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同步课件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认识民法典评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认识民法典评课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实施民法典的意义,匹配游戏连线题,民法典的特点,基本原则,情境与原则匹配,概念解读,认识民法典,课堂小结,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能结合生活经验,简要阐述民法典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2. 通过分析民法典相关条款和具体案例,理解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形成对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的认同。
观察漫画,说说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形,是怎么解决的。
民法典是一部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等各方面权利的百科全书式的法律,彰显了见义勇为等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
民法典与我们的一生密切相关。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案例归类——民法典管什么?
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
对个人: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对社会:有利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节选)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第一百八十四条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八十五条 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千零四十三条 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传统美德VS法律条文——寻找共通点
孝老爱亲 拾金不昧 诚实守信
传统美德 民法典条文
拾得遗失物应返还权利人民事活动应遵循诚信原则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民法典规定了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社会成员之间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各自的利益。
为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
原则填空——你能填对吗?
1.商家隐瞒商品缺陷出售,违反______原则。2.合同签订时一方被威胁,违背______原则。3.工厂污染环境被判赔偿,体现______原则。
民法典确立的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所谓公序,即社会一般利益,包括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所谓良俗,即一般道德观念或良好道德风尚,包括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社会良好风尚。
辩论小擂台:未成年人用父母手机充值游戏账号,平台是否应退款?
应该退款,未成年人没有民事责任能力。
不应该退款,平台无法监管到所有未成年人。
民法典不是高高在上的条文,而是融入生活的“守护者”。
调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对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
(对个人)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对社会)有利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规定了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1.李女士将价值11899元的羽绒服送至某洗衣店清洗时未选择保值清洗。洗衣店清洗后衣服串色,双方就衣服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最终李女士将洗衣店告上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协议,洗衣店向李女士赔偿3000元。这体现了( )①民法典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②民法典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财产关系③民法典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④民法典破坏了良好的营商环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善意施助,关爱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以上材料体现了是( )
①民法典融入了公正、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实施民法典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③民法典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④实施民法典能完全消除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离婚、缴纳物业费等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因此,它又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这表明( ) A.制定民法典是为了约束人的自由 B.民法典保障人民群众的所有权益 C.民法典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D.民法典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情景剧创作:以“民法典解决生活纠纷”为主题,编写3分钟短剧剧本(如宠物伤人、网络打赏退款)。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024)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第十课 走近民法典认识民法典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活观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认识民法典图文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单元知识结构,生活在法治社会,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走近民法典,法不可违,犯罪与刑罚,远离违法犯罪,法律为我们护航,严于律己,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024)认识民法典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标导学1,民法典的含义,目标导学2,目标导学3,民法典的基本原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