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5.3 密度(导学案)-2024-2025学年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5.3 密度(导学案)-2024-2025学年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1页
    5.3 密度(导学案)-2024-2025学年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2页
    5.3 密度(导学案)-2024-2025学年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三节 密度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三节 密度学案设计,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了解并理解物质密度的概念。
    2.学会测定密度。
    3.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
    4.会使用密度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之比是一定的,不同种物质与其体积之比一般是不同的。
    2.在物理学中,把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3.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成,写作千克/米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用符号kg/m3或kg·m-3表示,常用的单位还有g/cm3。
    4.在通常情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3kg/m3,玻璃的密度是2.5g/cm3 ,铁的密度是7.9×103 kg/m3。
    5.对密度表的理解:
    (1)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
    (2)一般情况,气体的密度要比固体、液体的密度小得多;
    (3)不同物质的密度可能相同,如:酒精和煤油;
    (4)同一种物质不同状态,密度可能不同 。
    6.密度还跟温度有关,由于物体热胀冷缩,但质量不变,因此一般情况下,物质温度越高,密度越小。
    二、合作探究
    探究相同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不同体积的立方体的铝块质量;
    (2)用刻度尺测量铝块边长后算出体积;
    (3)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并计算质量与体积之比。
    (4)换用其它材料(如铜块、蜡块……),重复(1)~(3)的实验步骤,观察表格数据,总结规律:
    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之比是一定的。
    ②不同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之比一般是不同的。
    三、课堂达标检测
    1.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 g水,则这个瓶子能装下500 g的下列哪种物质(A)
    A.浓硫酸 B.酒精 C.煤油 D.汽油
    2.人体的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则一名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下列数值中的(B)
    A.0.005 m3 B.0.05 m3 C.0.5 m3 D.5 m3
    3.两个实心物体,它们的质量比是3 ∶2,体积之比是1 ∶3,则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是(D)
    A.1 ∶2 B.2 ∶1 C.2 ∶9 D.9 ∶2
    4.(多选题)下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判断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BC)
    A.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C.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D.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铜球和铅球,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5.在横线上填出下列物质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情况(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一瓶汽油用去一半后,剩余汽油的密度不变;
    (2)一块铁制成铁锅后,铁的密度不变;
    (3)一瓶氧气病人用掉一半,剩在钢瓶中的氧气质量减小,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4)冰熔化成水时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增大。
    6.晓松在参观一个容积为5×103 m3粮仓时,想知道这粮仓能装多少质量的稻谷。于是他取一小包稻谷作样品,进行了以下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选填“左”或“右”),直至天平平衡。
    (2)取适量稻谷倒入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称量标尺上的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稻谷质量为48g。将这些稻谷倒人量筒中压实,测出它的体积为40cm3。
    (3)稻谷的密度为1.2g/cm3,这个粮仓大约能装6×106kg的稻谷。
    第2课时 密度知识的应用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记住纯水的密度。
    2.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和质量。
    3.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应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运用密度知识,可以帮助人们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一些庞大物体的质量等。
    2.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而机床底座则需要坚固、密度大的材料。
    3.鉴别物质可以通过测量物体密度,还要通过气味、导电性等性质共同鉴别。
    二、合作探究
    (一)鉴别物质
    思路方法:1.需要先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公式ρ= eq \f(m,V) 计算出密度。2.查密度表确定(此方法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真伪)。
    (二)估测体积
    思路方法:已知该物体的质量与密度,可根据V=eq \f(m,ρ)计算出体积。
    例:想知道一捆横截面积为S且粗细均匀的铜丝的长度,应先测出铜丝的质量m,利用V =eq \f(m,ρ)求出铜丝的体积,再利用V=SL求出这捆铜丝的长度L。
    (三)估测质量
    思路方法:已知该物体的体积与密度,可根据m=ρV计算出质量。
    三、课堂达标检测
    1.把一铁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从杯中溢出10g水,若将该铁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从杯中溢出的酒精的质量为(B)
    A.大于10 g B.小于10 g
    C.等于10 g D.无法判断
    2.两个实心物体,体积之比是2 ∶1,质量之比是3 ∶2,则密度之比为(D)
    A.1 ∶1 B.2 ∶1 C.4 ∶3 D.3 ∶4
    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甲的密度是1.5×103kg/m3,乙的密度是0.5g/cm3。若二者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与乙的体积之比为1 ∶3;若二者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与乙的质量之比为3 ∶1。
    4. “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 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 g。(ρ水=1 g/cm3)
    (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 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解:(1)壶盖的体积等于溢出水的体积:V盖=V水=eq \f(m水,ρ水)=eq \f(14.8 g,1 g/cm3)=14.8 cm3,该材料的密度:ρ=eq \f(m盖,V壶)=eq \f(44.4 g,14.8 cm3)=3 g/cm3;
    (2)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
    V壶=eq \f(m壶,ρ)=eq \f(159 g,3 g/cm3)=53 cm3。
    5.小华很想鉴别妈妈去旅游时带回来的当地首饰是不是纯银做成的,于是,他向老师借了天平和量筒等器材,用天平测出一个首饰的质量为90 g,用量筒测出其体积为10 mL。(ρ银=10.5 g/cm3)
    (1)通过计算说明该首饰是不是纯银做成的?
    (2)若是纯银做成的一个同样大的首饰,需要多少克纯银?
    解:(1)该首饰的密度ρ= eq \f(m,V)=eq \f(90 g,10 cm3)=9g/m3<10.5 g/cm3所以该首饰不是纯银做成的。
    (2)纯银做成的一个同样大的首饰的质量
    m=ρ银V=10.5 g/cm3×10 cm3=105 g。
    6.同学们想知道一张质量是14.8 kg的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7.4 g,体积是10 cm3,则样本的密度是多少?课桌材料的体积是多大?
    解:样本木料的质量m0=7.4 g,体积V0=10 cm3,
    则样本的密度:
    ρ=eq \f(m0,V0)=eq \f(7.4 g,10 cm3)
    =0.74 g/cm3=0.74×103 kg/m3;
    课桌与样本材质相同,所以密度相同,则课桌的体积
    V=eq \f(m,ρ)=eq \f(14.8 kg,0.74×103 kg/m3)=0.02 m3。
    7.体育锻炼用的一个实心铅球的质量是4 kg,经测量它的体积是0.5 dm3,则该铅球的密度是多大?若该铅球是纯铅做的,质量是多大?(ρ铅=11.3×103kg/m3)
    解:(1)实心铅球的质量m=4 kg,
    体积V=0.5 dm3=5×10-4 m3,
    则实心球的密度:
    ρ球=eq \f(m,V)=eq \f(4 kg,5×10-4 m3)=8×103 kg/m3;
    (2)若该铅球是纯铅做的,ρ铅=11.3×103 kg/m3,
    则其质量m′=ρ铅V
    =11.3×103 kg/m3×5×10﹣4 m3
    =5.65 kg。实验次数
    1
    2
    3
    4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g/cm3)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纯水
    1.0×103

    0.9×103
    煤油
    0.8×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8.9×103
    水银
    13.6×103

    11.3×103

    相关学案

    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三节 密度学案:

    这是一份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三节 密度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