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大单元核心素养】鲁教版化学九下8.3碳酸氢钠和碳酸钠(课件+大单元教学设计+课时作业)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大单元教学设计】8.3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课件.pptx
    • 教案
      【大单元教学设计】8.3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教学设计.doc
    • 原卷
      8.3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课时作业(原卷版).docx
    • 解析
      8.3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课时作业(解析版).docx
    【大单元教学设计】8.3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课件第1页
    【大单元教学设计】8.3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课件第2页
    【大单元教学设计】8.3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课件第3页
    【大单元教学设计】8.3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课件第4页
    【大单元教学设计】8.3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课件第5页
    【大单元教学设计】8.3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课件第6页
    【大单元教学设计】8.3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课件第7页
    【大单元教学设计】8.3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课件第8页
    【大单元教学设计】8.3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教学设计第1页
    【大单元教学设计】8.3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教学设计第2页
    【大单元教学设计】8.3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教学设计第3页
    8.3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课时作业(原卷版)第1页
    8.3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课时作业(原卷版)第2页
    8.3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课时作业(解析版)第1页
    8.3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课时作业(解析版)第2页
    8.3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课时作业(解析版)第3页
    还剩3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6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九年级下册(2024)第三节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公开课教学作业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九年级下册(2024)第三节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公开课教学作业ppt课件,文件包含大单元教学设计83碳酸氢钠和碳酸钠课件pptx、大单元教学设计83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教学设计doc、83碳酸氢钠和碳酸钠课时作业原卷版docx、83碳酸氢钠和碳酸钠课时作业解析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新课标对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中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要求主要是了解它们的组成、性质及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学生需要知道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了解二者在水溶性、溶液酸碱性、热稳定性等方面的差异,如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等。能够掌握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并且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碳酸钠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等工业,碳酸氢钠用作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等。
    元素守恒观:通过探究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理解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一步树立元素守恒的观念。物质分类观: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属于盐类物质,能从物质分类的角度预测和解释它们的性质,体会分类法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物质转化观: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认识到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的转化,形成物质转化的观念。
    实验探究能力:通过设计和进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
    提出问题:能从生活中的现象或化学实验中发现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有关的问题,如为什么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等。方案设计:针对提出的问题,能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如探究碳酸钠和碳酸钠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等。证据收集与分析: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收集相关证据,并能对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严谨认真:在实验探究和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不弄虚作假。安全意识: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药品,确保实验安全。社会责任: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化学在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碳酸钠(左)与碳酸氢钠(右)
    Na2CO3 NaHCO3
    模块一 碳酸氢钠
    应用:食品工业上,发酵粉用于蒸馒头、焙制糕点,既能消除酸味,还能使馒头、糕点疏松可口;在灭火器里,它是二氧化碳发生剂;制造饮料时,它是一种常用原料;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之一。
    实验现象:碳酸氢钠与受热分解生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实验结论:碳酸氢钠能遇热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碳酸氢钠遇热分解: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
    实验现象: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立即生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碳酸氢钠能和酸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
    例2、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A.增味剂一硫酸锌B.膨松剂一碳酸氢钠C.着色剂一柠檬黄D.抗氧化剂一维生素C
    【答案】A【解析】A.硫酸锌属于营养强化剂,不是增味剂,A不正确;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作膨松剂,B正确;C.柠檬黄可食用,作为食品着色剂,C正确;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作为食品的抗氧化剂,D正确:故选A。
    例3、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A.碳酸钠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B.盐酸、漂白粉属于混合物,而液氯、水玻璃均属于纯净物C.玻璃、水泥、水晶项链都是硅酸盐制品D.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答案】D【解析】A、碳酸钠碱性强,刺激性很强,故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治疗胃酸过多用碳酸氢钠,故A错误:B、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故水玻璃是混合物,故B错误:C、水晶的成分为二氧化硅,故不是硅酸盐制品,故C错误;D、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可以用来制作发酵粉,故D正确;故选D.
    模块二 碳酸钠
    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白色粉末,它从溶液里结晶析出时,结合一定数目的结晶水分子而成为Na2CO3·10H2O(碳酸钠晶体)。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纯碱工业创始于 18 世纪,制碱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垄断。1921 年,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1890—1974)应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邀请毅然回国,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联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
    【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完成下列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1. 取少量碳酸钠固体,加入试管中,加少量蒸馏水后振荡,观察其溶解情况。再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2. 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将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用稀硫酸代替盐酸,重复上述实验,观察现象。3. 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 ↑ Na2CO3 + H2SO4 Na2SO4 + H2O + CO2 ↑ Na2CO3 + Ca(OH)2 2NaOH + CaCO3 ↓
    碳酸钠在通常情况下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实验证明,碳酸钠能与盐酸、硫酸、氢氧化钙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化合物 化合物 化合物 化合物
    分析上述反应,它们都发生在溶液中,都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这类反应叫作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AB + CD = AD+ CB
    ①双交换(内结合、外结合)②价不变: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保持不变
    内结合、外结合双交换、价不变。
    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它们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的过程。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
    1.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都能与酸发生化学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用途。2. 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过程,实质上是它们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的过程。
    【答案】D【解析】A项油脂和蛋白质不能酿酒,B项人体内没有纤维素水解酶,无法将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 C项应是碳酸氢钠.故选D.
    例5、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将 Na 保存在煤油中B.钠离子和钠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C.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D.某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则该溶液一定是钠的盐溶液
    【答案】D【解析】A.钠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氧气和水反应,应隔绝空气保存,钠密度大于煤油,与煤油不反应,保存在煤油中可以隔绝空气,故A正确;B.钠原子容易失去电子,而钠离子只能得到电子,所以二者性质不同,故B正确;C.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反应现象相同,所以不能用石灰水鉴别二者,故C正确;D.某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则该溶液不一定是钠的盐溶液,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故D错误。故选D。
    例6、为了验证碳酸钠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氢钠,下列实验事实及判断中,正确的是( )A.溶于水后加石灰水,看有无沉淀B.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C.加热后称重,看质量是否变化D.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是否呈黄色
    【答案】C【解析】A、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于水后加石灰水,均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错误;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加稀盐酸均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错误:C、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氧化碳和水,若碳酸钠3固体中含有碳酸氢钠固体,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小.正确:D、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均含钠元素,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均呈黄色,错误。故选C。
    模块三 练习与实践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主要产物是碳酸钠B.汤姆孙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圆周运动C.德国化学家哈伯经过反复的实验探究,所得成果为合成氨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D.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元素按照相对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C.德国化学家哈伯经过反复的实验探究,所得成果为合成氨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从而解决了化肥问题,为提高粮食产量起到了巨作用,故C正确;D,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编制了元素周期表,即将元素按照相对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D正确。故选:B。

    相关课件

    鲁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2024)第九单元 金属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优秀教学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鲁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2024)第九单元 金属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优秀教学作业课件ppt,文件包含大单元教学设计92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pptx、大单元教学设计9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doc、92金属的化学性质课时作业原卷版docx、92金属的化学性质课时作业解析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2024)第二节 海水“晒盐”精品教学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2024)第二节 海水“晒盐”精品教学作业课件ppt,文件包含82海水“晒盐”课件pptx、82海水“晒盐”教学设计doc、82海水“晒盐”课时作业原卷版docx、82海水“晒盐”课时作业解析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2024)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一等奖教学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2024)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一等奖教学作业课件ppt,文件包含81海洋化学资源课件pptx、81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doc、81海洋化学资源课时作业原卷版docx、81海洋化学资源课时作业解析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