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西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

    山西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第1页
    山西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第2页
    山西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西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共9页。
    第三单元学情评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中国科学家为测定锌、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作出了卓越贡献,这位科学家是(  )2.菠菜是含铁量很高的一种蔬菜,据分析,每100 g菠菜中含铁约2.9 mg。这里的“铁”指的是(  ) (第2题)A.原子 B.物质 C.元素 D.分子3.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A.铁 B.氧气 C.氢气 D.氯化钠4.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5.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汞元素:HG B.镁离子:Mg2+C.2个氧元素:2O D.2个氮原子:N26.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Al B.H C.O2 D.2C7.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8.钽是稀有金属矿产资源之一,是电子工业和空间技术发展不可缺少的战略原料。钽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第8题)A.钽的元素名称是TaB.钽原子核内有73个质子C.钽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D.钽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0.9 g9.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推理,可以建立起对微观粒子的认识。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1个水分子质量约为3×10-26 kg——分子质量很小B.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冰块难于压缩——分子间的间隔小D.夏天室外电线变长——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1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第10题)A.上述反应中有3三种分子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改变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发生改变D.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二、工程、技术应用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文字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化学与工程】科技缔造生活,创新筑梦未来。我国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让青少年深感骄傲和自豪。下面是我国科技领域中引起世界关注的三个典型实例。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下列相关问题。11.图1:十年砺剑跨越发展,大国重器挺进深蓝。航母作为大型军舰,航行过程需要较强动力,提供这些动力的能源为常规燃油和核能。已知氚可用于核能发电,氚是一种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的原子。(1)氚属于________元素的一种原子。(2)下列示意图能表示氚原子的是________。(第11题)12.图2:我国高铁营业里程稳居世界第一。合金钢是制造高铁铁轨的常用材料,主要含有铁、碳、硅、锰、铬元素,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最初的火车用煤作为燃料,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CO2)和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SO2),由此推断煤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________。13.图3:我国空间站的问天舱中,太阳能电池应用了我国自主独立研发的、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的砷化镓太阳能技术。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中x=________,从元素分类角度,镓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14.山西老陈醋是山西文化瑰宝中人民独创的宝贵财富,以高粱为主要原料发酵而成。高粱发酵过程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从微观角度看,该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冬捞冰后的陈醋酸香醇厚、细腻柔和,冰的成分用化学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化学与技术】15.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图1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碳酸氢铵(NH4HCO3)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第15题图1)(1)步骤①中得到的“其他气体”中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2)现代工业常利用氮分子体积大于氧分子体积的特性,使用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气分离出来,此过程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氨气,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用下面三幅模型图表示步骤②反应过程,则图2 a中“”表示的物质微粒是________(填符号),从反应开始到完成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第15题图2)三、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每空1分,共7分)16.阅读文本,回答问题。钆元素是一种比较活泼的稀土元素。钆有多种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钆­156、钆­157、钆­158等。钆­157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7,核电荷数为64,中子数为93。钆是一种银白色金属;钆具有延展性;钆的熔点为1 313 ℃,沸点为3 266 ℃;钆在干燥的空气中比较稳定,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形成松散易脱落的片状白色氧化物;轧能与水缓慢反应;钆能与酸形成无色的盐。在很多领域可以看到钆元素的应用。比如利用金属钆或其合金可以生产一种小型高效磁制冷器,减少氟利昂等冰箱制冷剂的使用;钆的水溶性顺磁络合物在医疗上可提高人体的核磁共振(NMR)成像信号;钆用作控制核电站的连锁反应级别的抑制剂,以保证核反应的安全等。(1)一个钆­15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2)写出钆的一条物理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条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钆­156、钆­157、钆­158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种元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保存钆的方法:______________。(5)结合材料分析,下列关于钆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A.钆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已经达到稳定结构B.钆­156、钆­157、钆­158的核电荷数相同C.钆元素是一种稀土元素D.钆在医疗、工业、核能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四、物质性质及应用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每空1分,共6分)17.物质由元素组成,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是化学观念。如图1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第17题图1)(1)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②表示的是________。(2)铁是由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3)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2是元素周期表1号~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某同学对它进行研究:(第17题图2)①X2+与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它处在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周期。②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列)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A.Be和He B.B和C C.C和Si D.F和N五、定量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18.已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 kg。(1)计算:作为国际标准的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写出算式即可)。(2)氧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核内中子数为________。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基本实验】19.分子间的间隔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红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对比两种物质被压缩的难易程度。(第19题)(1)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增大,分子间的间隔________。分子间的间隔还与物质的________有关。(3)分子间的间隔还与________有关,且影响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探究】20.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分子的基本性质后,展开了如下探究。任务一:探究分子的性质(第20题图1)(1)小组同学向烧杯A中加入20 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得到甲溶液,向甲溶液中滴加1~2滴浓氨水(如图1a),观察现象。该实验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烧杯B中加入5 mL浓氨水,在烧杯C中重新配制甲溶液,用一个大烧杯把两个小烧杯罩在一起(如图1b),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二:探究温度是否影响分子的运动小组同学设计了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图,操作过程如下:(第20题图2)(3)按照图2所示装置操作,几分钟后烧杯B中溶液变化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这两组实验时需要注意控制________不同,其他因素都相同。(4)对比图2c和图2d所示的装置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三: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分子运动的特点【操作与分析】(第20题图3)(5)按图3e连接好实验装置,打开氧气传感器,测得前3分钟曲线为图3f中AB段,请从分子的性质角度分析氧气体积分数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双手给塑料瓶加热2分钟,测得曲线为BC段,对比曲线AB和BC可知:温度升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松开双手并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测得曲线为CD段,对比AB段,请分析CD段氧气体积分数下降更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1.C 2.C 3.D 4.A 5.B 6.A 7.C 8.B9.D 10.C二、11.(1)氢 (2)A 12.铁、锰、铬;C;S13.18;金属14.化学;原子的种类、质量和数目;H2O15.(1)稀有气体 (2)物理(3)氮气+氢气eq \o(――→,\s\up7(一定条件))氨气 (4)N2;acb三、16.(1)64 (2)钆具有延展性(或钆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合理即可);钆能与酸形成无色的盐(或轧能与水缓慢反应,合理即可) (3)是;质子数相同,元素种类相同(4)密封保存 (5)BCD四、17.(1)原子;分子 (2)原子 (3)①Mg;三 ②C五、18.(1)解: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eq \f(12×2.657×10-26 kg,16) (2)8;8;8六、19.(1)吸入水的注射器很难被压缩,吸入空气的注射器较容易被压缩 (2)压强;减小;状态(3)温度;温度越高,分子间的间隔越大20.(1)蒸馏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2)烧杯C中甲溶液变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3)图c中烧杯B中酚酞溶液变红的速率比图d中烧杯B中酚酞溶液变红的速率慢;温度(4)分子的运动速率受温度影响,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5)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部分氧分子运动到瓶外(6)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导致部分气体膨胀逸出(7)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题序12345678910答案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