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展开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包括单项选择题(1~23题,共46分)和非选择题(24~26题,共54分)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并将条形码贴在指定区域。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必须加黑、加粗。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中国天眼”(FAST)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探测范围可达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本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位于贵州省黔南州喀斯特地区大窝函的‘中国天眼’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大窝凼建设“中国天眼”的主要优势是( )
A. 海拔较高,与天体距离近B. 降水稀少,大气能见度好
C. 天然洼地,建设工程量小D. 人口稠密,基础设施完善
2. “中国天眼”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是( )
A. 太阳系B. 银河系C. 河外星系D. 可观测宇宙
3. 人类不断搜循寻地外文明的足迹,如果发现与地球类似的地外文明,其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是( )
A. 稳定的恒星光照B. 适宜的温度与液态水
C. 安全运行轨道D. 较大范围的固体表面
2022年4月18日黎明时分,某地出现“四星连珠”天文现象。下图为“四星连珠景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四星连珠”这一天文现象难得一见,主要是因为各天体( )
A. 体积大小不同B. 轨道形状不同C. 公转方向不同D. 公转周期不同
5. 能正确表示地球以及四星轨道位置关系的是( )
A. B. C. D.
2024年10月3日,我国“夸父一号”卫星成功记录了第25个太阳活动周迄今最强的耀斑。这是一个X9级辉斑,爆发的同时还伴随日冕物质抛射。下图为“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夸父一号”记录的X9级耀斑主要发生在( )
A. ①层B. ②层C. ③层D. 太阳内部
7. 耀斑爆发对地球产生影响有( )
A. 太阳黑子数量明显增多B. 世界各地出现灿烂极光
C. 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D. 地表平均温度显著升高
2022年4月29日,科学家在青藏高原发现多枚古生物化石,下图为“两枚化石及其形成的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喜马拉雅鱼龙生存的地质时期,地球上( )
A. 陆地面积大增,联合古陆的雏形初显B. 众多高山隆起,形成现代海陆格局
C. 海洋面积辽阔,海生无脊椎动物爆发D. 裸子植物繁盛,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9. 棕榈叶化石标本长度达1米,叶脉清晰可见,棕榈叶化石指示( )
A. 热带沙漠环境B. 寒带苔原环境C. 暖湿森林环境D. 高寒草甸环境
下图为某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区的岩层分布示意图。在该地地下河沉积物中,发现有大熊猫、剑齿象等哺乳动物骨骼化石。完成下面小题。
10. 最有可能发育大型溶洞的位置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11. 大熊猫、剑齿象等骨骼化石来自( )
A. 古生代砂页岩B. 古生代石灰岩C. 中生代砂砾岩D. 新生代沉积物
开都河在广袤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上蜿蜒流过,形成九曲十八弯。下图为“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九曲十八弯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营造该地九曲十八弯景观的外力主要来自( )
A. 风力B. 冰川C. 流水D. 海浪
13. 随着河曲发展,该地最容易形成的是( )
A. 牛轭湖B. 冲积扇C. 三角洲D. 离岸堤
挪威松恩峡湾是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峡湾,海水浸漫大小湾,最终延伸到内陆,宛如一条条“河流”。下图为“松恩峡湾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形成松恩峡湾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流水侵蚀B. 风力侵蚀C. 海浪侵蚀D. 冰川侵蚀
15. 松恩峡湾景观的主要特点是( )
A. 地表平坦河汊多B. 崖壁高耸陡峭C. 谷底开阔谷坡缓D. 两岸峰林广布
下图为“某年11月9日6时亚洲局部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此时四地中风速最小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17. 此时丙地的风向为( )
A. 偏东风B. 偏南风C. 偏西风D. 偏北风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晚8时58分57秒,“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发射升空,4月26日凌晨5时04分,航天员乘组顺利入驻距地球约400km的中国空间站。下图为“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经过平流层时,舱外气温( )
A. 逐渐升高B. 逐渐降低C. 先升后降D. 先降后升
19. 中国空间站所在的大气层( )
A. 天气复杂多变B. 臭氧含量最高C. 处于电离状态D. 利于飞机飞行
2024年10月18日凌晨,位于日本九州的樱岛发生火山喷发,从火山口喷出的烟柱高达4000米以上(左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火山灰”一般来源自( )
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岩石圈
21. 弥漫在空中的“火山灰”会导致( )
A. ①减弱B. ②增强C. ③增强D. ④减弱
山谷风是一种出现于山地及其周边地区、风向具有日周期变化的地方性风。我国南方某山谷,谷底有一湖泊,该地山谷风局地环流比较典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下列属于该山谷白天局地环流形势的是( )
A. B. C. D.
23. 受局地环流形势影响,该谷地夜晚最容易出现( )
A. 寒潮天气B. 高温天气C. 沙尘天气D. 降水天气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4分。
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大气上界水平面太阳辐射的分布统计。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示意图”。
(1)绘制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的曲线图____,并归纳其分布规律____。
(2)拉萨与杭州纬度大致相当,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及年平均气温都与杭州存在明显差异,请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基本原理说明其原因。
(3)简述太阳辐射对地球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有利影响。
2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成地貌广布。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利用暑期去新疆进行实地考察,下图为“该小组研学过程中拍摄的两幅地貌景观照片”,其中甲地为长垄状雅丹地貌。
(1)从外力作用角度比较甲乙两地地貌景观在形成原因上的异同。
(2)描述甲地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3)写出乙地地貌景观名称并描述图中A→B沙粒粒径的变化特征。
2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湖陆风是指在沿湖地区,由于陆地和湖泊的热力性质差异引起温度差异,导致风向出现昼夜变化的一种地方性天气现象。左图为“鄱阳湖及周边德安气象观测站位置图”,右图为“德安气象观测站年平均风速逐时距平日变化图”(正值为西风,负值为东风)。
(1)德安气象观测站风向存在明显的日变化规律,指出8-19时的风向并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对该风向的形成加以解释。
(2)随着德安县城规模的不断扩大、热岛效应的增强,分别指出沿岸地区湖风和陆风强度的变化特点。
(3)简述湖风对德安县城空气质量、大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纬度
0°
10°N
20°N
30°N
40°N
50°N
60°N
70°N
80°N
90°N
年总辐射量(亿焦/米2)
131.7
129.9
124.5
1158
104.1
90.1
74.9
62.6
56.4
54.8
海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海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高一上地理期中试卷pdf、高一上地理期中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当时该地区的环境特点最可能为,南襄盆地地壳最薄处的厚度大约为,南襄盆地邻区地层最可能,南襄盆地的资源勘探方向最可能是,③大气层中可能出现,该地最可能是,图示时刻风速最小的地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地理试卷pdf、地理高一上期中简答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