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初中化学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及其应用》教案(2025春)

    初中化学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及其应用》教案(2025春)第1页
    初中化学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及其应用》教案(2025春)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2024)课题1 溶液及其应用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2024)课题1 溶液及其应用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进行新课,课外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部分通过学生的探究,使学生在客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粒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体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其关系。
    第二部分介绍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通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第三部分通过实验简单介绍了溶液的应用,结合生活实际,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课题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有一定的难度,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探究实验,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溶液的形成有较直观的了解。
    第1课时 溶液的形成
    【素养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
    2.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4.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5.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6.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从微观上认识溶液。
    【教具准备】
    NaCl固体、糖、CuSO4晶体、水、玻璃棒、100mL烧杯(若干)、药匙、碘、汽油、高锰酸钾固体、酒精、红墨水、试管(若干)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作溶液。
    2.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
    3.溶质是指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或液体;溶剂是指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是常见的溶剂,汽油、酒精也可以作溶剂。
    二、新课导入
    当我们把蔗糖放人水中,过一会儿发现蔗糖消失了,如果你尝一尝所得的“水”,会感到“水”变甜了。如果你在大海中游过泳的话,你一定会发现海水又苦又咸。这些是为什么呢?如果我们把碘放人水中,它们会消失吗?要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探寻吧!
    三、进行新课
    知识点1 溶液
    [讲解]其实,我们看到的液体都是溶液。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溶液的形成,学了本课题后,同学们的猜想与假设自然有了答案。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活动,将少许以下几种固体物质溶于水,仔细观察现象。
    药品:NaCl固体、糖、CuSO4晶体、水
    仪器:玻璃棒、100mL烧杯三个、药匙
    步骤:①向三只盛有80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少许NaCl固体、糖、CuSO4晶体;
    ②充分搅拌烧杯中的混合物后静置。
    ③观察现象并记录。
    [汇报]各组将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汇报,并补充到汇总表上。
    现象NaCl固体糖CuSO4晶体
    固体固体消失固体消失固体消失
    液体液体没有明显变化液体没有明显变化液体变为蓝色
    [分析]食盐、糖、硫酸铜晶体都能溶于水中且硫酸铜晶体溶于水后形成的液体是蓝色的。
    [结论]三种物质都能溶于水,得到的混合物颜色有差异。
    [提问]为什么固体消失在水中?物质能不能凭空消失?
    [讨论]小组讨论固体消失的原因,尽量达成共识。
    [讲解]这里的物质并没有凭空消失,只是从一种状态转化为了另一种状态。
    [猜想]固体没有消失,而是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一种混合物。
    [观察]观察活动中得到的液体混合物的颜色是否均匀,静置后是否有固体析出。
    [现象]混合物颜色均匀,静置后无固体析出
    [讲解]蔗糖放入水中后,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共作用下,逐步向水里扩散,最终蔗糖分子均一的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一种混合物--蔗糖溶液。取出蔗糖溶液中的任意一部分进行分析,它们的经成是完全相同的,即溶液是均一的;只要水分不会发,温度不变化,蔗糖与水水)不会、分离,即溶液是稳定的。
    [总结]像这样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作溶液。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作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作溶质。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阅读]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0-31。总结溶液的基本特征。
    [答]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
    要点提示:
    (1)均一性是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都是相同的;(2)稳定性是指只要外界条件不变,溶液久置不分层,也不析出固体物质。
    进行新课
    [追问]生活中常见的蔗糖溶液、NaCl溶液中,溶质、溶剂分别是什么?
    [回答]蔗糖溶液中,溶质是蔗糖,溶剂是水;NaCl溶液中,溶质是NaCl,溶剂是水。
    [讲解]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一种溶液中的溶剂只有一种,溶质可以是多种,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溶质、溶剂、溶液之间存在的质量关系: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知识点2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提出问题]同一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不同的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按课本P31实验9-2进行物质的溶解性的比较实验,并记录好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
    ①碘几乎不溶于水②碘溶于汽油溶液为棕色③高锰酸钾溶于水,溶液为紫红色④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
    [分析]碘难溶于水,高锰酸钾易溶于水;碘易溶于汽油,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
    [结论]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一样;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也不一样。
    [讲解]物质的溶解性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内部因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影响,以及外部环境因素温度、压强等的影响。
    知识点3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提出问题]把一种溶液放到另一种溶液中能形成溶液吗?
    [活动与探究3]请同学们按课本P32实验9-3进行乙醇溶解在水中的实验,并记录好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
    加入乙醇,不振荡乙醇和水分层
    加入乙醇后振荡乙醇和水均匀混合
    静置溶液不分层
    易错提醒:
    (1)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
    (2)一种溶液中只有一种溶剂,但不一定只有一种溶质,可以有多种溶质。
    (3)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
    (4)溶液的质量一定等于溶质、溶剂的质量之和,但溶液的体积不一定等于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如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
    归纳总结:
    (1)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主要有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还有温度。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如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而碘易溶于汽油;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的能力也不同,如碘几乎不溶于水却易溶于汽油。
    [结论]液体与液体可以互溶,振荡后不分层,不沉淀,形成溶液。
    [归纳]
    ①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②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把量多的一种叫作溶剂,量少的一种叫作溶质。如果其中有一种是水,水叫作溶剂。
    ③溶质和溶剂的确定
    ④液中的溶质、溶剂实例
    四、课外拓展
    (1)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其溶质是不含水的化合物,如CuSO4·5H2O溶解于水,溶质是CuSO4。
    (2)有些化合物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如Na2O溶于水:Na2O+H2O=2NaOH,其溶质是NaOH而不是Na2O。
    (3)一些常见的有色溶液:含Cu2+的溶液显蓝色,含Fe2+的溶液显浅绿色,含Fe3+的溶液显黄色,含MnO4-的溶液显紫红色,含MnO42-的溶液显墨绿色,含C2+的溶液显粉色,含CrO42-的溶液显黄色,含Cr2O72-的溶液显橙色。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概念及其性质,以及溶液的组成。
    第2课时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溶液的应用
    【素养目标】
    1.探究几种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2.了解溶液的应用范围
    3.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4.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5.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6.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
    2.溶液的应用。
    【教学难点】
    乳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
    水、NaCl固体、NH4NO3固体、NaOH固体、温度计、试管(若干)、烧杯(若干)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在溶解过程中有的溶液的温度会发生变化,如NH4NO3固体溶解时,表现为溶液的温度降低,而当NaOH固体溶解时,正好相反,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
    2.溶液的应用
    (1)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因此在实验室或化工生产中,常常把用于进行化学反应的固体配成溶液来使用。
    (2)植物吸收的养料必须是溶液,动物的新陈代谢也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
    (3)医疗上使用的多种注射液,都是按一定要求配成的溶液。
    二、新课导入
    在前面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溶液的形成,知道了不同组成的溶液中溶剂常常为液体,而溶质则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下几种物质溶解时温度会有什么变化,并且了解乳化原理及其应用。
    三、进行新课
    知识点1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提出问题]物质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是否会发生改变。
    [猜想]会变化/不会不会变化。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课本P33实验,探究物质溶解时温度是否发生改变。
    试剂:固态NaCl、NH4NO3、NaOH、蒸馏水。
    [讨论交流]讨论并交流实验现象。
    [归纳]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温度发生改变。这说明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有些物质(如NH4NO3)在溶解时会出现吸热现象;有些物质(如NaOH)在溶解时会出现放热现象。
    [讲解]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如NH4NO3溶解时会吸收热量,会使溶液温度降低;NaOH溶解时放出热量,会使溶液温度升高。NaCl等溶解时没有明显的热现象,因此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
    知识点2 溶液的应用
    [提问]溶液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那么我们周围的那些东西是溶液呢?
    [答]我们喝的矿泉水是溶液、做实验的很多液体试剂是溶液······
    [讲解]溶液的应用非常广泛,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医疗等领域都会用到溶液。
    [阅读]阅读课本P33-34,了解溶液的应用。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对溶液的应用。
    [总结](1)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所以,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常先将几种固体反应物溶解,然后将这些溶液混合后振荡或搅动,以加快反应的进行。
    (2)溶液对于动植物的生理活动也具有重要意义,植物从土壤中获得的各种养料,需要溶解形成溶液后才能被吸收。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无土裁培的作物就是从营养液中吸收养料而生长的。
    (3)医疗上常用的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和各种眼药水等,都是根据人体的生理需求配制的溶液。
    四、课外拓展
    (1)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
    (2)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如:NaOH、浓H2SO4;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降低,如:NH4NO3。
    [拓展讲解]像植物油与水的混合物这种在液体里分散着不溶于水的、由许多分子集合而成的小液滴的液体叫作乳浊液。像泥和水这种在液体里悬浮着很多不溶于水的固体小颗粒,使液体呈现浑浊状态的液体叫作悬浊液。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溶于水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了解了乳浊液和乳化现象及其应用。

    相关教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2024)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课题1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2024)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课题1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2024)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2024)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课题2 溶解度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2 溶解度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