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人教版(2024)课题2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课题2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2的内容,本节内容编排在课程的最后一节,站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这一角度,进一步阐明化学与人类可持续发展之问的关系,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合理开发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资源,还要保护好环境,以增强学生珍惜资源、珍爱生命,爱护地球等现代公民应该具有的意识,提高他们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自觉性和行动力。
【学情分析】
学生前面已学习了金属矿物,以及煤、石油、天然气综合利用的相关内容,对工业流程也有一定的认知。本节知识内容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了解哪些活动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并思考如何用化学方法去消除这些污染,使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环保意识并树立绿色化学理念。
【教学目标】
1.会初步区别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知道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学会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涤纶的区分方法。
3.了解合成材料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初步了解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教学重点】
学会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涤纶的区分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涤纶的区分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归纳法、概括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了解化学的内容。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在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化学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引入新课。
【新知探究】
一、化学与能源利用
【思考与讨论】:请从物质的组成及转化视角,举例说明空气、水、化石燃料和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
想一想还有哪些自然资源通过化学方法得到了开发和利用,产生了哪些材料或能源。
利用膜法富氧技术,分离空气得到富氧空气;电解水可得到氢气和氧气;
对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可得到焦炭、煤气、煤油、汽油等物质;金属冶炼就是将金属矿物中的金属元素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用于生产各种金属材料。
【思考与讨论】:回顾第七单元学过的知识,讨论化石能源的利用方式,以及人们为降低化石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而采取的措施。
提高燃料质量
如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改进生产中使用的脱硫设备;
用天然气代替煤;
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等。
改进使用技术
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加大尾气检测力度;
【提出问题】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变传统能源的利用方式呢?
1.通过化学反应将化石能源转化为清洁、便利的二次能源,如乙醇、电能、石油制品等,开发新能源。
2.开发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的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等。
二、化学与材料开发
化学在材料的研制和创新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材料)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
【塑料】主要性能: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
常见类型: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酯等。
【合成橡胶:】主要性能:弹性和绝缘性好。
常见类型:顺丁橡胶、丁苯橡胶、异戊橡胶、硅橡胶等。
【合成纤维:】主要性能: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腐蚀。
常见类型:聚丙烯纤维(丙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涤纶)、聚丙烯腈纤维(腈纶)等。
【实验探究】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和涤纶
【问题】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棉纤维、羊毛纤维和涤纶面料制成的衣物。如何通过实验区分这三种纤维?
从物质组成和转化的视角分析:
三种纤维的主要成分都属于有机物,可以燃烧;同时,三者的成分不同,燃烧时的现象和产物的状态不同。
【实验步骤】收集三种纤维,依次用坩埚钳夹持,将其点燃,观察、记录燃烧时的现象和产物的状态。
【结论与思考:】(1)设计表格对比和分析三种纤维的化学组成和上述实验现象,总结通过燃烧区分三种纤维的方法。
(2)以上探究活动对你制订废弃材料的处理方案有哪些启发?
“白色污染”是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的现象。
如何解决“白色污染”这个问题?我们每个公民应该如何做?
① 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可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
② 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 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
④ 回收各种废弃塑料。(直接作为材料,制燃料油,制燃料气。)
化学与相关技术的发展,遵循增进人类福祉、尊重生命权利、合理控制风险等原则。
各种资源从开采、提炼到制成产品,再到产品的使用与回收,其中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物质的转化,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密切相关,而这些正是化学的研究对象。
【学完本课你知道了什么?】
化学与能源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练习与应用
2.同步练习
【教学反思】
亮点:本课题有较多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如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学生学起来显得陌生而枯燥。所以本课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需要老师讲解,但是,单纯由教师讲授,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容易产生大脑疲劳,学习效果较差。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用多媒体手段营造课堂氛围,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及时补充有机合成材料发展的新成就,新进展,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不足: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没有充分体现。
教学建议: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并使学生体会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重要性。
优点
鉴别:
天然纤维
羊毛:
棉花:
合成纤维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2024)课题1 化学与人体健康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绿色能源----氢气,水的组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元素,分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