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末检测(试题)-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检测(试题)-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观察如图,物品的重量是( )。
A.4gB.4kgC.5kg
2.3000克铁块和3千克棉花相比( )。
A.1000克铁重B.同样重C.1千克棉花重
3.一个西瓜重2( )。
A.克B.千克C.分米
4.小明家离学校150米,小明每天上学、放学要走2个来回,他每天要走( )。
A.300米B.400米C.600米
5.如图,在M点的小狗想吃在N点的鸡腿,比较它可以走的两条路线,( )。
A.甲路线近B.乙路线近C.一样近
6.江苏省淮安市的盐储量全国第一,某天要把34吨盐运往外地,一辆货车能运3吨,至少要( )辆货车一次运走。
A.11B.10C.12
7.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越大的分数就越大B.分母越大的分数就越小C.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反而大
8.
茶行的货架上放着大盒、中盒、小盒三种茶叶(如上图所示),只知道每个小盒里都装了100克茶叶,每层装的总质量相等。一个大盒里装了( )克茶叶。
A.300B.600C.800D.1000
二、填空题
9.下边的大长方形表示200,涂色部分表示( )。
10.一根绳子长6米,正好绕桌子一圈,桌子的周长是( )米。
11.( )和( )是我国法定的质量单位,以前我国用斤和两来计算,你知道“半斤”等于( )。
12.口算48÷4时,一般要先算( )÷4,再算( )÷4,最后把两次算出的结果相加。
13.312的5倍是( ),72是( )的8倍。
14.7个是 . 个是.
15.84里有( )个4,450里最多有( )个7。
16.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厘米,宽是6厘米,长是( )厘米.
三、判断题
17.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 )。
18.小明过生日时吃了一个蛋糕的,小红过生日时也吃了一个蛋糕的,两个小朋友吃的蛋糕一样多。( )
19.用一根长2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它们的周长相等。( )
20.1000克棉花比1千克铁重。( )
21.要使25×4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可以填3。( )
22.图中的甲、乙两部分图形的周长相等。( )
23.苹果从树上竖直落下来属于平移。( )
四、计算题
24.直接写出得数。
15×8= 240÷8= 800×6= 0÷320=
600÷3= 60×7= 540÷9= 250×4=
= = = =
25.用竖式计算。(标★的要验算)
★ ★
26.根据要求画一画,填一填。
(1)第二行画12个。12里面有( )个3,的个数是的( )倍。
第一行:
第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五、解答题
28.图书角有26本故事书。
(1)漫画书是故事书的3倍,漫画书有多少本?
(2)童话书比故事书的2倍多3本,童话书有多少本?
29.养鸡场里有364只母鸡,小鸡的只数是母鸡的5倍。养鸡场里有多少只小鸡?
30.明明看一本小说,每天看45页,用了一周(7天)正好看完,这本小说共多少页?
31.下面两图中,周长较大的是哪个?
32.一列动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200千米,行驶3小时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33.刘宇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把被除数末尾的0丢了,除以7以后得到的商是12,余数是2。你能帮他算出这道题的正确结果吗?
34.(1)买15千克香蕉需要多少元?
(2)你能提出一个关于除法的问题吗?并解答。
35.奶奶要用篱笆围一块长方形菜地,一面靠墙。长5米,宽3米,篱笆可能长多少米?
36.4袋芝麻糊和1袋藕粉一共重多少克?
参考答案:
1.B
【分析】读出表盘的示数即可,注意质量单位是kg。
【详解】物品的重量是4kg。
故答案为:B
【点睛】能读懂表盘的示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B
【分析】根据1千克=1000克,3000克=3千克,即可解答。
【详解】3000克=3千克,所以3000克铁块和3千克棉花相比同样重。
故答案为:B
3.B
【分析】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单位。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据此判断出合适的单位。
【详解】据分析,一个西瓜重2千克。
故答案为:B
【点睛】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计量单位,要结合实际、数据大小和计量单位来灵活选择。
4.C
【分析】小明每天上学、放学要走2个来回,也就是走了2×2=4个家到学校的路程,根据他家离学校150米,他每天要走(150×4)米,据此解答。
【详解】150×4=600(米)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明确2个来回就是4个家到学校的距离。
5.C
【分析】如下图:甲路线的长度是长方形的一条长边与一条宽边的和,乙路线通过平移也可以看作是这个长方形的一条长边与一条宽边的和,故甲乙两条路线同样远近。
【详解】甲路线的长度=长方形的一条长边+一条宽边
乙路线的长度=长方形的一条长边+一条宽边
所以甲乙两条路线同样远;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周长的定义及长方形的特征,可以把一个不规则图形通过平移转化成长方形,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也就是求长方形的周长。
6.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某天要把34吨盐运往外地,一辆货车能运3吨,想34里面有几个3,有余数再加1次,就需要几辆货车。
【详解】34÷3=11(辆)……1(吨)
11+1=12(辆)
故答案为:C。
【点睛】这里需要将34吨盐一次性运走,所以最后多余的1吨需要再加1辆卡车运走。
7.C
【详解】略
8.B
【分析】已知:每层装的总质量相等;最上层和中间一层小盒相同,故可以推断出1个大盒茶叶重量等于2个中盒茶叶重量,最下层可以看作2个中盒,8个小盒;与中间一层做比较,可以推断出1个中盒茶叶的重量等于3个小盒茶叶的重量,经过计算求出1个大盒茶叶的重量。
【详解】100×3=300(克)
300×2=600(克)
故选:B
【点睛】能够从图中推断分别推断出大盒茶叶、中盒茶叶与小盒茶叶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50
【分析】把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是相当于1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
【详解】200÷4=50
大长方形表示200,涂色部分表示50。
【点睛】本题考查除法计算的应用,注意是平均分。
10.6
【分析】由题意可知:绳子的长度就是桌子的周长,据此即可得解。
【详解】据分析可知:绳子的长度就是桌子的周长,即桌子的周长是6米。
【点睛】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11. 克 千克 250克
【详解】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克和千克是我国法定的质量单位,1千克=1000克。以前我国用斤和两来计算,1斤=500克,“半斤”等于250克。
12. 40 8
【分析】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可以把被除数分成两个数的和,分别让这两个数除以除数,最后将两次计算结果相加即可。
【详解】口算48÷4时,可以把48看成40和8,先算40÷4=10,再算8÷4=2,最后把两次算出的结果相加,10+2=1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整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掌握与灵活运用。
13. 1560 9
【分析】求312的5倍是多少用312×5即可解答,求72是谁的8倍用72÷8即可解答。
【详解】312×5=1560
72÷8=9
【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是解题的关键。
14. 5
【详解】略
15. 21 64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84里有多少个4,用除法。450里最多有多少个7,也用除法。
【详解】84÷4=21
450÷7=64……2
【点睛】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4,几个7,几个什么数用除法。
16.8
【详解】略
17.√
【详解】长方形、正方形都有 4个角,各个角都是 90°,都是直角;
故答案为:√。
18.×
【分析】因为小明和小红的蛋糕大小不一定一样,虽然两人都吃了蛋糕的,但是不能进行比较大小。
【详解】虽然小明和小红都蛋糕的,但是两人的蛋糕大小不一定一样,所以两个小朋友吃的蛋糕不一定同样多。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
【分析】根据周长的定义知道,围成封闭图形的所有边的总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所以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时,铁丝的长度就是两个图形的周长,由此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得,用一根长2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它们的周长相等;说法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用铁丝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时,铁丝的长度就是所围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0.×
【分析】题文中棉花和铁的单位不同,先把单位换算成统一后再进行比较。
【详解】1千克=1000克;
所以1000克棉花跟1千克铁一样重;
故此说法不正确。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要先把计量单位换算统一。
21.×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是三位数,可以先估算,再精确计算,根据200与4的积是800,300与4的积是1200,先精确计算325与4的积,再根据积的大小看是否要将百位数字3调小。
【详解】
325×4=1300,所以里最大不可以填3,应该调小成2,即里最大可以填2,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2.×
【分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先观察图形再依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于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并且甲、乙两部分拥有同一条曲线,甲和乙的宽边一样长,乙的长边比甲的长边长,因此甲的周长<乙的周长。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周长的认识,熟练掌握长方形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
【分析】苹果从树上竖直落下,苹果的运动轨迹是直线,据此判断。
【详解】因为苹果运动轨迹是直线,所以属于平移。
故答案为:√
【点睛】物体的平移是做直线运动。
24.120;30;4800;0
200;420;60;1000
;;;
【详解】略
25.1170;1020;4440;
292;104;69(竖式和验算见详解)
【分析】(1)(2)(3)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从右边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上的每一位,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哪一位对齐,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4)(5)(6)根据整数除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从最高位除起,最高位不够除,就多看一位,直到够除为止;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到哪一位,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验算: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详解】(1)5×234=1170 (2)204×5=1020
(3)6×740=4440 (4)★584÷2=292
验算:
(5)416÷4=104 (6)★621÷9=69
验算:
26.图见详解;12÷3=4
【分析】根据除法的应用,要求12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列式为:12÷3=4,
的个数为3个,的个数为12个,要求的个数是的多少倍,用除法计算。
【详解】
第一行:
第二行:
12÷3=4
27.36厘米
【分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梯形的周长等于四条边长之和。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6+8+12+10
=14+12+10
=26+10
=36(厘米)
28.(1)78本(2)55本
【分析】(1)求漫画书的本数就是求故事书本数的3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故事书的本数乘3进行计算。
(2)求童话书的本数要先求出故事书的2倍再加3,也就是用故事书的本数乘2再加3进行计算。
【详解】(1)26×3=78(本)
答:漫画书有78本。
(2)26×2=52(本)
52+3=55(本)
答:童话书有55本。
【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9.1820只
【分析】根据题意,已经知道了母鸡的数量,小鸡的只数是母鸡的5倍,想要求养鸡场里有多少只小鸡,我们可以用母鸡的数量乘倍数5,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364×5=1820(只)
答:养鸡场里有1820只小鸡。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倍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运用,关键在熟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顺序。
30.315页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计算小说的总页数用每天看看的页数乘看的时间即可。
【详解】45×7=315(页)
答:这本小说共315页。
31.B
【分析】把不规则图形周长转化为已学图形的周长,再进行比较。
【详解】如下图,A图形的周长与长为7、宽为5的长方形的周长相等,B图形的周长等于长为7、宽为5的长方形的周长加上挖去部分2个深度的长度,所以B图形的周长比A图形的周长要长一些。
答:B图形的周长比A图形的周长要长一些。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32.600千米
【分析】用动车行驶的时间乘动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即可,因此用200乘3;
【详解】200×3=600(千米)
答:行驶3小时一共行驶了600千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普通的行程问题,熟练掌握整百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3.商是122;余数是6
【分析】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进行解答求出错误的被除数,然后再乘10求出正确的被除数,然后再除以7求出正确的商即可。
【详解】12×7+2
=84+2
=86
86×10=860
860÷7=122……6
答:这道除法算式的商是122,余数是6。
【点睛】本题考查了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四者之间关系的灵活应用。
34.(1)45元
(2)18元可以买多少千克香蕉?6千克
【分析】(1)根据乘法的意义,每千克3元,15千克香蕉即15个3元,用15×3即可解答;
(2)答案不唯一,答合理即可。如:18元可以买多少千克香蕉?用总钱数÷每千克的钱数即可。
【详解】(1)15×3=45(元)
答:买15千克香蕉需要45元。
(2)18元可以买多少千克香蕉?
18÷3=6(千克)
答:18元可以买6千克香蕉。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乘法的实际应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解答。
35.13米或者11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奶奶要用篱笆围一块长方形菜地,一面靠墙。靠墙后有一条边不用围篱笆,这条边可能是长也可能是宽,所以篱笆的长度有两种情况。
【详解】5+3+5
=8+5
=13(米)
5+3+3
=8+3
=11(米)
答:篱笆可能长13米或者11米。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长方形周长的认识,一圈边长就是周长,有几条边围篱笆就算几条边的长度。
36.1900克
【分析】根据题意,用每袋芝麻糊的质量乘4,求4袋的质量,再加上1袋藕粉的质量即可解答。
【详解】350×4+500
=1400+500
=1900(克)
答:4袋芝麻糊和1袋藕粉一共重1900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乘法的实际应用,关键是弄清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根据基本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B
B
C
C
C
C
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检测试卷-2024-2025学年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过关检测卷(试题)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填空,选择,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检测卷(试题) -2024-2025学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动手操作我能行,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