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展开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范围:必修1第四章3、4节+必修2第一章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3小题,共46分)
1. 下列有关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 )
B、 C、 D、
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 CO2的电子式:
B. Na+的结构示意图:
C. 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R原子符号为R
D. 次氯酸的电子式:H
3. 两种元素可以形成AB2型共价化合物的是 ( )
A. 无中子的原子与最外层有6个电子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
B. 核电荷数分别为12和17的元素
C. ⅣA族和ⅥA族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D. 最高正价都为奇数的两种短周期元素
4. 某主族元素R的原子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该元素组成的以下物质,其化学式肯定错误的是 ( )
A. 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R2O5
B. 含氧酸分子式为HRO3
C. 含氧酸分子式为H3RO4
D. 气态氢化物分子式为RH5
5.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O和O中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
B. H2O比H2S稳定,H—S键比H—O键更难断裂
C. Na2O2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为1︰1
D. Na2O晶体中存在离子键,是离子化合物
6.已知钡的金属活动性处于钾和钠之间。则下列变化中可能实现的是 ( )
A. 钡可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钠
B. 钡可从冷水中置换出氢气
C. 钡可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D. 在溶液中Ba2+可氧化金属锌,生成Zn2+
7. 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 ( )
A. 若R(OH)n为强碱,则W(OH)n+1也为强碱
B. 若HnXOm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
C. 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
D. 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8. X、Y、Z、W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原子半径:W>Z>X
B. 非金属性:Z>Y
C. 最高化合价:X>Z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
9. 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C同族,B和D同族,C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和E形成化合物C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E,最小的是A
B. A和B、D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其中稳定性最差的是A、D形成的化合物
C. E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EO4
D. C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物的化学式为C2O
10. 某酸根离子RO所含电子数比硝酸根离子NO的电子数多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R原子的电子层数比N原子的电子层数多2
B. R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NO中的N的化合价相等
C. R所含电子数比N的电子数多10
D. R和N为同族元素
11. O、O、O2-、O2、O3是 ( )
A. 氧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
B. 五种氧元素
C. 氧的五种同素异形体
D. 氧的五种同位素
12. A、B、C均为短周期元素,A、B同周期,A、C的最低价阴离子分别为A2-和C-,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C元素的最高正价为+7价
B. 原子半径:A>B>C
C. 离子半径:A2->C->B2+
D. 还原性:A2-<C-
13. 五种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如表所示(其中只有W、Y、Z为同周期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元素代号 | X | W | Y | Z | Q |
原子半径(×10-12m) | 37 | 64 | 66 | 70 | 154 |
主要化合价 | +1 | -1 | -2 | +5、-3 | +1 |
A. 由Q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
B. Z与X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具有还原性
C. 由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 W的最高正价为+7
14. 2016年IUPAC命名117号元素为Ts(中文名“ 石田”,tián),Ts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Ts是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
B. 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 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
D. 中子数为176的Ts核素符号是Ts
15. 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 )
A. 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B. 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C. 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
D. 新型纳米材料氮化镓
16.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的是( )
A.C+浓HNO3 B.Cu+稀HNO3
C.CuO+浓HNO3 D.NaOH+HNO3
17.木炭屑与浓HNO3共热,产生的气体等分为①和②两份,将第一份气体先导入适量蒸馏水中再导入石灰水中,将第二份气体直接导入石灰水中,则石灰水的变化可能是( )
A.①不变浑浊②变乳白色 B.①变乳白色②不变浑浊
C.①变乳白色②变乳白色 D.不变浑浊②变浅黄色
18.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A.向试管中滴加盐酸和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
B.向试管中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加足量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有Cl―
C.向试管中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未观察到紫色,说明原溶液中有Na+,不可能有K+
D.向试管中滴加稀的NaOH溶液,置于试管口的湿润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蓝,说明原溶液中无NH4+
19.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
①将SO2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证明SO2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
②二氧化硫的排放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③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④稀释浓硫酸,将蒸馏水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不断散失
⑤SO2使溴水褪色后,将褪色溶液加热,溶液重新变为橙色
A.②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全部
20.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21.下列实验用来证明SO2的存在,其中正确的是( )
A.能使品红褪色。
B.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
D.通入稀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得澄清溶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硝酸。
22.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制取SO2 B.验证漂白性
C.收集SO2 D.尾气处理
23.对3NO2 + H2O2HNO3+NO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 : 2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 2
C.N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D.在反应中若有6 mol NO2参与反应时,有3 mol电子发生转移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4分)
24. (8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阴影部分元素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根据元素周期律,预测酸性强弱:H3AsO4_ H3PO4(填“>”或“<”)。
(2)在一定条件下,S与H2反应有一定限度(可理解为反应进行的程度),请判断:在相同条件下Se与H2反应的程度比S与H2反应程度 填“更大”“更小”或“相同”)。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C、N、O、F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②Si、P、S、Cl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
③干冰升华、液态水转变为气态水都要克服分子内的共价键
④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25. (14分)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相邻的A、B、C、D四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6个电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E的单质可与酸反应,1 mol E单质与足量酸作用,在标准状况下能产生33.6 L H2;E的阳离子与A的阴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A与E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2)B的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 ,C的元素名称为 ,D的单质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
(3) 向D与E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滴入烧碱溶液直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6.(12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拟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实验装置如下:
(1)仪器a的名称为 。
(2)B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 ,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通过 (填实验现象),可判断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的非金属性。请你再列举出一条事实,说明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的非金属性: 。
(4)该小组的一位同学认为,利用此实验装置及药品,也可以证明非金属性Cl>C>Si,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
27.(8分)在下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A是常见的气态氢化物,B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无味气体,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7,G是一种紫红色金属单质。(部分反应中生成物没有全部列出,反应条件未列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B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
28.(12分)(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2)已知酸性KMnO4溶液可以吸收SO2,试用下图所示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1)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是:
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的编号)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4)装置②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__,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D 2. C 3. C 4. D 5. D
6.B 7. B 8. D 9. B 10. C
11. A 12. C 13. B 14. D 15. C
16.B 17.B 18.B V 19.D 20.C
21.D 22.B 23.A
24. 【答案】(1). 2 ⅤA (2). < 更小 (3). ③
25. 【答案】(1). Al2O3
(2). P2O5 硫 Cl2+H2O===HCl+HClO
(3). 先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并逐渐增多,随NaOH溶液的加入又逐渐溶解最终澄清
Al3++3OH===Al(OH)3↓、Al(OH)3+OH-===AlO+2H2O
26. 【答案】 (1)分液漏斗
(2)饱和NaHCO3溶液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3)C中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 CH4比SiH4稳定或碳单质与氢气化合比硅单质与氢气化合容易(或其他合理答案,答碳单质置换出硅单质不给分)
(4)不同意
27. 【答案】⑴ NH3 O2 ⑵NO2+H2O=2HNO3+NO
(3)3Cu+8H+2NO3-=3Cu2++2NO↑+4H2O
28. 【答案】2H2SO4(浓)+CCO2↑+2H2O↑+2SO2↑
④ ② ① ③
验证产物气流中有SO2 确认产物气流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吸收
无水硫酸铜(或变色硅胶) 澄清石灰水(或其它合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