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湘教版湘教版必修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湘教版必修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4页。
复习课 第一章(2)班级 姓名 小组________第____号【学习目标】1. 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2. 结合太阳大气层结构,简述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3.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4.地球的圈层结构。【重点难点】1. 结合太阳大气层结构,简述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2.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情分析】之前几节的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高中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思维能力也在不断增强,需要教师去维持并不断的增强,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地理的分析方法。【导学流程】自主学习内容一、回顾旧知1.天体的结构层次示意图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和条件 存在生命的原因 存在生命的条件 3.太阳大气层结构及各层的太阳活动 二、基础知识感知 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3.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图 三、探究问题探究点一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住宅建设用地供应紧张,加之一些城市在对新建住宅楼规划审批环节中存在漏洞,有些开发商违规施工,超规划建设,导致新建住宅楼层数过多,密度过大,影响相邻建筑的通风、采光,使基于“阳光权”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我国《物权法》规定:“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材料二 济南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1)材料一中影响建筑物采光和日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材料二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哪一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其中,决定济南楼间距大小的是哪一个?在③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3)从材料二看出,济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有何规律?(4)归纳回归线之间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何时达到最大值,何时达到最小值? 探究点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探究活动 读“夏至日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2)此时昼夜长短变化有何规律?(3)此时昼夜平分的纬度是多少?极昼的纬度范围是多少?极夜的纬度范围是多 四、基本知识拓展与迁移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太阳直射某纬度,则该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离该纬线越远,则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简记为“近大远小”)。由此可以推知:同一纬线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反之减小(简记为“来增去减”)。①变化过程(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为例)②极值变化1.昼夜长短状况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由此可见,太阳直射点所在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2.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由此可见,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与直射点位置无关。[思维拓展] 极昼、极夜的规律(1)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2)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的纬度。(3)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区域,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 小组讨论问题预设探究一 提问展示问题预设 探究二 课堂训练问题预设上海市(约31°N)业主李某发现所购商品房居室里日照时间极短且达不到满窗而向法院起诉退房,法院依据《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________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有关规定,责成房产公司退还其各类费用。据此回答1~2题。1.材料“________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指标,你认为以哪一日来确定较为合理(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2.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房产公司在建楼时,应使南北楼房有一定距离。理论上,楼高相同的情况下,北京的楼房间距比上海应宽些,原因是( )A.北京比上海地形复杂B.北京比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小C.北京比上海年太阳辐射总量少D.北京比上海天气干燥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的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3~5题。 甲地乙地丙地丁地白昼时间5小时30分9小时09分11小时25分13小时56分3.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4.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5.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公转 ②地球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 整理内化 1、课堂小结 2.本节课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湘教版必修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教案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湘教版湘教版必修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