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课时训练
展开1.“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劳动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某学校劳动教育课堂上,以下劳动场景中,利用了费力杠杆的是 ( )
2.如图所示,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 g,g取10 N/kg,小萍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
A.大于1.5 N B.等于1.5 N C.小于1.5 N D.无法确定大于、等于还是小于1.5 N
3.如图所示,这是小明在劳动实践基地体验的场景。他用160 N的拉力F将重240 N的物体匀速提升2 m。不计绳重和滑轮组内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定滑轮的作用是省力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6 m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D.提升物体的速度越快,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4.物理学中把机械对重物施加的力与人对机械施加的力的比值叫作机械效益MA,用于比较不同机械的省力程度。现用图示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描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与机械效益MA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 )
A. B. C. D.
5.如图所示,在200 N的拉力F作用下,用滑轮组将重为300 N的货物匀速提升,在20 s内货物竖直上升了2 m。不计绳重及滑轮上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400 J B.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30 W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D.此滑轮组提升的货物越轻,机械效率越大
6.如图所示,小潘用动滑轮将重为8 N的物体匀速提升,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2 m/s,动滑轮的重力为2 N,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经过5 s,物体被提升1 m B.经过5 s,小潘做的有用功为5 J
C.小潘对绳子的拉力F大小为4 N D.此过程中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
7.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帮助汽车脱困,汽车被水平匀速拉动1.2 m时,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1000 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 m/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汽车移动的速度为0.4 m/s B.拉力F做的功为1 200 J
C.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 000 N D.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的功率为480 W
8.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重物,已知重物质量是30 kg,拉力大小为125 N,物体5 s内上升了1 m,不计摩擦和绳重,g取10 N/kg,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移动的速度为0.6 m/s B.小明同学拉绳子的功率为75 W
C.滑轮组所做有用功为600 J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83.3%
9.“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则谚语故事。如图,小和尚甲、乙将总质量为30 kg的水桶(含水)用轻绳悬于轻质木杆的O点,分别在A、B两点(肩膀与木杆相接触的点)以竖直向上的力共同抬起木杆,已知AO∶BO=3∶2,忽略手对木杆的作用力,若抬起水桶后木杆保持水平,g取10 N/kg,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以甲和尚肩膀为支点此杆是一个省力杠杆
②以乙和尚肩膀为支点此杆是一个费力杠杆
③若甲、乙和尚质量相等,则两和尚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2∶3
④将水桶从地面缓缓抬起50 cm,至少需克服水桶(含水)的重力做功150 J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0.明代学者宋应星(江西人)著有《天工开物》。如图所示,是书中描绘古代劳动人民用桔槔汲水的场景。桔槔属于 (选填“杠杆”“滑轮”或“轮轴”),使用时,机械效率η 1(选填“>”“<”或“=”)。
11.如图所示,物体A、B所受重力分别为200 N、50 N,放置好A、B两物体后,图甲中物体A恰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此时所受摩擦力为 N。给物体A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并使物体A水平向左匀速运动了5 m,此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为 J。
12.如图为塔式起重机的起重结构简化示意图,a属于 (选填“定”或“动”)滑轮,b能起到 (选填“改变力的方向”或“省力”)的作用。请你提出一个使起重机机械效率提高的方法: 。
13.图甲是脚踏式翻盖垃圾桶的实物图,翻盖的原理是由两个杠杆组合而成,图乙为两水平杠杆AO1B、DCO2组合的示意图。已知桶盖重5 N,重心位于DC中点的正上方,AO1=30 cm,O1B=20 cm,桶盖和连接杆的尺寸如图乙所示,脚踏杆AO1B和竖直连接杆BC的质量不计。
(1)杠杆AO1B是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若要把桶盖翻开,脚对踏板A处的压力至少为 N。
14.小聪利用一长木板在地面和高台处搭建一个斜面,如图所示,高台高为3 m,长木板长9 m。小聪用大小为500 N的拉力F将重为1 200 N的物体从地面拉上高台,用时45 s。则小聪所做的有用功为 J,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W。
15.如图所示,重100 N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1 m/s的速度匀速运动10 s,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拉力F所做的功是 J,拉力F的功率是 W,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是 N。(不计绳重和滑轮重)
三、作图题(共8分)
16.(4分)图中,用直棒提升重物,画出图示位置所用最小力F1和阻力F2的力臂L2。
17.(4分)工人站在地面用力拉绳,把一辆陷入泥泞中的小车用滑轮组拉出来。请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上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四、实验探究题(16分)
18.某小组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先把 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若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甲所示,质量为 g。用天平称量时,天平是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3)将花生油倒入空烧杯,测出其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的花生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但花生油太多,无法全部倒入量筒中。经小组讨论,只需增加一个步骤:用天平测出 的质量,即可求出花生油的密度。
(4)受《天工开物》中桔槔汲水(图乙)启发,小组自制了“杠杆密度计”如图丙,将一轻质细硬杆用细线固定在O点并悬挂起来,物块固定悬挂在A点,把不计质量的矿泉水瓶装满水,用细线悬挂在杆上,将悬挂点移至B点,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换用相同的矿泉水瓶装满不同液体,重复以上操作,在杆上可标出悬挂点B1、B2、B3……对应密度的刻度值。
①若B1点在B点的左侧,则B1点对应的密度ρ1与水的密度ρ水的关系是ρ1 ρ水(选填“<”“=”或“>”)。
②若测得B、B2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l、l2,则B2点标注的密度值为 (用ρ水及题给字母表示)。
五、计算题(12分)
19.如图所示,某工人利用滑轮组将一个工件沿水平地面匀速拉动到加工点。拉动过程中,工人对绳的拉力始终沿竖直方向,工人双脚始终与水平地面接触且接触面积为300 cm2。工人对地面的压强为2.0×104 Pa;此工人的质量为70 kg,两个动滑轮的质量共为10 kg,绳重、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10 N/kg。求:
(1)工人的手对绳的拉力大小;
(2)工件移动过程中,地面对工件摩擦力的大小;
(3)滑轮组在此次工作中的机械效率。
答案
1.B 2.A 3.C 4.C 5.C 6.D 7.D 8.B 9.C
10.杠杆 <
11.50 500
12.定 省力 增加物重 。
13.(1)省力
(2)20
14.3600 100
15.40 4 32
16.略
17.略
18.
(1)游码 右
(2)37.4 等壁
(3)烧杯中剩余花生油和烧杯
(4)①>
五、计算题(12分)
19.(1)100N (2)300N (3)75%
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八章 压强单元测试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a href="/wl/tb_c405320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八章 压强单元测试测试题</a>,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七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a href="/wl/tb_c405320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七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课堂检测</a>,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单元测试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a href="/wl/tb_c405319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单元测试课时练习</a>,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