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教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教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讲解,倒流河,日月亭,步辇图,4影响,知识链接,知识点二突厥,知识点三回纥,回纥的建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传说,唐朝文成公主在远嫁吐蕃赞 普松赞干布的路上,途经赤岭。她回首眺望,取出皇后所赠“日月宝镜”,镜中呈现出长安的绚烂景象。不料宝镜失手落地,摔成两半,分别落在东西两座山上。此时,落日余晖与初升月色交相辉映,日月山由此得名,成为唐蕃友好交往的象征。你知道隋唐时期民族交往中还有哪些历史佳话吗?
1.了解文成公主入藏的原因、经过及影响。2.知道唐与突厥、回纥、渤海和南诏的关系,认识唐与少数民族的友好交往。3.通过唐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认识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
知识点一 文成公主入藏
(1)时间:641年,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2)原因: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去唐朝请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远行。
吐蕃使者禄东赞有些紧张,神态十分恭敬,说明他对求婚这件事十分重视,生怕遭到拒绝。唐太宗则很安详,说明他已胸有成竹,准备答应吐蕃的求婚。
(3)文成公主入藏都带去了什么?
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手工工匠。
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请求唐朝给予蚕种,派遣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工匠入藏。
①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②也增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陈陶《陇西行》
继文成公主入藏后,唐蕃还有哪些友好交往的史实?
①唐中宗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与唐“和同为一家”。
②唐穆宗时,唐蕃订立友好盟约,刻立唐蕃会盟碑。
唐中宗时,唐蕃再度和亲,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迎娶了金城公主。金城公主带去大批丝绸、乐器等,以及各类工匠、艺人。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他自称 “甥”,称唐朝皇帝为“舅”。唐穆宗长庆年间,唐蕃订立友好盟约,刻立唐蕃会盟碑。
突厥是6世纪中期兴起于阿尔泰山地区的一个游牧部落。 突厥汗国建立后,不断开拓疆土,控制了北方草原和整个西域。隋朝时,突厥汗国以阿尔泰山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势力。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话的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这种一视同仁的政策,体现了其开明的民族政策。
历史上中原地区的许多统治者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矛盾重重。但在唐朝初期,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西北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天可汗”。
唐高宗时,唐朝灭西突厥汗国,中央政权完全统一西域。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744年,唐朝联合漠北回纥等出兵平定了后突厥汗国。随着汗国的消亡,突厥于8世纪中后期解体,并在西迁过程中与当地部族融合。从此,突厥在我国北方退出历史舞台。
回纥是居住在漠北的游牧部落。唐玄宗时,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漠北,建立回纥汗国,成为大漠南北最强大的势力。他接受唐玄宗的册封,号怀仁可汗。
后来,回纥上表请求改名回鹘(hú),获得唐朝同意。
9世纪,回鹘部众离散,汗国灭亡。余众一部分南下融入汉人等当地民众中,其他西迁到河西走廊和西域。其中,大多数西迁到今新疆地区,逐渐与当地民众融合,成为维吾尔族先民的主体。
知识点四 渤海和南诏
靺鞨(Mòhé)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主要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其中一个分支粟末靺鞨于 7 世纪基本统一各部,建立政权。唐玄宗封大祚(zuò)荣为渤海郡王,以渤海为号。受封后的渤海国与唐朝经贸往来频繁,多次派遣学生到唐朝求学,经济文化发展很快,被称为“海东盛国”。
隋唐时期,云南苍山洱海一带分布着六个部落,称为六诏,其中最南部的部落统一了其他五诏,南诏政权建立。
隋唐时期,边疆地区得到开发,中央王朝加强了对各族地区的统辖,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版图最大、势力最强的国家。
(1)与少数民族杂居、通婚。(2)封官
①有很多重要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③设置安西都护府(唐太宗)和北庭都护府(武则天)
隋唐时期民族交往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和交融
(1)时间:641年,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2)原因: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去唐朝请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远行
①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②也增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突厥是6世纪中期兴起于阿尔泰山地区的一个游牧部落
唐太宗获得少数民族称谓-----天可汗
渤海与唐朝经贸往来频繁,多次派遣学生到唐朝求学,经济文化发展很快,被称为“海东盛国”
回纥是居住在漠北的游牧部落。唐玄宗时,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漠北,建立回纥汗国
9世纪,回鹘部众离散,汗国灭亡。余众一部分南下融入汉人等当地民众中,其他西迁到河西走廊和西域。其中,大多数西迁到今新疆地区,逐渐与当地民众融合,成为维吾尔族先民的主体
隋唐时期,云南苍山洱海一带分布着六个部落,称为六诏,其中最南部的部落统一了其他五诏
1.与画作《步辇图》表达同一主题的诗句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匈奴未灭,何以家为”C.“和同为一家”D.“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解析】《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蕃和亲增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唐蕃再度和亲,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反映了唐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故选C。
2.下列关于图1与图2中历史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两人和亲是迫于吐蕃势力强大B.图2人物为图1人物带去玉米种子C.图中两人和亲与中原文化先进相关D.这两位人物和亲发生在唐玄宗时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成公主入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去唐朝请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C项正确。
3.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步辇图》、唐蕃会盟碑的文物图片在班内进行了一次展览。据此判断,这次展览主要反映( )A.唐与靺鞨的关系B.唐与吐蕃的关系C.唐与回纥的关系D.唐与南诏的关系
【解析】题干中的文物图片主要反映了唐与吐蕃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去唐朝请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故选B。
4.材料 “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唐政权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加速了民族交融。唐朝是民族交融的又一次高峰,而这首先表现为民族血缘的交融……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成为平常事。” ——摘编自郑师渠《中华民族精神研究》
依据材料,请写出一个“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的历史事件。据此说出唐朝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答案】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开明的民族政策。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课文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文成公主入藏,民族交融交往加强,唐朝与吐蕃,唐中宗,唐玄宗,唐穆宗,唐太宗,①兴起,②隋朝,③唐太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教学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成公主入藏,渤海和南诏,步辇图中的历史,开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唐太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教学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多样的民族交往,和同为一家,民族交融,贝加尔湖,课堂小结,当堂测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