确;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可以抑制其翻译功能,B错误;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氨基酸序列中只有一个氨基酸不同,故突变型的产生是碱基对替换的结果,C错误;本题中链霉素只是起到鉴别作用,能判断野生型和突变型是否对链霉素有抗性,并不能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D错误。

    5(2015·四川高考)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

    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

    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

    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tRNA参与

    答案 C

    解析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可知,DNA分子中嘌呤核苷酸的数目与嘧啶核苷酸的数目始终相等,故嘌呤核苷酸比例始终不变,A错误;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B错误;增加的三碱基序列AAG,如果插入点在某两个密码子之间则增加一个氨基酸,如果插入点在某个密码子内部,则有两个氨基酸不同,C正确;在基因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1tRNA参与,D错误。

    6(2016·全国卷Ⅲ)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________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________为单位的变异。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________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_______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_______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________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答案 (1)少 (2)染色体 (3)一 二 三 二

    解析 (1)基因突变涉及某一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而染色体变异是以基因为单位的缺失、重复或排列顺序的改变,故基因突变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比染色体变异少。

    (2)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3)根据题干信息“AA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可知,AAaa植株突变后的基因型都为Aa。若AA植株发生隐性突变,F1(Aa)自交,子二代的基因型为AAAaaa,则最早在子二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且最早在子二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的纯合体。若aa植株发生显性突变,则最早在子一代中可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F1(Aa)自交,子二代(F2)的基因型为AAAaaa,由于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都表现为显性性状,故欲分离出显性突变纯合体,需让F2自交,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后代(F3)不发生性状分离,则最早在子三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的纯合体。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没有外界因素诱导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是普遍存在的,随机发生的,也是不定向的

    C.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性状改变

    D.体细胞中的突变基因都不能遗传给后代

    答案 D

    解析 基因突变可以自然发生,也可以在外界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的诱导下发生,A正确;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B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或基因型AA突变成Aa等情况下,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性状改变,C正确;植物体细胞中的突变基因可以通过无性生殖遗传给子代,D错误。

    2.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

    A处插入碱基对GC

    B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

    C处缺失碱基对AT

    D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

    答案 B

    解析 首先由赖氨酸的密码子(AAAAAG)分析转录模板基因碱基为TTC,确定该赖氨酸的密码子为AAG①③处插入、缺失碱基对会使其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处碱基对替换后密码子为AAA,还是赖氨酸,处碱基对替换后密码子为GAG,对应谷氨酸。

    3(2019·湖北荆州第一次质检)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体内基因重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B.同胞兄妹之间遗传上的差异主要是基因重组造成的

    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因为基因重组而出现AAAaaa的后代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答案 C

    解析 高等动、植物体内基因重组包括交叉互换和自由组合,分别发生在减前期和减后期,AD正确;同胞兄妹之间遗传上的差异主要是基因的自由组合造成的,B正确;Aa的个体自交,出现AAAaaa的后代,是因为等位基因的分离以及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错误。

    4(2020·山东青岛调研)普通果蝇的第号染色体上有3个基因,按猩红眼基因桃色眼基因三角翅脉基因的顺序排列,另一种果蝇(X)中的第号染色体上,其基因顺序则是猩红眼基因三角翅脉基因桃色眼基因,这一差异构成了两个物种之间的差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果蝇X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果蝇X的产生是染色体易位的结果

    C.该变异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D.该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两种果蝇的第号染色体上的3个基因中的后两个基因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即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该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AB错误;该变异是染色体变异中的倒位,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错误,D正确。

    5.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杂交后代出现3∶1的分离比,不可能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B.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R型菌转变为S型菌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D.基因重组导致生物性状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基本的原材料

    答案 C

    解析 如果一对相对性状是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则杂交后代出现3∶1的分离比,可能是基因重组导致的,A错误;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B错误;S型菌的DNA能进入R型菌,并与R型菌的DNA重新组合,进而将R型菌转化为S型菌,因此无毒的R型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但基因突变为进化提供最基本的原材料,D错误。

    6(2019·黑龙江哈六中月考)下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控制毛色的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关系

    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可发生在ab之间

    C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

    Dc基因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

    答案 A

    解析 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关系,多个基因可能控制同一个性状,一个基因也可能影响多个性状,A正确;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ab之间不会发生交叉互换,B错误;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不属于基因突变,C错误;c基因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D错误。

    7(2019·河北衡水中学九模)下列关于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位置的改变不会导致性状改变

    B.从根本上说没有突变,进化不可能发生

    C.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性状

    D.高茎豌豆产生矮茎子代属于基因重组

    答案 B

    解析 倒位、易位可引起基因位置发生改变,可导致性状的改变,A错误;突变产生进化的原材料,B正确;基因重组只是性状的重新组合,不产生新性状,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性状,C错误;高茎豌豆产生矮茎子代,是等位基因发生了分离,不是基因重组所致,D错误。

    8(2020·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调研)某种人类疾病的致病机理是编码跨膜蛋白C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对,导致蛋白C缺少了一个氨基酸,改变了蛋白C的功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缺少了一个氨基酸后,蛋白C的空间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B.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对,未改变基因中嘌呤数与嘧啶数的比值

    C.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患者跨膜蛋白C的基因长度较短

    D.可以通过定期口服正常跨膜蛋白C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蛋白C中少了一个氨基酸,功能发生改变,说明其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A错误;根据DNA双链的结构特点,基因缺失3个碱基对后,嘌呤数和嘧啶数的比值仍然是1B正确;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C错误;跨膜蛋白C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不能通过口服补充,D错误。

    9.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控制花色的基因A2是由其等位基因A1突变产生的,且基因A1A2均能合成特定的蛋白质来控制花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造成的

    B.基因A1A2合成蛋白质时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CA1A2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的

    DA1A2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

    答案 B

    解析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A错误;自然界中所有生物的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时都共用一套遗传密码,B正确;该植物为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存在等位基因,因此可能同时存在A1A2,而配子中仅含有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没有等位基因,只有基因A1A2CD错误。

    10.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生物可能不出现变异性状

    B.患有遗传病的个体的某些细胞内一定会有致病基因存在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如果某细胞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互换,则该细胞内发生了基因重组

    D.如果某果蝇的长翅基因缺失,则说明其发生了基因突变

    答案 A

    解析 如果基因发生隐性突变,不会出现变异性状,染色体结构发生倒位和易位可能也不出现变异性状,A正确;患有遗传病的个体的某些细胞内不一定会有致病基因存在,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错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交换属于染色体变异,C错误;如果某果蝇的长翅基因缺失,则说明其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D错误。

    11(2019·吉林舒兰一中月考)下列变化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

    A.玉米子粒播于肥沃土壤,植株穗大粒饱;播于贫瘠土壤,植株穗小粒瘪

    B.黄色饱满粒与白色凹陷粒玉米杂交,F2中出现黄色凹陷粒与白色饱满粒

    C.在野外的棕色猕猴中出现了白色猕猴

    D21三体综合征患者第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一条

    答案 C

    解析 A属于不可遗传变异,为环境影响性状,而B为基因重组,D中多了一条染色体,已超出基因的范围,属于染色体变异。

    12.如图是某个二倍体(AABb)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甲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

    B.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基因突变

    C.丙细胞表明该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交叉互换

    D.甲、乙、丙所产生的变异均可遗传给后代

    答案 D

    解析 据题干中甲、乙、丙是同一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图分析可知,该动物没有a基因。甲图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上基因Aa不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A正确;乙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染色体上基因Aa不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正确;丙图也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Bb所在的染色体颜色不一致,则染色体上基因Bb不同是交叉互换造成的,C正确;甲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产生的变异一般不遗传给后代,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IFAP综合征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极为罕见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毛囊角化过度且严重畏光,该病的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回答下列问题:

    (1)诱发生物发生基因突变的因素可分为三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________因素。在没有这些外来因素的影响时,基因突变也会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发产生。

    (2)IFAP综合征是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某一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是从亲代遗传而来的,那么该患者的母亲________(一定不一定”)患病,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地区有一定数量的IFAP患者,若不能深入家庭去调查患者父母和子女的情况,则可通过调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还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请你对调查结果和结论作出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生物 DNA分子复制偶尔发生错误 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

    (2)不一定 其母亲也有可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

    (3)患者中男女人数或比例 若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则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男女患者人数接近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4.下图为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某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中甲植株(纯种AABB)的一个A基因和乙植株(纯种AABB)的一个B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个基因的突变发生在________的过程中,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2)若图为甲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细胞,它的基因型为________表现型是________,请在图中标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乙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后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若甲、乙发生基因突变后,该植株及其子一代均不能表现出突变性状,则该突变均为________,且基因突变均发生在甲和乙的________中,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子代。让其后代表现出突变性状的方法是:取发生基因突变部位的组织细胞,先利用________技术对其进行繁殖得到试管苗后,让其________(自交”“杂交测交”),其子代即可表现突变性状。

    答案 (1)DNA复制 一个碱基的替换(或碱基对改变或基因结构的改变)

    (2)AaBB 扁茎缺刻叶 如图所示(提示:表示出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即可) AABb

    (3)隐性突变 体细胞 植物组织培养 自交

    解析 (1)由图可知甲植株和乙植株都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时。

    (2)因为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所以这两对基因应该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又由于甲植株(纯种)的一个A基因发生突变,所以细胞的基因型应该是AaBB,表现型是扁茎缺刻叶。乙植株(纯种)的一个B基因发生突变,突变后的基因型为AABb

    (3)植株已突变,但该植株不能表现突变性状,则该突变为隐性突变,甲、乙植株的子一代均不能表现突变性状,说明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要想让子代表现出突变性状,可对突变部位的组织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然后让其自交,后代中即可出现突变性状。

    15.果蝇具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请回答有关问题:

    (1)摩尔根等人运用________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已知果蝇的号染色体上有黑檀体基因,现将黑檀体无眼果蝇与灰体有眼果蝇杂交,获得的F1均为灰体有眼果蝇,说明有眼为________性状;再将F1雌雄果蝇相互杂交,若F2表现型及比例(无变异发生)为:灰体有眼灰体无眼黑檀体有眼黑檀体无眼=9∶3∶3∶1,则控制有眼、无眼的基因________(位于不位于”)Ⅲ号染色体上。

    (3)已知控制果蝇翅型的基因在号常染色体上,如果在一翅型正常的群体中,偶然出现一只卷翅的雄性个体,这种卷翅究竟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还是由于卷翅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出现的,请进行分析和探究。

    推测:如果卷翅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则该卷翅雄性个体最可能为________(纯合子”“杂合子隐性纯合子”);如果卷翅是由于卷翅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出现的,则该卷翅雄性个体最可能为__________(纯合子”“杂合子隐性纯合子”)

    设计杂交实验以验证以上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假说演绎

    (2)显性 不位于

    (3)①杂合子 隐性纯合子

    用这只卷翅雄性个体与多只正常雌性个体交配

    如果后代出现卷翅个体与正常个体且数量比接近1∶1,则卷翅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如果后代出现全部是正常个体或正常个体数量多于卷翅个体,则卷翅是由于卷翅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出现

    解析 (2)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亲本性状属于显性性状;将黑檀体无眼果蝇与灰体有眼果蝇杂交,获得的F1均为灰体有眼果蝇,说明亲本都是纯合子,且无眼和黑檀体均为隐性性状,有眼和灰体均为显性性状;将F1雌雄果蝇相互杂交,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有眼灰体无眼黑檀体有眼黑檀体无眼=9∶3∶3∶1,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故控制有眼、无眼的基因不位于号染色体上。

    (3)已知控制果蝇翅型的基因在号染色体上即常染色体上,推测:如果卷翅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则该卷翅雄性个体最可能为杂合子,即由基因型aa→Aa,性状才会改变;如果卷翅是由于卷翅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出现的,则该卷翅雄性个体最可能为隐性纯合子。

    结论:如果卷翅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则Aa×aa→Aa∶aa1∶1,即后代出现卷翅个体与正常个体且数量比接近1∶1;如果卷翅是由于卷翅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出现的,则交配类型为AA×aaAa×aa,即后代出现全部是正常个体或正常个体数量多于卷翅个体。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1届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创新教学案:第7单元 第2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