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陇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文件包含陕西省宝鸡市陇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docx、物理八参考答案_3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8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入表格内,3×10=30分)
1.学习物理时经常要进行估测,下面明显不合理的是( )
A. 初二男生的身高约是
B. 人正常步行速度为
C. 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
D.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2.现要测量某球体的直径,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B.
C.D.
3. 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是9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9 m/sB. 9.6 m/sC. 10.2 m/sD. 10 m/s
4.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这里“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声速
5. 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B. 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C. 钢尺伸出桌边长度变短,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
D. 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变小
6. 中华古诗词和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7.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其中由丙到甲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B.升华C.熔化D.液化
8.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吸热使菜不被冻坏
B.汽车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时放热、液化时吸热
C.夏天在教室地面洒水降温,利用水蒸发吸热
D.舞台上“干冰”制造的“烟雾”,是“干冰”升华形成的
9.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C.乙物质的凝固点为210℃
D.乙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10.星期天,小明和妈妈在厨房里准备给全家做一顿美味的午餐,小明发现厨房里的很多现象蕴藏着物理知识,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从冰箱里取出的冻虾上有一层白色的粉末,这是凝固形成的
B.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的“白气”是从壶嘴喷出的水蒸气
C.放在笼屉里的馒头被蒸熟是因为水蒸气液化要吸热
D.烧水时,100 ℃的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100 ℃的水烫伤更严重
二、 填空与作图题(2x19=38分)
1.有五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五次测量记录分别是:18.82cm、18.83cm、18.81cm、18.72cm、18.80c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这本作业本的实际长度是__________。
2.如图中,物块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3.寒假期间,小红和爸爸在公园骑双人自行车游玩,如图所示,以爸爸为参照物,小红是 的,以小红为参照物,旁边的房屋是 的。(选填“静止”或者“运动”)
4.如图,扬声器播放音乐时,纸盆中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而没有播放音乐时纸片静止,这说明了 ;音量增大时,纸片跳动得更激烈,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 有关;这个实验中小纸片的作用是 。
5.为了减弱噪声对市民正常生活和休息的影响,新建小区住房安装双层真空玻璃,这是要求减小声音到达人耳时的 (填声音特性),这是在
减弱噪声。
6.小明同学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温度,其错误之处是 。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液体温度为______℃。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7.《天工开物》记录了我国古代的传统手工技术。如图甲所示,人们晾晒豆株时要尽量将豆株铺开,这样做可以 (选填“增大”或“减小”)液体的表面积,从而 (选填“加快”或“减慢”)水分的蒸发。图乙中匠人正在将铁水凝固成釜,此过程中铁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第7题图 第8题图
8.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某物质的凝固图像,可知其凝固过程经历了
min,第25min时该物质处于 态,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 实验探究题(2x12=24分)
1.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小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产生了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回答问题:
(1)小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 (选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 (选填“好”或“差”),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强;
(3)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 隔声性能好一点;
(4)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戴上耳罩是在 减弱噪声;请举出一个生活中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事例 ;
(5)为降低电影院中噪声,请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
2.小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烧杯里的碎冰进行加热,并且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们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的关系图像:
(1)图甲中所示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
(2)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图乙是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冰熔化时的特点为___________;
(3)冰熔化成水后继续加热至沸腾,由图丙可知,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__℃,表明当时的大气压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者“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如图丁中_______(选填“a”或“b”)所示是水在沸腾前的现象;
(4)小红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适当改变,如图戊所示,将装有水的大容器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在一敞口的玻璃瓶甲内装适量的水,使之固定在容器的水中。然后对大容器进行加热,待大容器内的水沸腾后,会发现甲玻璃瓶中的水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四、综合题(8 分)
周末,小明一家驾车前往厦门旅游,沿途经过A、B两地,看到路旁的标志牌,如图所示,当车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的时间为9时10分;到达B地时,车内钟表显示的时间为9时40分,求:
(1)轿车从A地到达B地用了多少小时?(2分)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是多少?(3分)
(3)轿车从B地出发,以8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到达厦门需要多长的时间?(3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得分
评卷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共6页。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陇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陕西省宝鸡市陇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原卷版docx、陕西省宝鸡市陇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物理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kW⋅h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